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联合早报:反核恐怖非美国家事 中国不再是看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0-4-20 17:5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加坡《联合早报》20日刊出署名文章《喜看核峰会的“核心”突破》。文章说,首届核安全峰会日前落幕,取得多项突破。长期以来,谈到核恐怖威胁,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那是美国人的事情”。事实上,现在已没有一个大国能确保自身具有核恐怖威胁免疫力。中国更无法做一个旁观者。会议表明,中国不再是反核恐怖的看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5#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7:57:06 | 只看该作者
多国承诺放弃高浓缩铀

  各国现在都在提严防核扩散,要防就要从源头上遏制,最大限度减少使用高浓缩铀是保证核安全的最主要途径。各国同意在适当情况下推动采取措施加强高浓缩铀和分离钚等材料的安全、衡算和集中存放,并在技术和经济可行的情况下将高浓缩铀转化为低浓缩铀,以及最大限度减少使用高浓缩铀。美国和俄罗斯在峰会期间签署一项协议,就削减武器级钚存储量达成一致,双方同意将34吨武器级钚转化为核电用燃料。乌克兰、加拿大、智利、墨西哥等国已相继承诺消除境内剩余的所有高浓缩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7:56:55 | 只看该作者
此外,核国家费尽心机保“核密码”安全。大多数国家对核武器都有一套严密的控制制度,为防止战略核武器被少数人利用或操作失误,有核国家都设计了严密的核武器发射程序。而核密码就是这个程序的关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7:56:45 | 只看该作者
此次核安全峰会上,各国首脑已经认识到有核国家和地区的安全状况正在恶化,如各国不担负起严防的责任,核扩散和流失无法得到根本解决。与会代表同意采取措施,加强对用于制造核武器的高浓缩铀和钚的控制,但同时表示加强核安全措施“不能侵犯国家以和平和科学技术为目的发展和利用核能的权利”。与会代表同意就打击核材料走私开展国际合作,加强在侦查、缉私、执法等环节的技术和情报共享,同意在今后4年内确保易流失核材料安全。

  各国承诺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国际核安全框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承诺在其授权范围内开展活动。国际原子能机构已经存在40多年了,它的作用能不能发挥出来,主要看各国愿不愿意配合它的工作。因此各国应该与它保持密切合作,保证它有效监督核技术,敦促各国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内解决核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7:56:12 | 只看该作者
确保易流失核材料安全

  国际恐怖势力经常利用非法手段,窃取核材料从事恐怖犯罪活动,因此严防核扩散和核流失是维护国际安全的重要支柱。尽管各国对此头痛不已,但核材料与核技术还是不断流失。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统计,从1993年到2008年,全球共发生经确认的核材料或其他放射性材料被偷窃、丢失或非授权占有等事件多达1500余起。

  峰会发表了用以指导各国和国际行动,包括在相关国际论坛和组织框架下合作的《华盛顿核安全峰会工作计划》。针对国际恐怖组织常窃取核材料,与会各国将自愿根据本国法律和国际义务,在核材料的储存、使用、运输和处理等各个方面以及防止非授权行为者获取、恶意使用核材料所需的信息方面,实施相关的政治承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7:56:01 | 只看该作者
长期以来,谈到核恐怖威胁,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那是美国人的事情”。事实上,现在已没有一个大国能确保自身具有核恐怖威胁免疫力。中国更无法做一个旁观者。

  为期两天的首届核安全峰会13日在华盛顿落下帷幕。此次云集47国元首或代表的峰会并非“清谈”,会议取得多项突破。会议发表了公报和工作计划,承诺通过负责任的国家行动和持续有效的国际合作,以及强有力的安全措施,减少核恐怖主义威胁。多个国家先后做出消除高浓缩铀的承诺。中国也不再是反核恐怖的看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04:37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