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东方雨》:大历史中的文艺革命好青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0-4-8 15:3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东方雨》:大历史中的文艺革命好青年
文/阿keen
实话实话,在看《东风雨》之前未曾看过半部本片核创作者心柳云龙导演或者参演过的电影或者电视,只是从一些新闻中知道此片的上映时间

被一推再推。预告片倒早就看过了,阴郁精致的画面,低沉压抑的配乐,或快或慢切换的镜头中晃过一张张写满了故事熟悉或者不熟悉的脸庞

,是柳云龙是范冰冰是李小冉是英达还是安明或者欢颜或者郝碧柔……,反正无论他或者或者他们没有一个不是愁容满面没有一个不是心事重

重,飞机轰鸣着飞过1941年的黄浦江上空,下面炮火轰响,直接告诉我这是一部值得期待的电影,至少从用预告片中可以看到一部精致用心的

商业大片所需要的气质。

滚滚红尘乱世中的一对男女,一个是气质不凡的男钢琴师,一个是声色迷人的当红女歌星,职业只是为了掩饰身份以便更好的窃取与传递情报

,他们虽然各为其主,但却又相互依恋。倘若一刀剪片中的条条旁枝末节,不说民族大义不说保家卫国不说战争我也许他们更像在上海演一出

倾城之恋,不过若真是那样,影片怕是就不能叫《东风雨》了,要知道这片名本身都是一个暗语。因为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日本电台

使用“东风?有雨”作为偷袭珍珠港的战略进攻方向的约定暗号,影片的故事就是男女主角以及一群各派各国的人为了传递这样的情报而展开。

虚构的故事虽然是建立在真实的历史之上,在经过了文艺工作者们的加工创作后,当然会与真实的历史有偏差。历史过去太久,细节的缺失使

得真实的历史注定会被演义。反正那个时代的人都已经随着那个时代一并逝去,我们这些看戏的也是图在100多分钟的时间里看的爽快,至于研

究,那都是专家们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说,《东风雨》作为一个导演的处女作也算及格了,而且出色电影的画面与适时响起的配乐还有较好

的还原老上海的风情的各种细节与特效都为影片加分不少,当然更出色的还有那些甘当绿叶的配角们,曾江、英达、于荣光这些老戏骨个个将

自己的所饰演的角色刻画的入木三分,木幡龙、三浦研一、竹本孝之等日本演员也都交足了功课,特别是塑造了日本日本间*机关的负责人的

竹本孝之让人过目难忘,将一个爱钢琴曲熟读《孙子兵法》高智商气质独特日本间*塑造的堪称完美。相比起来柳云龙与范冰冰的表演就略显

单薄,特别是他们两人单独对戏时,某些段落让我恍惚的以为是琼瑶剧中的男女主角附体,要不然怎么总能在危急的时刻还能不经思考的说出

那些缠绵悱恻的台词,我只能理解为是因为他们除了本职是间*外,副职也是当时的文艺工作者,说出那样文艺的腔调也属情理之中。

看上去《东风雨》与同为谍报大片《风声》似乎气质有些相近,但它们毕竟还是不同,揭起战争与谍报的面纱,《东方雨》显然不如《风声》

来得纯粹,说是爱情片也好,说是谍战片也好,反正它们就是被嫁接在一起了,看起来倒也相得益彰没什么不舒服。或者是为了更好的深挖主

题并制造悬疑感,影片用了过多的篇幅去交待其他的人物与情节,一方面固然使整个故事变的更丰满,但另一方面也考验了观众的观影耐性,

像一些观众说此片若是扩展成一部电视剧也未曾不可。

依旧是大时代中的小人物,在历史的滚滚前行的车轮中,国家、派别、个人都显得那么脆弱与渺小,无数人流血牺牲千辛万苦曲折迂回取得的

情报却像个冷笑话一样让人尴尬,该发生的事情依旧会发生,命中注定的无法改变,黄仁宇先生说“大历史里面制度、社会大的变革都需要动

乱,这样才能够调整利益集团”,而战争本身也是各国各利益集团进行资源争夺与分配的产物,影片通过描绘那些在暗战明战中炮灰式一个又

一个牺牲的人物也揭示了这一观点。原来,影片中所有的间*们摆的都是一出“死间”的局,反正注定是没有活路的,死倒更伟大更浪漫的成

全了彼此的信仰,只道是“东风不负欢颜,怎笑安明,多情亦枉然”,原来他们都是大历史中的文艺革命好青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5 17:1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