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旱灾观点直击:部分地区可考虑人口迁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0-4-1 11:44: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持续多日的高温少雨,已导致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等五省区市旱情加剧。其中云南广西部分地区旱情已达特大干旱等级,贵州秋冬连旱,出现百年一遇重旱。究竟当地的旱情对当地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抗旱救灾引发我们什么思考?新浪网联合多家媒体前方报道记者直击旱区前线,观察旱情影响,抛出媒体观点视角。
  新浪特约观察员、央视评论员王志安在云南已采访两天,他特别直观的感受是虽然在旱区,但是云南大部分的山看起来还是绿的,植被覆盖率较高。
  有气象学家表示云南旱灾是结构性缺水,山下有水但山上没有水,一般坝谷下面不受影响,受影响较大的是山上,尤其是山顶会比较缺水。而王志安认为此次西南旱灾山区人民受如此大的影响还是与人类的活动有关。
  从目前看,受旱灾影响区域的植被保留率还比较高,受影响最大的是耕地,而这些耕地都位于山顶上,属于原本就不适宜农业生产的区域,本身环境就比较脆弱,加上把树砍掉后从事农业生产,对环境更加造成破坏。而村民所从事的农业生产又是非常低端的生产,作物仅仅是少量的玉米和土豆,农产量和农业产值都很低。
  王志安觉得此次旱灾的确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要深刻思考人和环境究竟应该如何和谐发展。王志安说,此次西南旱灾影响面积如此之大,还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历史上对环境的破坏,到今天更凸显了危害。比如,一个叫草海的地方,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大的天然湖泊,但晚清时,当地官员下令泄湖,于是很多人开始在这个地区居住。建国后,人们又第二次炸开湖堤,放光全部湖水。现在去看那个地方,有近万亩田地。如果没有灌溉的话,它的作物将完全旱死。如果人类不断的向环境边界扩展,那么将对自然系统产生严重破坏。
  云南原本是我国森林覆盖面积最大的省份,王志安去的楚雄州就有60%的森林覆盖面积,但是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不合理开发更是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在王志安看来抗旱救灾如果只是单纯的局限在抗旱救灾,例如没有水了,就从外界送水进去,或者就地打井,虽然眼前看来这些救助是急需的,同时这些送水的组织还比较有秩序,并没有看到人道主义危机。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尤其打井,王志安昨天看到的一个地方打井,打到了98米深,但是还没有水,而打井过深过多会导致地下水位降低,这样很可能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王志安观点:从长远来看,那些不适宜农业生产的区域应采用迁移办法。
  王志安看到在云南楚雄永仁县,从2002年起就开始陆续进行移民。例如,原来在这里居住的彝族人民,骑着骡子去买菜,一趟也要四个小时的山路,往返八个小时,一旦缺水,他们的生活就是难以想象。迁移到平地之后,由政府每人分一亩地,虽然面积不大,但同时把彝族具有民族特色的刺绣带到市场,每年也有很好收入。王志安认为这种由政府出资主导的人员迁移,是一个解决长期问题的好办法,可以大力推广。
  对于直击旱情的最新观点,新浪网将继续协同多家媒体前方报道记者,关注西南五省旱情,持续为网友带来最新的旱情和抗旱动态。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Pin)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20 00:1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