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成就斐然,其中很大原因来自邓小平时代开创的农村改革和后续的国有企业改革。相比之下,尽管我国的教育事业在规模上迅速扩大,质量上稳步提高,但在机制与体制上尚无实质性突破,制约了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以及各种学校不同特色人才的培养。中国的快速发展对教育改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而100多年来中国教育的历史实践和世界各国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我们提供了借鉴的经验。
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是赋予高等学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发挥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使高校竞相发扬自己的特色,培育各具特色和专长的学生。同时,在高校内部,校方也要给予院系充分的自主权,积极调动院系的主观能动性。
高校自主后,不仅可以极大地促进大学的发展,还可以带动中小学教育的改革。因为,高校各有特色,中小学就不会追求单一标准,从而调动中小学的积极性以发展自己的特色。在缺乏办学自主权的情况下,单色的大学决定了千篇一律的中小学。
其实,即便是经验丰富的教育家,也常常对教育有不同的观点和方针。这些观点各有千秋,这也正是赋予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对高校的管理过多、过细,常常一刀切,高校一线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忙于应对种种任务,不仅将教育单一化,而且不能充分发挥大家的能力和积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