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兽兽门到日记门:公共资源占有权与隐私权的博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0-3-17 09:3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8时30分报道,一扇虚掩的门,门的背后若隐若现,门把手上挂着一张卡片,卡片上写着:在“门”里娱乐至死,“门”外围观请严肃。虎年伊始,从“兽兽门”、“局长门”到“北影门”……一系列事件传得沸沸扬扬,刺激并娱乐着人们的神经。

    一扇扇“门”被推开、被围观的背后,所折射出的,是转型期社会一系列或明或暗的运作规则。这是即将出版的最新一期《看天下》杂志的封面文章:《从“车模视Pin”到“官员日记”》,中央台记者徐杰峰采访《看天下》副主编由姗姗:

    徐杰峰:本期《看天下》的封面文章报道了一系列门事件背后的故事,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看天下推出这期封面的意图什么?文章有哪些主要的内容?

    由姗姗:因为从新年开始,我们就发现有一系列的“门”涌现在网络上,从“兽兽门”、“局长日记门”到“北影门”等等,这些事件有个特点,写的都很香艳,人们都争相围观。但是我们觉得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媒体,我们必须要看到在这种疯狂围观的背后,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反应和人所反应的一系列心理,所以在封面专题里首先主导梳理了一下这些门都是怎么回事,中间反映一些人性的东西。我们有一篇评论文章,同分别是讲兽兽门的女主角和日记门的男主角他们两个人在生活中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尽可能想还原人性的真实。

    徐杰峰:本期封面评论的标题是“门外围观请严肃”,我们也看到了文章对“门外围观现象”进行了反思,你们认为门事件背后反映了怎样一种现实问题呢?

    由姗姗:美国学者博斯曼曾经写过一本很著名的书叫《娱乐致死》,这中间讲到娱乐致死的社会,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且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从这些“门”来看,体现的就是娱乐致死的状态,这些事件已经越过了娱乐圈的界线,进入到了社会、政治等各个层面,关于“兽兽门”在网上有很多帖子,但是在帖子近千个回复里面,大家不关心主角所受到的伤害、对人性的泯灭和对隐私的窥视,大家更多更多的人是说“请大家给我看视Pin”。还有的大学生是因为好奇才去看的,觉得如果不看就“落伍”了。在巨大的围观浪潮里面裹胁了特别多的人,大家都在消费着别人的痛苦,抹杀了对另一个生命的尊重。

    另外一方面就是窥视欲,大家都觉得只有偷窥才能带来快感,在这种偷窥和低俗之间,反映的是我们国家性教育的匮乏和法律伦理的断裂,这就要上升到心理学和社会学层面来看。

    徐杰峰:最近“日记门”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关于隐私权问题引发了大家的讨论,对此本期文章的观点是什么?

    由姗姗:说到隐私权,我们是这样看的,在关于韩局长“日记门”的报道里面,首先要看到人性,也就是说韩局长在真实的世界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章比较集中谈到了通过韩局长的一些朋友,一些了解内幕的人来谈谈他们眼中的韩局长,这可能和通过“日记门”理解的韩局长是不一样的,比如他曾经做过秘书,他是千里挑一出来的,他是一个性情中人,他比较有才华,热爱文学。

    在谈到隐私权方面,文章进行了一些探讨,专栏作家刘洪波认为,兽兽门是应该拥有更多个人隐私的,但是日记门并不包含在中间,因为它涉及到公众利益和官员职位所天然带来的必须接受监督的部分。但是在中国政法大学一名副教授看来,所谓的公共利益并不能抵消对个人利益的损害,他就认为,非法盗取以及曝光他人的隐私物品这些行为如果被忽视,我们就进入一个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错误伦理当中,这造成的伤害将会更大的。


    特别推荐:

    链接标记2010年全国两会综合报道    链接标记会议直播系列

    链接标记中经在线访谈之“2010两会代表委员面对面”系列节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9-17 09:2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