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评社台北12月16日电/中央网路报今天发表政治大学国关中心副研究员汤绍成的文章,谈台湾的国际空间问题。文章说,今年七月,马英九访问尼加拉瓜,该国总统奥特嘉五次爽约,其中包括接机与国宴都未出现,可见这些中南美国家郁结与矛盾的心态,想要与北京建交被拒,与台北维持关系又利益有限。
文章说,自2008年马政府上台以来,两岸之间的外交竞逐确实已经和缓许多。但是,北京为防止未来绿营再度上台,而接收蓝营所有的外交成果来搞台独,因此迟迟未能满足台北的外交诉求,此乃问题的症结所在。依此观之,目前台湾国际空间的情况依旧困难重重,但仍可以分为邦交国、无邦交大国以及国际组织等三方面来分析。
首先,在邦交国方面,目前仍有23个中小国家与台湾维持正式外交关系。但是,自2007年以来,就陆续有6个邦交国公开表示愿与中国大陆建交。对此,北京为了维系两岸关系的稳定发展,暂时予以婉拒,以致于台方得以维持现状,但这个现状能维持多久,端赖对岸善意的表现。
进一步观之,这些国家多半集中在中南美,原本他们对布什政府的强硬政策比较反感,因而强化了与中国大陆拉拢关系的意愿。但自奥巴马政府上台之后,双边关系比较缓和,是否北京还想在该地区扩大影响力,可能性不能排除,若这些国家群起向北京抗议并要求建交,情势是否会产生变化?
今年七月,马英九访问尼加拉瓜,该国总统奥特嘉五次爽约,其中包括接机与国宴都未出现,可见这些中南美国家郁结与矛盾的心态,想要与北京建交被拒,与台北维持关系又利益有限,况且马英九还要调查前朝政府的资金挹注下落,并拒绝继续金援,真叫这些国家情何以堪!因而他们的不满意表现,也是可以理解。
2008年底,中国大陆外交部发表文件表示,要与这些无邦交国家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易言之,此乃不计名份而只重实质的策略,台方自然期盼这种情势盼能继续维持。但是,台北亦须先行作出最坏的打算,若见情势无法挽回,是否以放弃这些国家的外交承认来换取其他的外交参予?因此,必须未雨绸缪,相互协商,才能免于困窘。
其次,就是无邦交的大国方面,其中包括美、日、新与欧盟等等。在这一部份,若要改善双边实质关系,其实空间比较宽广,北京也不会抗议。比如,今年三月起,英国与爱尔兰就给于台方免签证的待遇,最近纽西兰等国也跟近。此外,台方也在日本札幌新设驻日代表处北海道分处,明年上半年申根国家也极为可能给于台方免签证待遇等等。
此外,台方还可以提升与这些大国的双方官式访问的层级,比如“外交部”次长得以访问英法等国,但是始终遭到西班牙的婉拒,而捷克却同意台方在当地召开驻欧使节会议,也是一个极为友善的表现。再者,比如青年旅游打工,相互承认驾照以及司法互助等等,也都是可以发展的方向,而我“外交部”也已默默耕耘多时,相信必有亮丽的成绩表现。由于这一部份可让民众获得实惠,其对于政府加分的效果甚佳,值得持续努力。
第三,就是国际组织方面。目前台方最大的斩获,就是以观察员身分参予世界卫生大会 (WHA),此乃基于该大会每年一度的邀请所致,而这也就是北京为了防范民进党所建立的安全机制。因此,若在其他国际组织方面也能如法泡制,也就是北京可与这些国际组织达成协议,建立年度邀请机制,一年一邀,而台方则必须仍以中华台北的名义来委曲求全,岂不两全其美,各有所获?
**其实,北京实期盼台方能参予中国大陆的外交代表团共同进军国际。乍听之下,毫无可能。但是,若双方得以在“国旗与国号”方面达成妥协,同时双方可以商议轮流担任代表团的团长,是否也是可以思考的方向?
总之,以目前马政府在台湾内部的声望观之,外交上的得分其实有其必要。因此,双方若能对此展开协商,各退一步,共创双赢,何乐不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