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国共义,一国两治---以最大的雅量和诚意去化解历史纠结
同国共义,一国两治---以最大的雅量和诚意去化解历史纠结
傅先锐
先说个这个的开场白,我的有点混乱和粗糙,因为从来不习惯正式发表,只是在论坛上混,都是即席发表,大家见谅。 我这人做骚秉性,自己有点意见没事就发表出来表演一番,其实也没什么大事,也有投机习惯,觉得两岸这个时候,我的见解可能对国家民族有帮助(自以为是的想),就豁出去了。在这里,我写个诗,给我给大家相互自嘲一下,‘古今天下事,闲人共操之,我笑凡人烦,都是太活腻’。
本人时间也不多,每天只能抽有2-3小时松动,我希望陆续花时间写系列的到贵报,希望能够连续发表,希望大家欢迎,谢谢你们。
先兜个圈,绕绕舌。实在说,台湾的民意还难以接受统一这个议题。当然,我认为这个不是不可改变的,其实民意无论在专制和民主社会,如果没有针锋相对的矛盾和冲突,最终还是“顺从”,“默然现实,继续生活”或者说“被逼就犯”是多数人的社会态度。毕竟,人民哪里有时间去较真呢?多数还是随大流跟形势走的。不怕说,民意基本也是任由打扮的小姑娘。
所谓民意,事实都是操纵在党派斗争手里,他不发起517游*,就没有人站出来堵路。我说混政治的都是聪明的投机客,民进党也不例外,但可能我的观察比较狭隘和片面,我觉得民党并不聪明,不会投机,他们习于固有的思维惯性,一味站在反对的立场上,却不见得有自己的主见。这种人不好惹,说偏执是好听,说捣乱和撒赖比较恰当。当然,这样的评价,会导致许多人和不同派别不买我的帐,违反了“聚同化异”精神。
当然,这些都是过去,我这人是对人对己都不主张去“求全责备”的,必然自己或别人做好事蠢事都囿于环境,可以说环境导致“被逼就范”,但实质多数是秉性决定命运,把好事往坏事的深坑里推。深坑到不怕,这个或者是某些人的期待,怕是迷糊不醒,深坑不掉,扰乱秩序。
我的本意是,目前没有人能够把民党这个秉性改变,目前还没有人能够看到,他的确很闹心。《一中宪法》改变不了,《反***法》也不容易。当然,这个“法宝”是不能试的。这个是我们所不期待的。只能是漫漫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客观的事实,让民党“算了算了”“嘈厌了”,而“被逼就范”。
“被逼就范”不好,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人他日做“民主怨妇”不好,心甘情愿才是王道。目前能够做的是创造一个让人自甘堕落好想失身的环境,其他看天了。
目前来说,国民党“好想失身’的条件是坚持+++国这免死金牌最终“复辟”,并与CCP“轮歼天下”。而这个并不能请民党这个“山大王”出山,这个都不能诱导民党“好想失身”,她不是怕“引蛇出洞”和“秋后算帐”,而是“水土不服”,“我火星人不愿意做地球人!”,死也要做“山大王”就是他的倔强之处。
大陆要诱奸,或者说要找(回)老婆,开场白的三段论已经说了,回到一个中国什么都可以谈,这当然包括+++国“复辟”了,也包括允许多党制竞争上岗,其实CCP也算老革命了,别说抱权不放,80年也足够看惯世态,宪法和体制改革其实一早已经预左,只是选择时机而已。这么说,回到主题,大陆心底还是愿意拿出最大的诚意和雅量和台湾谈统一,和国民党化解历史纠结的。也就是说,国民党不好说的心底话“好想失身”的条件,大陆心底其实也默默的“我愿意!”了许多年头了。只是大家碍于多年来的纠结和面子,还谈不上。至于民党,大陆婆家只有创造条件诱使她“我从了!”,只是现在火候还不够,但体温也在升了。其实大家清楚,大家撕不破面子的,民党最多只能发烂杂,大陆的武统法宝和台湾一中紧箍咒都不是纸糊的。
回到主题,两岸需要的是寻找化解历史纠结双方可以接受的方法,不至于相互刮脸,这个其实早刮够了。
纠结在两点,一个是国号,2是台北政府的地位(在绿营则是台湾的地位)。在这里我综合大家用8个字和稍混乱的解释做个较完善的解决方法,希望成为两岸的共识。就是“同国共义,一国两治”。
大陆已经好多文章说到1949年篡改国号的文字游戏,是无聊帮闲们的杰作,潜台词有点给“害了”的意思。说真,是给害了,是全国给害了,某人好大喜功,要当开锅皇帝,累的后人无法自处。
我前面写了个小文章,就是主张大陆把“建国”“开国”的名衔淡化掉,改为“建政”。其实两岸最大的纠结就在这里,而非一党制。
首先,我们可以更新个概念,还是玩弄文字,先不要用学术派去较真对错。北京政府和台北政府可以理解为2套政体,而非2个政权。政体是政治实体,我觉得更准确的应该是现在大陆所提的“宪法体制”,而政权则是政体下的权力组织,譬如国民党重新夺回了政权。
简要回顾战后中国历史,1946年国民政府实施孙中山三阶段的“宪政”,成立“国大”,制定《民国宪法》,而共产党对国民政府该操作不满,自行退出了国大会议,从而否决了国民政府和国大、民国宪法的合法性,也就是否决了国民政府法统的合法性。把人家叫蒋匪,这是闲话了。内战就这样打了,国民党自持法统,而否认CCP“解放”“革命”的合法性,认为其是窃据大陆。详细见《中国40年代内战起因过程》Http://blog.cat898.com/boke.asp?id5806207.showtopic.255609.html
(这里我插个不应该表达的个人意见,我认为国民政府的法统是正当的,这里我是帮理不帮亲了。)
按照两党“聚同化异”的精神,“同国共义”是解决国号这个核心纠结的恰当方法。虽然CCP在大陆独立建立了新一套宪法政体(其实都是摆的),建立了自己新的法统,但政治主张还是共和制,和1911年《临时约法》和1947年《宪法》一致的,从字面上说PRC和ROC本义是一致的,只是画蛇添足而已。
这里要补充,+++国就是中国,+++国不是台湾,台湾在法统上只是+++国的一部分。中国才是+++国的简称,+++国则不可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根据两岸《宪法》,主权问题好办,两个“中国”的领土主权是一致的。这里要指出2个问题,大陆《反***法》所主张重新采用新国号“中华联邦共和国”,这个如果不是错误,就是折腾,因为两岸是两个政体而不是一个邦国,两岸主权领土是相互函盖的,草泥马就是羊驼,羊驼就是草你马,这个怎么联呢?如果一定要分拆2个邦,则2个邦的名字都需要修改,因为大陆不是PRC,台湾也不是ROC。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台湾就是+++国,这个我第一个反对,台湾仅仅是+++国的自由地区,马19清楚的,怎么他越来越糊涂了?台湾是+++国一部分,是中国一部分。台北国民政府主权主张包括大陆,这个是“一中不表”的部分,因为两岸分离,他的治权包括台彭金马。“主权共有,治权分立”的事实,大陆已经默认,老马则不要再错,我们有必要重新表述清楚“主权共有,治权分立”的事实。
回到上面,实质不是“涵义各表”,而是涵义一致,名义不同。我们最好的方式是把PRC和ROC同义化好了,就+++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主权一体,名称涵义也是一致的,我叫做“同国共义”,大家就不尴尬了,将来无法化解掉这个纠结,只能搁置这个名号,“聚同化异”集字立新号,的把“两国”名称聚过来,照国际惯例,叫“中华共和国”好了,将来要什么名字,以后再公投,台湾公投玩上瘾了,大陆恨着。
再说“一国两治”。
毛**当时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建立了。不要争了,共和继续,政体新张,重新建了一套政体,人民政府建政。怎么是开国呢,这个标签不必再自擂自吹了,只能继续纠结下去。今天北京对国民政府,与北洋政府对广州政府,南京政府对武汉政府,实质是一致的。意识形态不同就是开国?大家知道的,孙中山广州政府时期不仅挪用了共产主义力量,还挪用了共产主义理念,难道一个人可以开2次国?
民国因为孙中山多次革命而创造了中国新例,这个合法性问题还是个纠结。在中国史上,政权(皇权、朝廷)就是国家,国民政府类似南唐、南宋、南明南迁北迁西迁,但人家不是南北宋一国两府,有类似的只有汉献帝时期的一国三府。今天PRC还是拥戴孙中山(至少表象是),因为缔造PRC时期一国两府还是托孙中山四次革命“联共”的鸿福。
这里,我希望乐于拥戴ROC的马19,在后年建国百年时,不要忘记ROC在大陆的历史,也应该对北洋政府念旧,不要忘记他们的功德。
可以说,民国以来,“一国两府”、“一国两治”、“一国两制”已经是惯例了。PRC本质上民国不乐意接受的“一国两府”事实。
在这里我扯远点,要再SALE一个概念,1949年新政府建政,恰当的历史名词应该是“变政”,--不是政变。我怕再过100年,没有人会认为1949年是“解放”和“革命”,当然,用“沦陷”也只有我们蒋粉,“叛乱”“颠覆”都欠妥帖,比较中性的,我认为是变政。
将来的政治谈判,最终不是PRC和ROC的谈判,还是应该回到“人民政府”和“国民政府”授权代表两个不同治权区域的政府进行谈判,两个政体名字比较折中的是北京政府和台北政府,中华台北作为行政区,比台湾更准确,台湾毕竟是省制区域。
两岸的共同价值是和平、自由、民主、繁荣,两岸有共同责任使命去维护“中国”地区的和平和民族复兴,我们民族生存发展最终是面向未来,而非纠缠历史的。我们双方应该“结束过去,共创未来”。纠结是等我们去化解的。我们要以最大的雅量和诚意去面对历史,面对同胞面对共同的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