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吴建民:第一次去台湾 坐在一起真不容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0-2-4 20:26: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评社北京11月26日电/《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了外交学院教授、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吴建民,在11月中旬参加“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后的感言文章。全文如下:

  11月中旬,我参加了由郑必坚率领的学者代表团赴台湾出席了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我搞了一辈子外交,去过世界很多地方,这次去台湾可是第一次,感慨良多。我见到不少当年台湾从事外交的人士。我同他们坐在一起可真不容易呀!当年在国际上,有他们出现,我就不去;他们出现了,我要通过外交交涉,把他们赶出去了,我才去。当年我们是不可能坐到一起的。今天我们坐到了一起,这可是头一回啊!

  我们为什么坐到一起来了?

  首先,是时代变了。20世纪的很长时间是在战争与革命中度过的。当时人类面临着大量的、长期积累的无法调和的矛盾,只有通过战争和革命才能求得解决。但是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已经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进入了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是这股潮流推动我们两岸不同背景的学者坐到了一起。

  第二,过去60年两岸的情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台湾地区的经济起飞比我们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跻身于亚洲“四小龙”之列。我们1978年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在大陆带来了经济的飞跃发展和翻天覆地的变化。两岸都汇入了今天世界上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

  第三,是政策变了。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标志着我对台政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那个时候以来,我们的对台政策又不断有了新的重要发展。政策的调整大大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发展。正如胡Jintao主席所指出的:“今天,两岸同胞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共同利益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

  我们在台湾期间,台湾方面人士讲了几句分量很重的话:“两岸血缘和文化的联系是割不断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我在11月14日最后一次全体会上作了一篇简短的发言。我说这次会议有三好:

  第一,题目好。从1949年到2009年,正好是一甲子,这次会议的题目叫做“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两岸一甲子”与“两岸一家子”谐音,这个题目多好。这个题目用外文是翻不出来的,反映了中华文化和中国人的智慧。台湾同胞告诉我说,这个题目是太平洋文化基金会副执行长吴建国先生想出来的,我向吴建国先生的智慧表示了敬意。

  第二,时机好。所谓时机好,是指国际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国际关心的重心正在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中国的国运来了,亚洲人的洲运来了。与此同时,两岸关系进入了和平与发展的新阶段,合作正在朝着深度和广度发展。

  第三,前景好。这次学术研讨会的特点是具有开创性,双方讨论了安全和涉外等敏感问题。正像台湾一位人士所评论的:“双方已经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无话不谈必定能够增进相互了解,相互了解必定会增加政治互信,政治互信的核心是一个中国,政治互信增强了,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十分明显,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符合历史潮流的。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则昌,逆之者则亡。”两岸关系顺应历史潮流,前途必定是光明的。


吴建民表示,两岸关系好,给两岸同胞带来扎扎实实的好处。(中评社 康子仁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9 14:2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