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评社台北11月14日电/台湾维新基金会、影子政府政策部主任许淑芬今天在台湾苹果日报发表文章说,“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这2天13、14日在台北举行,这个号称史上学者(党政军)阵容最强大的大陆代表团,是由“大陆和平崛起论”的建构者,曾任**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的郑必坚担任团长,当时校长是由胡Jintao兼任。
文章说,如何看待此次的会议?这是去年“胡六点”提出后,这一年来马政权在大陆主导下,一步步迈向统一架构及两岸关系内政化、“两岸同属一中”法律化的号角,号角是对大陆而言,因为步步得逞后,大肆吹起终极统一的号角前进,对台湾而言,则是哀歌的前奏,秋瑟中一去不复返。
文章说,“两岸一甲子”的会议名称应该改成是“国共一甲子”比较贴切,因为这60年来,台湾与大陆关系的演变发展,都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在主导,除了民进党执政的那8年“内热外冷”的奇特现象之外,鲜有国民党以外的政治势力参与两岸关系的决策与主导,更遑论大陆有共产党以外的政治势力曾经参与其中,所以真切的会议名称应该是“国共一甲子”。
2008年12月31日胡Jintao“发表告台湾同胞书30年座谈会”谈话,明确框架未来台湾和大陆要做的几件事:一中原则之下,增进政治互信、促进经济合作、加强文化与人民来往交流、维护国家主权、协商对外事务,以及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等。
文章说,看看这将近一年来的发展,国共论坛很热烈地一直上演,增加国共两党的政治互信、两岸金融MOU(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金融监理合作备忘录)换文、开放陆资来台、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经济合作架构协议)签署也箭在弦上、外交休兵下,台湾自1993年来首次未透过“友邦”提案参与联合国,一次性地以“中华台北”名称参与今年的WHA(World Health Assembly,世界卫生大会)大会,一步步都照着“胡六点”在走,接下来呢?就是“和平协议”。这“国共一甲子”的会议就是为“和平协议”吹起大陆的号角,也是台湾秋瑟哀歌的前奏。
文章称,顾名思义,很多人看到和平协议是好事,避免战争、和平发展谁不要?但大陆的和平协议是什么?为什么要在此时不断地、急促地架构和平协议的内容,同时法律化台湾大陆政治终局的结论,这就是令人最怵目惊心之处。
和平协议一中架构
文章说,看看大陆社科院台研所政治室主任谢郁在会上发表的论文:和平协定是以法律形式确立“两岸同属一个大陆”架构,是“一国内部”的协议,大陆为了避免“两岸分治成为永久之事”,界定台湾大陆关系是一国之内的事务,外人(国际、美国、日本)没有插手的余地。
文章称,所谓“和平协议”(Peace Accords / eace Agreements),是在中止一国政府与政治实体、数个政治实体间之武装冲突 。在国家实践上,“和平协议”多属政府与叛乱团体、交战团体缔结之声明,不属于《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有关条约之定义。以此对照大陆社科院谢郁所提出的“和平协定”,难怪国台办发言人杨毅说,此次会议“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
文章称,而台湾呢?据媒体报导,这次集合两岸重量级学者在台北举行“二轨”对话,幕后最大的“推手”是马英九。这就是这曲秋瑟哀歌的主奏。当台湾由“两岸和平协议”正式定位为大陆内部事务,经由“两岸和平协议”法律形式确立“两岸同属一个大陆”架构,秋瑟哀歌、寒冬凛冽,台湾还有春天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