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亚中:马英九应勇担两岸和平责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0-2-4 16:2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评社台北10月18日电(作者 张亚中)昨天马英九先生重新兼任中国国民党主席,我们期望他勇敢地承担两岸和平的责任,为两岸和平发展做出具体的贡献。

  对于两岸和平协定何时签署,亚太和平基金会赵春山董事长在一场研讨会中明确地提出了台湾和大陆启动政治性对话前,必须先做到“ECFA、MOU完成签署”、“国内达成共识”和“国际社会接受”的“三项准备”说。以该基金会代表政府的二轨角色而言,赵春山这项发言,可以看成政府明确地给北京提了三个条件,也等于是说了“No”。

  赵春山的代言,其实只是把马英九上任以来对于两岸是否要启动和平协定或军事互信机制协商再一次地明确表达而已。答案是:目前没有政治对话的可能,更惶论两岸和平协定。

  从过往的谈话看,马英九上任前后,对于两岸和平协定与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立场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2006年马英九在其欧洲之旅时表示,如果2008年国民党执政,将与大陆协商两岸和平协定的架构,进而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2008年5月马英九上台后,确实将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和签署和平协议列为重要施政目标,“行政院长”刘兆玄在其施政报告中列入“协商两岸建立军事互信机制”及“签署和平协议”。同年6月“国防部长”陈肇敏称,已订出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的政策草案,将分近、中、远程三阶段进行。但是,马英九也留了一个显而易见的暗示,即让赖幸媛担任“陆委会”的主委。

  从江丙坤与赖幸媛这两位两岸关系方向上的标兵,可以看出马英九的思维。江丙坤的象征意义是台北希望积极推动两岸经贸交流,赖幸媛所代表的意义则是李登辉所留下来路线的柔性继承。两个标兵站在那里就是告诉北京,只要经贸、不谈政治。

  马英九2008年6月4日在台北接受日本“读卖新闻”专访,他强调,中国大陆撤除面向台湾的飞弹,是两岸展开和平协商的前提。如果稍有军事知识的人均了解,以撤飞弹做为和平协商前提,在军事上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为如果需要,撤除的飞弹可以基于需要很快地再布署。因此,马英九的这项谈话,其实有着政治的涵意。说白了些,刚上任的马英九不准备与北京进行和平协商。在北京的心目中,或许还认为甫当政的国民党是有和平协商与建立军事互信机制意愿的。2008年底胡Jintao先生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的讲话中认为“两岸可以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并再次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框架。

  2009年4月22日,马英九在“总统府”通过视讯连线,与美国智囊机构“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 ,有关台湾关系法研讨会的纪念活动中呼吁美国政府继续履行台湾关系法。他还说,两岸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目前为时还早,台湾希望与中国大陆优先处理经济议题。马英九并表示,美国继续承诺对台军售,对美台关系非常重要。

  2009年5月9日马英九在接受新加坡《联合早报》专访时再明确对军事互信机制表态,“这个议题太敏感,涉及台湾与美国关系,我们主要的军备是来自于美国,因此我们非常谨慎”。马英九连续的一番话,让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的讨论暂时胎死腹中。很明显地,从马英九的表态可以看出,目前美国还没有为和平协定与军事互信机制开绿灯。

  2009年5月9日马英九在接受新加坡媒体专访指出,若能在2012连任,不排除触及两岸政治议题的协商。但是马英九在5月11日接受中视专访时旋即又表示,“不排除并非一定要做”。至于两岸建立军事互信机制一事,马英九也修正了他原本的立场。7月初在访问巴拿马时说“应该做,但时机还没到”。10月5日“陆委会主委”赖幸媛再称,两岸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条件还没有成熟。

  台北方面,透过此次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与美国“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合办“马(英九)欧(巴马)执政下的台美中三边关系研讨会”的机会,再一次明确地宣示了马英九方面的立场,只是这一次又明确地多了两个前提:一是“国内达成共识”,其中包括“甚至不排除启动公民投票”,二是“国际社会接受”,摆明了没有美国的同意,两岸的政治性协商不会开启。

  在马英九接任中国国民党主席的前一天,释放此一讯息,清楚地再告诉北京,有关和平协商已经不是国民党可以说了算,需要全民与美国的共识。做为北京期待的中国国民党,很明确地向北京与美国表态,和平协商的喊话可以暂时休矣!

  以上是就事论事的分析,不过做为一个关心两岸和平发展的一份子,还是要忍不住问一下马英九的团队,这样的态度正确吗?追求两岸和平发展是全民的期盼,只有经贸交流而没有和平协定,不可能化解两岸的核心症结,也不可能为带来真正的和平。做为“国家”领导人,应该把问题丢给人民以公投寻求共识,还是引导人民往正确的道路前进?做为执政党的主席,在如此重大问题上没有党的路线与立场吗?台北自己没有能力,也没有主体性去处理两岸和平协定,而一定需要美国的同意与介入吗?做为“国家”与执政党的领导人,在马英九重新兼任中国国民党主席的这一天,可以想一想他为两岸和平是否应该勇于承担一些什么样的责任,做出什么样的贡献。
(作者 张亚中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1#
发表于 2010-2-4 16:30:01 | 只看该作者
【万里可行挺胡马】
【万里可行挺胡马】-----

欣闻国共互动,贺马党政合一,
三闾大夫辅佐,(萧万长,连战,吴伯公),
星驰才俊共济一堂,两岸旗鼓相当,
【同心同国和平发展】大有可为,
故写下一首小诗自我欣赏!

《良马识途》

跃马扬鞭迷人眼,

闻马得意三闾扶,

峰回路转胡马行,

马作的卢奋合纵。



房兵曹胡马
杜甫
  胡马大宛名, 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 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 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 万里可横行。
附件
跃马扬鞭迷人眼.jpg (258.31 KB)
2009-10-18 09: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10:4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