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受邀访台敲响警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0-2-4 11:35: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 阮永松(上海)
  莫拉克台风使台湾南部遭受百年难遇的水灾。万事莫如救灾急,但台湾南部民进党籍县市长不关注灾后重建,而是邀请****访问台湾。马英九当局在焦头烂额之际连夜开会,决定允许**赴台。
  作为一个同样具有宗教情怀的大陆人,笔者对灾区人民的痛苦感同身受,但是,他们的宗教信仰与藏传佛教并无关系。而七名民进党籍县市长中,没有一个是藏传佛教的信徒。此时此刻,要说力邀**访台没有政治目的,只能说是痴人说梦。民进党的政治目的无非是让马英九当局难堪,将中国大陆激怒,达到阻止两岸和平融合的目的。
  中国大陆今天面临如此苦不堪言的困境:大江南北**协力援助台湾灾区,大陆的直升机遭到拒绝,大陆的组合屋技术人员赴台遭到百般阻挠。铺天盖地的善意换来的竟是台湾邀请**访台。
马英九自食其言
  马英九半年前曾经表示**访台时机不当,婉拒其访台。如今半年不到,自毁诺言。这说明马英九虽然暂时阻止了极端台独的恶性发展,但并没有对两岸关系的绝对掌控权,大陆依赖特定人士、特定政党和特定阶层来推动两岸关系的做法并不可靠,经济优惠、政治统战依然无法改变台湾主体意识进一步深化的现实。
  马英九上台之后,大陆对台湾的经济协助不遗余力。外交方面,对于一些暗送秋波的骑墙小国,**不但不予理睬;主动给予世界卫生组织观察员资格。对于旅游观光、贸易投资、金融提携,大陆几乎是要***给一块。四项协议、两岸直航使台湾跃居东南亚和东北亚的交通枢纽位置。大陆每年花费大量人力、物力邀请台湾青年学生参加文化夏令营。
  这些措施实际收效如何呢?据报道,台独思想还在台湾年轻人中深化。尽管两岸关系大幅改善,台湾青年中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还在逐年下降,最新调查显示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仅有16%。
  金融危机发生后,一些在大陆享受无偿使用土地的台资企业,裁员比内地民营企业更无情。片面给予台资企业优惠,实际上也对内地企业产生了排挤效应。这种不平等的做法只会让人疏远。
结束单方面优惠政策
  大陆对台政策何去何从?笔者认为还是秉持一贯的想法。第一,继续推动两岸各阶层的交流,不因民进党的离间策略放慢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步伐。
  第二,单方面的优惠政策必须从紧,经济合作必须互惠互利,给予台湾地区的优惠措施不可损害大陆地区纳税人的利益。台湾不可损害中国的核心利益,不可为***势力呐喊助威。中国大陆必须画出清晰可见的红线,踩上红线就必须付出代价。这一点不应有任何妥协的空间。
  第三、推动大陆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扩大人民的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废除一些不合时宜的陋规恶法。人民没有自由的社会无法赢得世界的尊重。这一点至关重要,唯有大陆的公民社会茁壮成长,民主法治稳步发展,台湾的统派才能理直气壮地在岛内抨击台独、推动统一,和平统一在台湾才有市场。
  大陆一些声称“两国论已远、台独近黄昏”的人们,对于台湾的现状到底了解多少呢?**受邀访台敲响了对台政策的警钟。
作者是文化企业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1#
发表于 2010-2-4 11:35:31 | 只看该作者
单方面的优惠政策必须从紧,经济合作必须互惠互利,给予台湾地区的优惠措施不可损害大陆地区纳税人的利益。中国大陆必须画出清晰可见的红线,踩上红线就必须付出代价。这一点不应有任何妥协的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02:1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