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绣花枕头马英九: 总让人捏着一把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0-2-4 10:48: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知是台湾人喜欢鞠躬,还是马英九喜欢道歉,最近马英九又连连鞠躬道歉了。上台以来也不知第几次了,当然这次是因为“莫拉克”台风。
fficeffice" />
台风重创

“莫拉克”对马英九政府及本人杀伤力究竟有多大,看看近期岛内相关民调便可知。台湾TVBS民调中心最新民调显示,对于马英九救灾表现,16%满意,65%不满意。民众对马英九的信任度则为36.9%表示信任,47.2%表示不信任。这不仅是马英九执政以来民众信任比率最低、不信任比率最高的第一次,更是马英九从政以来声望新低、形象逆转的第一次。

当然这次造成他被动的不可忽视的原因还包括美国CN*的煽风点火,和民进党的兴风作浪。
但是他本人的优柔寡断和反映迟钝确是主要原因。



连战暗批

2005年连战的破冰之旅在两岸关系上可以说是具有转折意义的历史事件,写下了重重的一笔。他与胡Jintao举行历史性会面并达成五项共同愿景,成为今天发展两岸关系的一张蓝图。试想如果不是连战迈出的那一步,按照马英九的行事风格,今天的两岸关系肯定还在那里蹒跚不前。

在两岸关系坚冰已经打破,航向已经指明的今天,讨论政治议题已呼之欲出。
台湾旺旺集团蔡老板本月11日在台湾创办一份报纸《旺报》创刊号推出重头戏:专访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连战在采访中以过来人的身份暗批马英九不应回避两岸政治议题。
连战说:“两岸从经济乃至于文化领域开始交流是很好的,但我必须说,两岸的政治议题是避免不掉的。所以2005年破冰之旅达成的五点共识,前三点都是政治问题,因为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连战有关“政治议题一定要面对”的一番话,显然是针对即将兼任党主席的马英九而发。

正如香港《新报》8月15日文章谈到的,《中国时报》最近民意调查,47%民众认为马英九应在本届任期内和大陆举行胡马会。马英九其实无须害怕和北京谈政治。谈,台湾未必一定输,台湾主流民意也未必一定喝倒采;避或拖,则难免予人未谈先输之感。


还在盘算

马英九还在那里犹豫盘算。
他在5月接受新加坡媒体访问时说,在2012年连任之后两岸谈判“不排除触及政治”。说到底,马英九一直担心两岸关系走得太快、太近会成为他本人或篮营的票房毒药。从今年底到马英九第一个任期结束之前,台湾一共有三场选战:年底的县市长选举、明年直辖市选举和后年立法院选举,每一场选举的结果,都或多或少影响马英九2012年能否连任。他小心翼翼,他顾虑重重。

陆委会主委赖幸媛上月在美国接受访问时表明,大陆要统一,台湾则要永远维护“+++国”主权独立的现状,两岸政治谈判的条件未成熟,也没有时间表。马英九本人更加上一条:两岸展开政治谈判的前提是大陆撤除瞄准台湾的飞弹,摆明采取“拖”字诀。

学者呼吁
鉴于马英九执政一年来的跌跌撞撞,民调的起起伏伏,对他能否在2012年继续连任,人们普遍捏着一把汗。因此台学者吁抓紧在马英九现在任期早签署两岸和平协议以免将来生变。

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张亚中日前作客凤凰卫视《震海听风录》时指出,尽管两岸签订和平协议的时机还没有成熟,但是整个学术界应该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从两岸关系长久发展来看,应该抓紧马英九在任这四年时间不断呼吁、做好准备,尽早签署对双方都好,可以避免一些变数。
张亚中认为,两岸和平协议有两个问题必须处理,即我们常常要思考的两岸定位及走向问题。其中有三个原则必须掌握住:第一,坚持一个中国,承诺保证两岸不***整个中国;第二,两岸在法律方面的平等关系;第三,展现未来走向,或像胡Jintao讲的复归统一这个路径。他进一步指出,在政治问题处理完以后,两岸结束敌对状态或建立军事互信机制就自然解决了。“所谓两岸共同体概念,就是用搭桥建楼的方式,大家慢慢的重新再回到一个中国的怀抱。”

他指出,处理两岸问题应该难易并进,而不是先易后难。不能回避一些需要处理的问题,而去处理一些简单问题。在两岸高度政治互动的情况下,双方人物都应该尝试去引导,为两岸建立一个和平发展的框架。“当然,这种和平协议并不是一个永久协定,基本上只是确定两岸现在的政治定位关系,但这个定位关系一定是往统合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无论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还是其他经贸文化交流,都在丰富和平框架这个内涵。但是,如果谈到两岸和平协议,它就是两岸未来发展的一个根本**。


我们的期望

我欣赏马英九的“不粘锅”,我赞赏他的清廉。就这方面讲,现在大陆的政治家中还真找不出来几个能出其右者,我们一些共产党的干部还真应该好好向他学习。

但是作为独当一面的优秀政治家我们的标准既不是模特也不是标兵,而是他在那个历史阶段上,在那个舞台上应该发挥的作用。

马英九处事过分拘泥细故,缺少胆魄,风格儒雅有余,霸气不足,总让人捏着一把汗。

台风的“莫拉克”无论造成多大损失都可以过去。我不希望他在政治上的“莫拉克”面前再以道歉结束。因为政治上的“莫拉克”所产生的后果将波及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无法挽回。

人类的进化是靠基因突变,社会的进步往往因于某些重大的转折。
转折,需要的是政治家把握时机用智慧和胆魄成为推手。

1964年,敢于不顾美国的反对和中国建交,足见戴高乐是一位富有政治远见和政治勇气的政治家,戴高乐走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步。

1970年,毛**在Tiananmen城楼上让斯诺传递给尼克松的信息,实现了而后的中美建交和美国从越南的撤军,此事成为尼克松历史上可圈可点的一笔。

2005年经历两次参选总统落败之后,连战的政治生涯跌进谷底,在退无可退的情况下,轻装上阵展开大陆之行的破冰之旅,出乎意料的是,返台之后,连战不仅没有被戴上卖台的红帽子,反而人气急升,民望大涨,篮营士气大振。

两岸和平发展是一条不容许犹豫不决,更不允许倒行逆施的单行道。从目前情势看,两岸协商谈判政治问题的条件逐渐成熟,协商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不但是中华民族的百年大计,也应该是马英九当前突破重围占据制高点的战略思考。

小马哥,千万不要错失历史的良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0-2-4 10:48:41 | 只看该作者
马英九可不是什么绣花枕头,他是一个隐藏很深的“台独”分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发表于 2010-2-4 10:48:38 | 只看该作者
鞠躬鞠不出统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3 22:01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