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57|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庆六十周年倡议书—纪念国父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0-2-3 20:0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庆六十周年倡议书—纪念国父毛**
国庆六十周年倡议书


——纪念国父毛**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甲子楔机




没有毛**,就没有新中国。


毛**同志是中国***的创始人之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从农村包围城最市后夺取城市”,已经被中国革命成功的历史所证明。


秋收起义、三弯整编,定义了人民军队的性质;毅然决定上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确立“从农村包围城最市后夺取城市”的战略。从此,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井冈山开创了中国革命成功的道路,遵义会议挽求中国革命于生死存亡之即,抗战初期与“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坚决斗争,建国初期的“抗美援朝”极其艰难的决策,中苏决裂——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并建立完全自主型的国民经济和强大的国防力量。哪一次不是国父毛**——顶着巨大的压力,通过坚决的斗争所取得。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三十九年前,国父毛**——又以时刻准备“自己被摔得粉粹”的胆略气魄,给中国人民指明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方向。


两千年的孔孟之道,中华民族等来的是“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和火烧圆名园;而建国后的前二十七年,在毛**思想的指引下,中华民族迎来的是——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工业化体系和强大的国防力量,是在国际上的崇高威望并成为世界三极之一。


纵观上述,在这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周年之际,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隆重纪念我们的国父——毛**。


为此,我倡议:全国各地都迅速成立——“国庆60周年纪念国父毛**协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广袤大地,迅速兴起“纪念国父——毛**”的群众性热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19#
发表于 2010-2-3 20:08:11 | 只看该作者
怎么不行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2-3 20:08:07 | 只看该作者
国父毛**,那国母就是江青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2-3 20:08:03 | 只看该作者
孙中山是国民党这么喊的,共产党为什么不喊,看看邓就知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2-3 20:07:58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毛**是我最佩服的人,最恨那些右派整天辱骂他老人家,毛爷爷最伟大,没人能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2-3 20:07:54 | 只看该作者
乱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2-3 20:07:5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不过我一直都是拥孙中山为国父的,以前是,现在是,以后也是。。。至于你自己怎么喊,,拥护谁那是你的自由,没有必要去强迫我的思想,,呵呵,也不可能强迫,就好象我觉得某人是坏人,那么他在我的心中就是那个形象了,至于他在你的心中是好的还是坏的那是你的观感,与我无关。也没必要向我推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2-3 20:07:46 | 只看该作者
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称之为“伟大领袖”,但并不能称之为“国父”,中国***也从来没有称呼过毛**为“国父”,严格意义上的国父是孙中山,不能混淆视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2-3 20:07:42 | 只看该作者
还真自大得不得了。

中国一词的由来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了。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这些都说明: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而相当于今山西、山东、河南、河北一带。
      "中国"一词的频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后。《礼记·王制》有云:"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国、蛮、夷、戎、狄,皆有安。"十分明显,此时的"中国"一词,是与蛮、夷、戎、狄对举而使用的。如果说《礼记》的成书时间较靠后,则《左传·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的说法,足见春秋前期,"中国"一词就已经与蛮、夷、戎、狄对举。那么"中国"指谁呢 《公羊传·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齐桓公救援邢,卫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2-3 20:07:38 | 只看该作者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3 20:07:30 | 只看该作者
中國國民黨,中國的創立者(以前是滿清 清朝 不叫中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18:4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