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源“去本地化”还看大学自主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0-2-3 13:0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部属高校本地生源的比例有所下降,这当然是一种进步。从中或可看出,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已经认识到,生源本地化对高校的长期发展不利。但要说这已迈出实质性一步,却又不尽然。而这关键要看,能够对此发挥重要影响的各种因素是否发生根本变化。

高校生源本地化现象的产生,一大原因在于当年为了加快高校建设,教育部门采取了和地方共建的发展方式。表面上,为本地培养更多人才可以看作部属高校对地方财政投入的一种直接回报;而事实上,地方政府借此拥有了对高校招生的话语权。在“省部合建”模式下,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高校一起成为左右招生计划的三驾马车。部属高校的招生要“去本地化”,至少要看地方政府这个“变量”的情况。如果地方政府在财政、土地等方面仍然对高校发挥重要作用,本地生源比例即便有所下调,总体上也不太可能发生实质性改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0 00:1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