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08-10 09:51:39
![]()
慈济等民间团体在投入救灾及灾后救助的主动积极作为,与政府单位各自为政消极被动所形成的强烈对比。中央社图片
中评社台湾8月10日电/台湾时报今天社论说,莫拉克台风强袭重创台湾,尤其是在南部造成的损害更是五十年来最为惨重的一次,根据灾害应变中心统计,三天以来总计七死三十二轻伤四十六失踪,救难单位已开设八十四处收容所,收容三三七四人。
至于破坏的道路桥梁等基础建设更是难以计数,至少造成全台七十六处公路受灾中断,旗尾大桥、新旗尾桥、吴凤桥等多个桥梁断裂,其中连接高雄、屏东二县的双园大桥断裂时,据报有二部车落水,而为避免危桥、断桥的憾事重演,包括宜兰牛斗桥、屏东新埤大桥、里港大桥、枫港桥、林边大桥、高雄六龟大桥等已至少有二十九座桥梁紧急封闭。但依照目前仍未停歇的雨势来看,损害必定会持续扩大,各地仍应提高警觉小心防范。
社论指,这次莫拉克强台的来袭,对台湾行政系统的危机处理能力及效率,对救灾体系的专业及效能等,无疑是一次极度严酷的考验,因此,对于截至目前为止公家单位已投入救灾行动的数千军警消人员,甚至是自愿投入的民间救难团体及人士,我们对其献上最高的敬意与鼓励,因为他们的冒险患难精神及全力以赴的付出,拯救了许多的受灾待援民众,因而减少了更多的可能伤亡及损失。
但也就在台风对全台危机尚未解除之际,为了屏东县佳冬乡及林边乡的水患救援及居民撤离的延误,“中央”与地方又重演互杠互责的旧戏码。“行政院长”刘兆玄认为屏东县在与“中央”的联系上,应该改进。副县长锺佳滨则说,县府一大早就向“中央”请求支援救难机具,是“中央”反应太慢。台湾本是一个地震、台风等天灾频繁发生的区域,对于类似的灾难所应采取的联系、通报、救援及后续因应等措施,应该早已经验丰富应对成熟,但令人不解的是,为何每一次重大灾难发生之际,就必然会看到这种互踢皮求及推诿卸责的情况发生,这些官僚难道不知道,这不仅对救灾的进行毫无助益,更会让人民厌恶与不齿,而对切身受灾的民众而言更是情何以堪。更何况,有关灾害之预防及发生时,“中央”、地方政府各单位本身应有的作为,及其彼此之间合作的标准作业程序,早已形成法令、规章及作业准则的明文规定,中间有任何疏失,事后由检调、监察机关依法调查追究,该负的刑事、行政法律责任及政治责任根本无从规避,徒然在救灾紧迫之际进行无谓的口水战,只是曝露自己不敢勇于任事的政客性格。
社论又说,在这次莫拉克风灾中,我们又再度看到像救难协会、慈济功德会等民间团体在投入救灾及灾后救助的主动积极作为,与政府单位各自为政消极被动所形成的强烈对比。这种面对灾难时截然不同的应对心态,其实也会严重影响整体救灾的成效。以前述各级政府遇灾害时的标准作业程序为例,虽然清楚划分各单位之权责,但最多只能达到防弊的效果,也就是避免有消极不作为或怠惰的情况发生,但有时积极伸出援手更能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及救灾的最大成效。像这次主要受创区域在南部县市,北部受影响较轻微的县市其实可以尽早并主动提供救援上人力及物力的协助,而不应事不关己地坐等“中央”的层层指令下达才展开行动,如此一来救灾的成效必然能大幅提升,但很无奈的,台湾公务员尽是消极与自保的心态,与民间团体的志工服务人群、救助弱势的热情有天壤之别,可见所谓“苦民所苦”仍旧只沦于口号与文宣,要真正落实,恐怕仍得从最高层自己以身作则开始,如此才是改变的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