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7|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李登辉与马英九的两岸政治路线的异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0-2-3 11:39: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李登辉与马英九的两岸政治路线的异同
论“两岸问题”政治解决的基本政治准则

----兼论李登辉与马英九的两岸政治路线的异同

作者:肖永国

    自1949年中国因内战造成两岸政治***形成相互否认的两个政治实体以来,基于两岸对“一个中国”的政治坚持,60年来两岸的主权和领土始终处于完整和统一的政治状态。由此可见,在本质上,“两岸问题”或“台湾问题”是“同一个中国主权和领土的政治对立”的问题,是中国内部的政治问题。

    一、李登辉两岸政治路线的由来;

    败退至台湾岛的台当局在“本土化政治运动”的影响下,于上个世纪90年代由李登辉执政当局率先政治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试图以“一中两国”的政治模式让中国大陆政治认同“+++国”,提出两岸关系是“特殊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并主张以“两德模式”统一中国。这就是“两国论”的政治由来。

    据此,现在有部分两岸民众提出:李登辉比马英九更积极促进中国统一。因为李登辉毕竟在尝试中国统一的“两德政治模式”,而马英九始终拒“两岸统一”于“千里之外”。

    事实上,这些两岸民众看到的仅仅是李登辉“两国论”问题的政治表现。

    二、中国大陆反对“两国论”的政治由来;

    在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政治前提下,尽管两岸政治处于***状态,但是两岸主权和领土是完整、统一的。即:“同一个中国主权和领土”的两岸形成的两个政治实体在国际上均代表中国,从而实现了两岸在国际范围内中国始终保持“形式统一”的政治状态。两岸在此基础上,采取什么样的政治统一模式,是两岸自主决定的事情。也可以说,两岸“形式统一”的本质就是最大限度的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统一。这是两岸政治谈判的前提,也是中国大陆对台湾执政当局最大政治容忍的底线。

    李登辉执政当局的“两德政治统一模式”的问题就出在:“特殊的国与国”的两岸政治定位使“同一个中国主权和领土”的统一、完整的政治状态遭到了政治破坏。一旦两岸失去了“同一个中国主权和领土”的统一、完整的政治前提,无论台当局是否坚持未来中国统一,两岸关系的实质就是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即,“两岸问题”就由中华民族内部的可以政治调节的中国内部政治矛盾演变为无法政治调节的敌我矛盾。两岸关系政治性质的改变只能迫使中国大陆以武力的方式实现中国的统一。

    由此可见,李登辉抛出的“两国论”明显违背两岸历史形成的“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共识,遭到中国大陆强烈的政治反对是必然的政治结果。历史也证明,在李登辉执政期间,李登辉“***求私”的政治行径是有目共睹的。这更加证明中国大陆1996年的政治反应是必须的,也是正当的。

    三、“两国论”与“一个中国原则”的内外有别的政治争论;

    综上所述,两岸一旦成为“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就涉及两岸主权和领土的政治***,无论未来中国是否还可以统一,两岸连起码的“形式统一”都无法保持的情况下,当然是中国大陆无法容忍的。同时,李登辉“两国论”的实质也破坏了国际范围内“一个中国”的政治统一。

    李登辉的“两国论”发生后,引发了两岸民众讨论是否存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内外有别”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即:“一个中国原则”在两岸之间与国际社会具有“互为表里”的政治内涵:

    1、“一个中国原则”在两岸之间的政治内涵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即:两岸是“同一个中国主权和领土的政治对立”的关系,或者说,两岸60年的政治对立期间,中国的主权和领土是完整、统一的政治状态。这就是“一个中国原则”的“里”的部分;

    2、“一个中国原则”在国际社会的政治内涵是:两岸对立的政治实体在国际范围内均坚持“一个中国”,均积极维护中国主权与领土的完整、统一。即,在国际范围内“一个中国”是处于政治统一的国际状态。这是“一个中国原则”的“表”的部分;

    由此可见,“一个中国原则”严格地说不存在“内外有别”的问题,相反,“一个中国原则”在两岸之间与国际社会是“互为表里”的“一体两面”的政治关系。一旦脱离了以下任何一个政治状态,都意味着两岸政治关系性质的改变:

    1、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或者说,两岸是“同一个中国主权和领土”的政治关系;

    2、两岸“一致对外”,在国际上自觉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统一,或者说两岸共同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统一;

    至于两岸对“一个中国原则”采取的不同政治表述,那仅仅是表述方式或表述形式的不同,但是,其本质内涵必须一致。这也是台当局宪政体制得以在台湾政治延续60年的基本政治前提。

    四、马英九的两岸政治路线;

    在讨论马英九的两岸政治路线是否是“两国论”的变型问题之前,首先应该准确掌握马英九的两岸政治路线是什么?

    有人说,马英九的两岸政治路线是“不统”、“不独”、“不武”。这种说法不准确。因为马英九的“不统”、“不独”、“不武”是对两岸关系的政治状态的描述,最多可以视作是马英九的两岸政策,谈不上是马英九的政治路线。

    有人说,马英九的两岸政治路线是“一中各表”或“九二共识”。马英九说过:“一中各表”就是“九二共识”、“九二共识”就是“一中各表”。这种说法同样不准确。因为马英九的“一中各表”或“九二共识”仅仅是马英九执政当局的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表述,是建立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而不是马英九的政治路线。

    因为政治路线必须反映两岸政治实体的发展过程。

    事实上,马英九对两岸政治路线有过表述。马英九说过,两岸政治关系的发展应该从两岸政治实体的“互不承认”发展为“互不否认”,最终实现“相互承认”。基于马英九始终认为“+++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所以,两岸民众很容易知道,马英九的两岸政治路线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国”在一定政治条件下由“互不承认”发展为“互不否认”,最终在一定的政治条件下通过“相互承认”的方式实现中国政治统一的发展过程。

    如果两岸民众,尤其是大陆民众,依据马英九要求中国大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身份对“+++国”政治认同就认为马英九坚持“两国论”,似乎结论下的早了一点。因为至少要清楚中国大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身份对“+++国”政治认同的政治条件是什么。两岸政治谈判,固然有“一个中国”的政治前提,但是,既然是谈判就是力求达成双方都认同的政治方案才是完整的政治结果。

    马英九两岸政策核心幕僚的台大副校长包宗和在《一个超越历史局限的两岸观》文章中,对台湾当局“一中各表”及大陆“一个中国”的各自主张下,提出了新的“一**表”概念。简单的说就是两岸现阶段各自承认“+++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再共议整合的模式及整合后的“国旗”、“国歌”及“国号 ”。“一中 共表”是以统一为取向,未来两岸可将“共表”文字加载和平协议当中。这是“两岸共建一中屋顶、两岸相互政治承认”的“一中两国”的政治模式。

    具体地说,“ 一中 共表”是指双方都放弃“中华人民共和国” 和“+++国”是各自唯一代表中国的主张,而用新的名称取代,比如双方把一个中国都叫“大中华共和国”或“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或“大中华民主共和国”等。大陆议会通过法律承认,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都属于“大中华共和国”。只要台湾不独立,不拥有和研发核武器,不发展进攻性武器,大陆保证10-20年内不对台湾动武。台湾议会也通过法律承认,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都属于“大中华共和国”,并承诺台湾不独立、不拥有和研发核武器和不发展进攻性武器。台湾用“中国台湾地区”的名义与外界交往,参加除联合国外的一切国际组织。双方共同组团作为“大中华共和国”的唯一合法代表参加联合国,人员比例由双方协商决定。“大中华共和国”在初级阶段(10-20年内),只设立象征一个中国的统一国旗和“总统和副总统”,不设立其他象征性或实质性的政府机构。中国大陆地区领导人被中国大陆地区议会选举出来后自然兼任“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统,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被台湾直选选举出来后自然兼任“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副总统。10-20年后“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否设立象征议会和政府或实质性议会和政府,到时双方再谈。

    其实,这也是马英九几次三番提出“正视现实”、“互不否认”的政治底牌。

    五、马英九的“一中两国”的政治路线与“两国论”的政治异同;

    如果马英九执政当局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前提一旦脱离“两岸从属于同一个中国主权和领土”的政治确认,毫无疑问,马英九执政当局自然就滑入“两国论”的政治深渊。所以,马英九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依据台湾“宪法”,大陆也是“+++国”领土的一部分。这种政治宣誓对马英九执政当局的政治存续至关重要,也可以说是“生死一线”。

    所以,马英九要求中国大陆“正视现实”或“政治承认”是在“两岸从属于同一个中国主权和领土”的政治基础上的。台湾执政当局提出“一中 共表”或“一中两国”的政治目的是希望“+++国”能够以代表中国主权和领土一部分的方式在国际社会政治存续。换句话说,马英九执政当局的“一**表”或“一中两国”要符合“一个中国”的政治底线,只可能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的中央人民政府;

    因为,假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仅是代表中国大陆的主权和领土,那么马英九执政当局的“一中 共表”或“一中两国”的本质就是“两国论”;

    2、两岸共建一个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的中央人民政府的“国号”的政治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国”均代表中国主权和领土的一部分。

    但是,这种情况就不能以中国大陆认同“+++国”为两岸政治协商的政治前提。因为,在两岸没有建立两岸共同认可的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的中央人民政府的“国号”之前,要求中国大陆政治认同“+++国”的实质同样是“两国论”。

    由此可见,马英九执政当局提出的“一中 共表”或“一中两国”与李登辉执政当局的“两国论”有政治区别,但也存在密切的政治联系。

    我们姑且不谈马英九的“一中两国”是否能如愿获得台湾政治和社会的认同,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让渡“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而言,大多数大陆民众是不会政治认同的。

    六、两岸通过政治协商确立“+++国”的政治地位;

    综上所述,任何两岸政治方案都不能违背以下两点政治准则;

    1、两岸政治现状的有效改变必须回归“中国内部事务”的政治范畴;

    2、两岸任何一种政治方案不能破坏“两岸从属于同一个中国主权和领土”的政治原则;

    显然,马英九的“一中 共表”或“一中两国”的政治解决方案很容易脱离“中国内部事务”的政治范畴,而且在面对台湾主张“独立”的政治势力的压力下,两岸在执行上都存在太大的政治难度和不可控的政治风险。

    因此,对于马英九的“一中各表”或“一中两国”的政治路线,如果能够结合两岸内外的政治现实,并与中国大陆的“一国两制”相结合,或许是一条适合两岸实际的政治路线。换句话说,两岸可以通过适宜的政治身份在保持“一中两国”与“一国两制”之间维持一定程度的平衡的政治条件下,就“+++国”的政治地位做出符合两岸实际的政治安排。

    两岸通过政治协商确立“+++国”的政治地位之前,首先应该尊重两岸内外的政治现实,其次是在两岸内外政治现实的基础上确定两岸政治协商或谈判的模式和身份,最后对“+++国”做出必要的政治安排。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充分考虑两岸内外的实际,同时确保两岸政治谈判的从属于“中国内部事务”,无论两岸政治谈判的成败,都不会影响两岸既定的内外关系和秩序,更不会导致两岸关系的重大波折或政治倒退。

    (一)两岸内外的政治现实;

    两岸内外的基本政治现实是:

    1、两岸均政治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

    2、海峡两岸处于内战分治的政治不统一状态;

    3、国际主流社会认同唯一合法代表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4、在国际上有极少数的国家政治认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中央人民政府;

    5、台湾执政当局在内部治理及非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认同体系内的国际活动中,继续保留“+++国”的政治存续;

    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的国际环境中,两岸协商台湾以“中华台北”等名义参与非主权性质的国际组织;

    由此可见,两岸通过尊重两岸内外政治现实的方式实现了“一个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闭合。该政治闭合,即便在台湾内部存在影响和制约两岸政治统一的主张“台湾独立”的政治势力的情况下,也是获得两岸内外政治认同的。除此之外,两岸在国际上实现“一个中国”的政治闭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政治作用:

    1、避免两岸的国际政治内耗,便于两岸集中精力做好各自的内部治理;

    2、在国际范围内形成“一个中国”的政治闭合,创造两岸“一致对外”的政治环境,有利于通过两岸军事互助与合作的方式应对“两岸周边”主权和领土的政治冲突,共同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统一;

    3、降低两岸在国际范围的政治冲突,防止国际***中国的政治势力勾结台湾岛内的政治势力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

    4、推进两岸内外的政治和谐,为两岸循序渐进地发展两岸关系及化解两岸政治分歧创造条件;

    (二)两岸政治协商的模式和身份;

    既然是两岸平等自愿基础上的政治协商,不仅要照顾到台湾执政当局的政治意志和政治愿望,也要考虑到中国大陆的政治感受和政治顾虑。如果说台湾执政当局以“中华台北”等名义参与非主权性质的国际组织或国际活动是不满意但是能接受的政治安排,那么,通过各种方式迫使中国大陆认同“+++国”则是中国大陆既不满意也不接受的政治安排。两岸的政治协商或政治谈判要求解,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归两岸的内外国际现实,不能超越两岸的基本政治现实。对于一个政党或政治领导人而言,“尊重政治现实”应该是基本的政治素质和执政的政治前提。

    因此,在两岸内外的政治条件下,开展两岸政治协商适合采取“两岸各退一步、共同维持现状”,即:两岸分别以“中华台北”与“中国大陆”(或“中国北京”)的名义开展政治协商,或者采取“两会模式”通过委托或授权的方式进行。这样既能体现“一个中国原则”,也符合“搁置争议”的政治要求。

    (三)两岸对“+++国”的政治安排;

    两岸可以依据两岸内外的政治现实对马英九的“一中 共表”或“一中两国”的政治路线,与中国大陆的“一国两制”相结合形成一种两岸均可以接受的解决“两岸问题”的政治方案。但是,假如台当局以胁迫中国大陆政治认同“+++国”做为两岸政治协商或谈判的政治前提,那么,不仅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及“搁置争议”的精神,还与两岸内外的政治事实严重不符,更会危害台湾执政当局的政治正当性、政治诚信及两岸的政治互信。

    因此,可以将台当局提出的“一中 共表”或“一中两国”与大陆的“一国两制”做政治平衡,采取如下平衡方案:

    1、 “一中各表”、“形式统一”、“互不否认”。这是维持两岸内外政治现状的阶段,也是两岸“形式统一”的阶段;

    2、 “一中 共表”、“政治协商”、“分段承认”。这是两岸政治协商的阶段,也是两岸“政治协商”的阶段;

    3、 “合法地位”、“完全统一”,“完全承认”。这是两岸共同建设中国的阶段,也是两岸“完全统一”的阶段;

    两岸依据两岸内外的政治现实对马英九的“一中 共表”或“一中两国”的政治路线,与中国大陆的“一国两制”相结合形成的两岸人民均可以接受的解决“两岸问题”的最终政治方案可以是:

    1、中国大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身份对“+++国”政治认同的政治条件是 “+++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国际上唯一代表全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

    2、中国大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身份对“+++国”分阶段政治承认,并最终认同“+++国”是代表中国主权和领土一部分的合法政府;

    至于“如何分阶段”,以及“怎样实现两岸过渡”,那就需要两岸通过政治协商,以政治协议的方式明确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这种方式就不会造成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同时能实现中国的和平统一。





==========================================================================================================================================

附件一:《包宗和:一个超越历史局限的两岸观——“一中各表”不如“一中 共表”》

附件二:《邱进益宣称“一中两国”是两岸最终的解决方案》

==========================================================================================================================================



附件
两岸问题的政治解决方案的基本政治准则.doc (75.5 KB)
2009-8-1 12:05, 下载次数: 34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19#
发表于 2010-2-3 11:40:26 | 只看该作者
谁都希望和平统一,但30年为和平统一所做的努力结果来看,和平统一完全是不可能的,台湾当局甘当美日反华势力***中国的马前卒是最不能让中国大陆人民接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2-3 11:40:22 | 只看该作者
而两岸间太多的文字游戏最后的结果就是武力说话,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2-3 11:40:18 | 只看该作者
在我的眼中,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强盛就是唯一的准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2-3 11:40:14 | 只看该作者
进来是表示关注!路过表示不谈论而已!我的路过可不是想为了一元的环球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2-3 11:40:09 | 只看该作者
要彻底肃清台湾岛内的反动派和“台独”势力,对台动武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2-3 11:40:05 | 只看该作者
只要祖国大陆承诺放弃对台使用武力,台湾当局必定马上宣布台湾法理“台独”,各位信不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2-3 11:40:01 | 只看该作者
台湾当局畏惧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先进的武器,包括各种各样的导弹和核子武器和我们人民军队坚决捍卫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信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2-3 11:39:54 | 只看该作者
台湾问题是不能排除用武力解决的,而且事实必将证明,只有武力才能一劳永逸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2-3 11:39:50 | 只看该作者
泱泱大国和一个弹丸小岛有什么好商量,不投降我们就打过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3 11:39:46 | 只看该作者
只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其它问题双方好商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2 20:00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