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绿营文章:稱「宋」至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0-2-3 09:5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台北地檢署檢察官林怡君在七月二十八日開庭論告時以中國宋太宗《誡諭辭》中「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四句諷刺前總統陳水扁(註1),由於當時在庭上擔任審判長的蔡守訓法官很湊巧的也曾在一年多以前引用宋代「公使錢」的例子幫深陷於市長特別費弊案泥沼的馬英九脫罪(註2),使得他得以就任中華民國總統,不但形成了既諷刺又強烈的對比,也讓人不禁要對於中華民國的司法官為何不分檢、審都如此鍾情於「宋」這個朝代感到好奇。 如果從台灣的社會背景來看,最可能的原因大概是因為曾經兩度在台灣締造高收視率的電視連續劇「包青天」的影響力太大,使得以包青天為榜樣的司法官們,下意識的對於宋朝有無限的嚮往,於是才會寧可捨棄繼受自日本的中華民國刑事法律與判例不用(註3),也要引用距今一千多年的中世紀宋代「公使錢」成例來為馬英九脫罪於先,再援引宋太宗的《誡諭辭》來入陳水扁於罪於後吧? 事實上,如果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宋朝與中華民國其實還頗為類似:北宋是由時任後周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的趙匡胤打著抵抗契丹大軍的名義出兵,然後在陳橋驛一手導演「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所建立(註4);中華民國則是由清末擔任總理大臣的袁世凱,在出兵抵抗南方革命軍之際,藉力使力逼迫末代皇帝溥儀遜位後所建立(註5)。 此外,二者也都有來自其國土東北方異族的威脅──北宋有來自契丹與女真的威脅,中華民國有來自日本的威脅。但最後二者則都是亡於完全不同於傳統漢文化的新興政權──偏安江南的南宋亡於蒙古遊牧民族的鐵蹄下,「轉進」到台灣的中華民國在馬英九不斷向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不設防的「開放」與自我矮化的情況下,最後可能再次亡於中國**之手。 再者,無論是北宋或者是中華民國,都是一個由大地主與官僚權貴階級所組成的朝代,二者也都由於權貴階級的既得利益,阻礙了政治、經濟與軍事的改革,造成政治持續的腐敗、國力衰弱而滅亡,以至於最後二者都不得不偏安於一隅,關起門來當皇帝,南宋是「把杭州當汴州」醉生夢死,中華民國則是把「中華台北」當國號,自欺欺人。 然而,二者真正最為相似之處是在於:北宋有「南人不得為相」的種族歧視(註6),致使出身江南中下官僚家庭的王安石這一位站在平民的利益進行變法的大政治家,被不知民間疾苦、只知道空談仁義道德的世家大族權貴階級的惡意杯葛DIZHI而一事無成,朱熹甚至於還罵他:「學術不正」,「壞了讀書人」(註7)。 而陳水扁這一個三級貧戶出身的台巴子在當上中華民國總統後,推動包括金融改革、軍教免稅改革、公投立法…等等各式各樣讓台灣更民主、更平等的改革,也同樣的被「有品」的「高級外省人」與既得利益者們恨之入骨、百般刁難與掣肘,在他任滿下台後更在司法還未三審定讞的情況下,被戴上「貪腐」的大帽子,透過媒體照三餐批鬥、未審先判。 正由於宋朝與中華民國有這麼多的相似之處,無怪乎在一千多年後,中華民國這一個中國的另一個朝代的官員們無分大小,一個個還是對它念念不忘,稱「宋」至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7 16:53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