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0|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T 聯合筆記/喂!救國團還在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0-2-3 08:4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ZT 聯合筆記/喂!救國團還在嗎?

【聯合報╱陳東旭】 2009.07.17 03:50 am

  
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長沙達成多項加強文化交流的建議。但早在多年前,兩岸的青年交流,即已展開,且深度與廣度都在擴大。


很多台灣學生因為交流,實際接觸大陸,產生新認知,對大陸的印象也隨之改變。這種不著痕跡的「文化統戰」,效果愈來愈明顯,這也是大陸近年舉辦夏令營、冬令營規模愈來愈大的主因。


以大陸的全國台聯為例,六年來活動規模不斷擴大,如今一年即有上千台灣青年參加。學生只需繳交部分活動費,即可參加一趟十餘天的「文化之旅」,參觀大陸名校,品嘗美食,飽覽大好河山等。


不少赴大陸參加過各種冬夏令營的台生,都對這種交流附帶遊覽的模式反應良好。除讓他們改變原來對大陸的刻板印象,也認識了大陸同學,結交成好朋友,甚至變成情侶。


這令人想起台灣當年救國團的寒暑訓練營,學生繳交少許費用,即可參與各種文化、藝術、體育、趣味性的團隊活動。當年很多年輕人透過活動增長人生體驗,結交到好友;但這些年,救國團的活動力似已大不如前。


台灣青年前進大陸參加各種營隊活動,性質類似,同樣能學習技能、增廣見聞、結交新友,只是地點從台灣移到大陸;乍看,還以為台灣救國團在大陸辦活動。近年來,大陸還把觸角往下伸向中小學,利用寒暑假來趟學習之旅、競賽、學術展覽,甚至建立姊妹校。但總是台灣去的多,大陸來的少。


但「單向式」的活動可能導致交流的偏斜,及認知的一面倒,對台灣不利。為求平衡,台灣也應打開心胸,邀請更多的大陸青年學生來台參訪,開放他們來台就學,體會台灣的多元與言論、學術自由。否則,門關得越緊,出血反而越嚴重。



【2009/07/17 聯合報】@ http://udn.com/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19#
发表于 2010-2-3 08:49:30 | 只看该作者
ZT  世界科研論文評比 兩岸三地大學躍進
【中央社╱台北30日電】2009.07.30 03:20 pm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今天公布「2009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兩岸三地大學排名都提升。學者表示,調查發現,兩岸大學不同領域各有專精,有互補合作空間。
  
  
根據高教評鑑中心公布的論文質量評比,兩岸三地大學不分領域排名前5名分別為台灣大學(102名,去年141名)、北京清華大學(144名,去年152名)、北京大學(147名,去年164名)、浙江大學(179名,去年220名)及香港大學(185名,去年173名),排名都有躍進。
  
  
高教評鑑中心兼任研究員黃慕萱表示,若以工學、理學、農學等不同領域區分,可看出兩岸大學其實各有專精,如在工學領域,台灣就有成大、台大、交通及清華大學在世界排名前60名內,但大陸也有北京清華、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及哈爾濱工業大學在世界前60名內,以學校規模來看,台灣成就更屬難得。
  
  
不過,大陸大學在理學領域明顯優於台灣,台灣僅有台大進入世界排名前100名內,大陸有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及南京大學在世界前100名內;另外,大陸在農學領域的科研論文排比表現也優於台灣。
  
  
至於在臨床醫學、生命科學領域,台灣明顯優於大陸;在社會科學領域,香港各大學表現明顯優於台灣與大陸。但黃慕萱認為,大陸大學規模大,進步的力道很強勁,台灣要保持優勢,需持續努力。
  
  
黃慕萱表示,兩岸三地科研論文質量表目前明顯進步,大陸近年積極推動高等教育併校、挹注經費已看到效果,台灣5年500億推動「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也有同樣效果。
  
  
黃慕萱指出,調查發現,兩岸大學各有專精,有互補合作可能。由於併校、挹注經費對提升大學研究能量效果顯現,她建議政府應持續挹注經費支持大學研究,因為大學研究能量就是國家的知識能量,與國家的競爭力息息相關。
  
  
高教評鑑中心執行長陳振遠說,雖然台灣的研究型大學已有長足進步,但「規模也是一種實力」,若短時間無法併校,可以先試著校際合作,從合作促進合併。



【2009/07/30 中央社】@ http://udn.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2-3 08:49:26 | 只看该作者
扁執政時,沒留住的人才...台中縣清水鎮長大的"朱經武"!





ZT  朱經武 當選香港最佳大學校長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09.07.28 03:39 am


香港昨天公布一項調查顯示,香港大學蟬聯香港最佳大學;而香港科技大學校長、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朱經武當選最佳大學校長,並獲終身成就獎。
  
  
當選最佳大學校長的朱經武,為美籍華人物理學家。他於一九四一年出生於湖南長沙,一九四八年移居台灣台中縣清水鎮,在台灣就讀高中及大學,赴美國深造並獲碩士及博士學位。畢業後,他在貝爾實驗室從事工業研究工作。
  
  
二○○一年七月一日起,朱經武出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於今年八月任滿。



【2009/07/28 聯合報】@ http://udn.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2-3 08:49:22 | 只看该作者
ZT 兩岸大學生辯論賽 鄭州大學得冠
【中央社╱台中市26日電】2009.07.26 07:12 pm


2009第八屆兩岸大學生辯論賽今天進行最後一天比賽,經過激烈的言語交鋒後,來自大陸的鄭州大學首次參賽即脫穎而出獲得冠軍,台灣的東吳大學贏得亞軍。
  
  
台中教育大學、中華青年交流協會、財團法人真善美基金會及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的兩岸大學生辯論賽,24日起一連三天在台中教育大學登場,共有來自兩岸的16所大學、78位辯士參加。
  
  
台灣的代表隊伍有台中教育大學、銘傳大學、世新大學、東吳大學、政治大學、清華大學、台灣師範大學及淡江大學等校;大陸的代表隊伍則有復旦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南昌大學、黑龍江大學、鄭州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廈門大學及福建工程學院等校。
  
  
主辦單位指出,參賽隊伍必須針對3個議題:「企業用人應以才為先」、「媒體應該迎合大眾」及「大學發展應該重量不重質」進行3天的論辯,並於今天由前4名隊伍展開排名爭奪戰。
  
  
今天的比賽,由東吳大學與鄭州大學爭奪冠亞軍,政治大學與黑龍江大學爭取第三、四名。經過激烈言詞辯論,最後由鄭州大學獲得冠軍,東吳大學屈居亞軍,另外政治大學獲得季軍、黑龍江大學殿軍。
  
  
 台中市長胡志強及真善美基金會董事長李鍾桂都出席頒獎典禮,並由李鍾桂代表頒贈冠軍獎盃給鄭州大學。首次參賽就獲得冠軍的鄭州大學代表隊非常高興,其中獲得「最佳辯士」榮譽的陳垚指出,兩岸辯論的方式不同,多靠臨場反應,鄭州大學能展現實力,是團隊默契的展現。




【2009/07/26 中央社】@ http://udn.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2-3 08:49:18 | 只看该作者



ZT 廈門大學將首次錄取台灣保送生
【中央社╱台北24日電】2009.07.24 07:31 pm


廈門大學今年對台單獨招生(單招),受到不少台灣學子青睞,據報導,將有來自台灣的保送生首次入讀廈大。
  
  
在網上報名參加今年廈大對台單招的台灣學生今天至廈大現場確認。廈大招生辦主任詹心麗告訴中新社,今年廈大將首次接收第1個台灣保送生。這名在台灣參加高3學歷測試中獲得全優成績的學生陳俊霖,日前已到廈大接受金融學系的面試,很有希望獲得錄取。
  
  
她說,廈大今年對台單招吸引比往年更多的學生報名,網上報名者361名。
  
  
據報導,今年廈大對台單招專業(科系)大幅增加,從去年3個增加到21個,共計劃招生134名。今年新增的18個對台單招專業分別為:中國語言文學、英語、法學、公共管理、社會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金融學、財政學、統計學、工商管理、會計學、旅遊管理、化學、生物科學、海洋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
  
  
廈大過去僅有中醫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及新聞傳播學3個專業獲准對台單招。
  
  
所謂對台單招,是指考生不必參加中國教育部的港澳台僑聯合考試,直接由廈門大學單獨舉辦報名、入學考試和錄取。
  
  
廈門大學是目前大陸唯一一所對台單招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目前在廈大就讀的台灣學生共有340多名。



【2009/07/24 中央社】@ http://udn.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2-3 08:49:14 | 只看该作者
ZT 台生會將首度登陸舉辦就業研習營
【中央社╱台北23日電】2009.07.23 07:43 pm


台灣留學大陸青年學生發展協會(台生會)將於8月中旬首度在大陸舉辦「台生就業研習營」,探討兩岸就業市場發展等議題,凸顯當前台生「就業難」現況。
  
  
台生會副會長陳正騰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說,8月11日和14日將分別在北京和上海舉辦「台生就業研習營」,探討當前兩岸學子「就業難」現狀。
  
  
他又說,這是第2次舉辦「台生就業研習營」,去年是在台灣首度舉辦,議題重點包括新生入學、畢業生就業問題等。
  
  
陳正騰強調,今年首度在大陸舉辦這項研習營,主要是想凸顯「就業難」已成為兩岸青年學子的共同問題。
  
  
陳正騰說,尤其大陸台生畢業後,要在兩岸找工作都很困難,特別是,台灣不承認大陸學歷,找工作更難。
  
  
根據陳正騰介紹,這次「台生就業研習營」,將邀請青輔會派人演講「青年就業與創業輔導措施」,1111人力銀行營運長吳睿穎也與會演講「兩岸就業市場與發展趨勢」,活動全程免費。
  
  
同時,海基會也將給予協助,除了邀請當地台商協會負責人參加,也安排與會台生參觀北京和上海的台商企業,讓台生有機會前往觀摩。
根據中國官方統計,從1985年到2007年,在大陸求學並取得大學以上學歷的台灣學生約有1萬4900多人。



【2009/07/23 中央社】@ http://udn.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2-3 08:49:10 | 只看该作者
五十五年後,有無可能出現一個台大畢業的福建省民選省長?


一百年後,有無可能出現一個台大畢業的直選中國國家主席?


這些想像也許太過迂闊,卻未必不符邏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2-3 08:49:06 | 只看该作者
ZT  CHAIWAN:一個寄望於兩岸大學校園的奇蹟

【聯合報╱社論】2009.07.20 04:01 am


北京宣布將開放台灣學生憑學測成績申請就讀大陸大學;這將是大陸對台灣發生磁吸效應的新黑洞,或者是兩岸雙贏交流的新平台?
  
  
兩岸問題不可能在此刻當下圓滿解決,而必須寄望於未來,寄望於十年後,二、三十年後,或更久遠的將來,也就是將寄望於今後數代的兩岸青年。若從此一角度看北京採認學測成績為入學準據,及其勢將衍生的連鎖效應,不能不令人對今後兩岸的大學校園在改善兩岸關係上寄以深切期待。
  
  
歷經過去六十年的激盪衝擊,好不容易才從不共戴天的「反攻大陸」、「解放台灣」走了出來,兩岸一直到了最近這兩年才約略出現了「和平/和解」的青稚共識,這也許已是這一代兩岸當局能給後世兩岸子孫的最佳禮物了,但也恐只是僅此而已;未來將如何在這個「和平/和解」的氛圍中,共同創發出一個兩岸雙贏的願景與規制,則尚有待時日,而此一重大責任將會落在今後數代兩岸青年的肩頭。
  
  
因此,我們對北京採用台灣學測成績入學,及台大、北大研議合辦「雙聯學位」,及我方擬有條件承認大陸學歷與進一步開放陸生來台,皆持審慎支持的立場。我們的思考是:對台灣而言,未來交流互動日益密切的兩岸大學校園,不要淪為大陸磁吸效應的新黑洞,而應當使之成為兩岸雙贏交流的新平台。
  
  
兩岸不可用戰爭解決問題,所以要和平;兩岸要和平,所以要交流;兩岸要交流,但不要被大陸吞掉,而要維護台灣在處理兩岸終極關係的發言地位。此一原則適用於兩岸經貿交流,同樣也當然適用於未來兩岸大學校園的交流。何況,談到經貿交流,台灣未必有當然的優勢;但若論大學校園的交流,以台灣之****,卻存有相當珍貴的相對優勢。也就是說,倘若寄望兩岸大學校園成為一個台灣能夠相對發生較佳影響的人文場域,這應當是合理的期待,亦是台灣朝野可以用心經營的一個新平台。
  
  
然而,若將兩岸大學校園視為一個平台,台灣社會與台灣未來的高中生及大學生皆宜有所準備,以資因應。就台灣社會言,應當更加珍惜台灣在民主法治上的成就,台灣的民主與法治將是台灣負笈大陸的「留學生」最珍貴的行李,也是他們在大陸校園中不言自喻的交流資產。然而,倘若這一代父母輩的台灣人,所表現的卻是扭曲的民主、被汙染的法治,及偏差的國際觀;恐將使台灣學生失去原本應有的心理優勢。畢竟,在兩岸大學校園的互動中,除了在學術課程的交流外,那也是未來兩岸願景的搖籃;台灣學生是「華人民主典範」的傳承者與守護者,不必渲染,不著斧鑿,他們在這個兩岸平台上的最大價值,正在於此。
  
  
今後數代的台灣高中生及大學生,應當更認真地參與兩岸交流互動的大學校園。《遠見雜誌》主持的一項兩岸年輕人調查顯示,六五?三%的台灣年輕人認為,他們最大的競爭對手是大陸的年輕人。可見,台灣的年輕人其實已在環境中嗅得了此種警訊;但是未來數代台灣年輕人所面對的,尚不僅是個人在職場上必須直接或間接迎對大陸人的競爭挑戰,他們也將實際參與台灣價值與大陸磁吸的巨型拔河比賽。面對未來,台灣的年輕人準備好了嗎?
  
  
二十五年後,有無可能出現一個台大畢業的福建省民選省長?三十年後,有無可能出現一個北大畢業的直選中華民國總統?這些想像也許太過迂闊,卻未必不符邏輯。
  
  
但是,兩岸所追求的卻未必是此類戲劇性的發展;而是有無可能在以理智及理想為主流的兩岸大學校園裡,及在追求真理與知識的兩岸大學知識分子當中,能夠透過交流互動的知性平台,分別為兩岸,並共同為兩岸開創出一個和平、民主、繁榮與引領世界理想的人類文明典範?
  
  
CHAIWAN奇蹟,成為一個世界文明的新典範,有無可能在有理智與有理想的兩岸大學校園中孕育誕生?我們不妨心存此想,但其實也只能作此寄託而已。畢竟,兩岸的未來,必然是十之**決定於今後兩岸數代大學生的手中!




【2009/07/20 聯合報】@ http://udn.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2-3 08:49:01 | 只看该作者
ZT 兩岸校園歌手邀請賽 東吳學生奪金獎
【中央社╱台北19日電】2009.07.20 07:08 am


第五屆兩岸大學生校園歌手邀請賽決賽今晚在廈門結束,台灣太魯閣族的東吳大學學生簡仁智以及大陸復旦大學的馬文瀚分別奪下非通俗組和通俗組金獎。
  
  
中新社報導,這次比賽由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和台灣中華青年交流協會共同主辦。兩岸46所大學72名學生歌手在數千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前來廈門參賽。另外還有包括680名台灣青年在內的兩岸5千多名青年學生來到廈門共同聯歡。
  
  
經過昨天舉行的複賽,有來自台灣東吳大學、樹德科技大學、大同大學、龍華科技大學的5名 (組)台灣選手,來自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等學校的7名(組)大陸選手,與兩對由兩岸選手組成的兩岸特別組合攜手晉級決賽。
  
  
身著太魯閣族酋長服的簡仁智以帶著濃郁台灣原住民風味的表演征服來自兩岸的評審,以94分的高分拿下比賽非通俗組金獎。
  
  
兩岸大學生校園歌手賽自2005年舉辦以來,規模日增,累計已有70多所兩岸大學302名歌手到廈門參賽,近兩萬兩岸青年參與賽事相關聯歡活動。
  
  
  
  
【2009/07/20 中央社】@ http://udn.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2-3 08:48:56 | 只看该作者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3 08:48:52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好事情嘛!~~~啧啧~~~~话说好久没去北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5 02:3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