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4|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南山、傅等商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0-2-3 06:0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与南山、傅等商榷

1、关于中国是不是+++国,反驳的人很多,这里不想重复。

2、两位都说是为了和平统一才如此,但本人愚钝,实在看不出中国成了“+++国”后,到底对统一有哪些帮助?

3、论证中国是“+++国”,对民进党有帮助吗?好像没有。

4、论证中国是“+++国”,对国民党有实际帮助吗?好像也没看出来。

5、论证中国是“+++国”,对大陆有帮助吗?肯定没有。

6、如果对两岸帮助都不大,通过这种论证能得到“xx基金”资助吗?好像也不大可能。

7、论证中国是“+++国”,对你们个人有帮助吗?好像也没看出来。

8、既然逻辑上说不通,又得不到任何“好处”,如此扰乱这个论坛为哪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19#
发表于 2010-2-3 06:08:10 | 只看该作者
这你就不明白了吧。你可以崇拜他,不可以崇拜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2-3 06:08:06 | 只看该作者
南山兄别回避问题

1、前面已经反驳过利用联合国的什么来论证中国是+++国的论点,不再说了。

2、我一再说的是不要老论证中国是+++国,你老拿其它东西说半天没意思。

3、别偷换概念,真要论证,从什么是国家、政府、宪法等所有东西一起全来一遍。

4、请回答论证“中国是+++国”对两岸和平统一有什么帮助?

5、建议南山、傅等放弃这些无谓的争论,因为这样大家才可能与你探讨问题,否则老说“中国是+++国”,大家也无法探讨任何问题,因为怕掉到陷阱里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2-3 06:08:01 | 只看该作者
有人即说不要个人崇拜 又时时把孙文先生挂在嘴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2-3 06:07:57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提供的是地地道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真情报

我们提供的是地地道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真情报

南山与天下人无仇无怨,只因反对搞形而上学和个人崇拜

这是严肃的思想和路线斗争,
同时南山反对权力腐败,越是大搞权力始终代表的人和其家属子女越爱搞权力与奸商相勾结使得国家资源和人民财富,在权力关系网的掩护下,流进了贪腐的老虎之口!

这是老百姓和很多党员同志痛心疾首的大事,也是防止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更是民主法治和树立以新民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头等大事,不破不立,只有破除始终代表的个人迷信,我们全党和全民才能真正树立民主法治的以民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2-3 06:07:53 | 只看该作者
南山老头,拜托你不要再发牛皮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2-3 06:07:49 | 只看该作者
南山用图片来掩饰自己的空乏无物!!胡编乱扯!!!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2-3 06:07:45 | 只看该作者
  需要辩证解读“先经后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2-3 06:07:3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商榷” ???不知道是“牛”对“人”弹琴呢?还是“人”对“牛”弹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2-3 06:07:34 | 只看该作者
不畏浮云遮望眼


两岸关系的政治经济学

  2009-07-19 10:43:55  



两岸之间的互动应从经济层面深化到政治层面
  中评社香港7月19日讯/香港资深台湾问题评论员林修祺今天在《大公报》登出文章“两岸关系的政治经济学”。作者认为:两岸之间“经”中有“政”,“政”中有“经”。所谓“先经后政”,只是先解决“低政治性、高经济性”的议题而已。两岸协商谈判“先易后难,先经后政”,只是大概而言,不可用“机械论”来解读。文章内容如下:

  六月二十二日有台湾媒体报称:**总书记胡Jintao、大陆国台办主任王毅,近来持续抛出两岸需要逐步“破解政治难题”的政策谈话,显示北京有打破“先经后政”谈判进程,积极推动政治难题上台的政治意向。

  对于台湾有人认为的,北京有意打破“先经后政”谈判进程的问题,可从王毅的谈话得到澄清。担任国台办主任后首次访问美国的王毅,六月二十二日在中国驻美大使馆,邀请十多位与台湾关系较密切的侨界代表座谈时强调:两岸不存在“只谈经济,不谈政治”的问题,两岸关系也不存在发展过快或过慢的问题。两岸关系要做什么事,判断的标准,其一是不是符合两岸关系发展的需要,其二是不是适应两岸同胞共同的愿望和要求。

          需要辩证解读“先经后政”

  王毅这番话即指出,两岸关系的发展和谈判进程,是顺应两岸人心及形势发展的需要,不存在某方面打破或过快的问题。他强调不存在“只谈经济,不谈政治”的问题,并不是单指未来,还包括过去和现在。

  两岸协商谈判“先易后难,先经后政”,只是大概而言,不可用“机械论”来解读。经济与政治的关系,是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有机关系,重要的是政经之间的关联、相互作用及其产生的变化。政治经济学就是主要研究政治(政府)与经济(市场)的互动与共存关系。从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两岸的政经关系,就是有机和辩证的关系。

  对所谓“先经后政”,有人解读为两岸关系的格局至今仍局限于“政经分离”。严格和精确来说,“政经分离”是不可能的,两岸之间“经”中有“政”,“政”中有“经”。所谓“先经后政”,只是先解决“低政治性、高经济性”的议题而已,如过去一年两岸两会达成的九项协议一项共识。但这些经济事务也有潜在的政治性,或将来才会凸显的政治效应。前者如两岸政府公权力(官员)参与协商谈判。后者指其产生的诸多经济利益,会促使和增加两岸官方的良性互动,对两岸政治关系的改善及和解有引导作用,如胡总所说“增进政治互信”,亦如王毅所言,为今后解决政治难题持续创造条件及累积资源。  



破解政治难题已有先例

  王毅于六月十九日晚间在洛杉矶与侨界代表座谈,当谈及“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时表示,难的问题总是要出来的,没有必要去刻意回避。例如世界卫生大会的问题,就属于一个难的问题,也是一个“政”的问题,但总体上的处理还是比较平稳,两岸的多数民众都是接受的,国际上的反应也不错。王毅在这里点明了,在过去一年来,两岸的协商进程虽然以“易”、“经”为主导,但不等于对政治难题完全不能碰,及一项也不能破解。王毅在这个座谈会上还特别引述胡总的话:“两岸在涉外事务中避免不必要的内耗,有利于增进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王毅指出,这个理念和精神也适用于两岸侨界。国民党认为,胡总和王毅的表态,是正面回应马英九建议的两岸“外交休兵”及“侨务休兵”。两岸在涉外事务上取得相当程度的共识,尤其是台湾在今年五月首次派团参加世卫大会,就是两岸并无刻意回避政治难题的证明,而所谓北京有意打破“先经后政”的论点,也就无以成立。

   马英九在两岸协商问题上不断强调“先易后难,先经后政”,让不少人以为他只想谈较易的经济议题,而刻意回避政治难题。殊不知马氏也有政治经济学观点。马氏去年八月二十六日在接受墨西哥《太阳报》专访时指出:“两岸直航确实是六十年来未曾实现过的重要政策,其政治上的意义代表两岸都愿意透过直接的来往降低双方的敌意,并且促进双方的交流。”这显示,马承认其执政后首先落实的一项经济政策,就具有重要政治意义。他又表示:“我们希望与大陆达成一个外交休兵的共识,也就是说双方不再去争取对方邦交国的承认,这样的话,双方可以减少许多无谓的恶性竞争以及资源虚耗。”

  马在上任一周年之际,把“外交休兵”及台湾首次参加世卫大会,作为其重要政绩之一,可见他并无刻意回避政治难题。只要在某项难题上大陆释出善意和让步,他估计条件和时机成熟就会顺势而上。在今后两三年,不排除马再接受一两个政治难题的挑战,只要他研判对竞选连任有吸票效用,则不怕冒内部的政治风险。

                   民进党不能老是扮黑脸

  绿营“独派”最先及常用“政治经济学”来论述两岸互动关系,但观点和结论与红蓝两方完全相反。“独派”以“主权”政治挂帅,把其幻想的“台湾国主权”摆在压倒一切的地位,认为马英九全面开放两岸经济交流并要签订ECFA,是“全面倾中政策,把台湾推向中国势力范围,而无以自拔”,在法理上丧失“主权”,在政治上危害“国家安全”,所以他们“宁可饿死”也反对ECFA。

  民进党对ECFA在意的不是其经济效益,而是台湾不能以“国对国”的身份和规格与对岸签约。民进党内也有“和中”交往的声音,说“不能任由国民党垄断两岸关系”,要“使二元关系变为三角关系”,并使民进党“转型为两岸交往的正面角色”。但可惜他们仍然陷在“争议主权”的泥淖中不能自拔。民进党若想补救自己最脆弱的环节,在两岸关系中扮演正面角色,得先战胜自己,改变“两国论”的政经逻辑,把其所谓“对中战略”改为有建设性的两岸政策。民进党如果不能首先破解本身固有的政治难题,就不会得到再次崛起的历史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3 06:07:29 | 只看该作者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走别人的路,让自己说去吧。

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让他们找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12:2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