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4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篇发人深省的古文经典《威王问于莫敖子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0-2-3 00:3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威王问于莫敖子华

  【提要】
   古往今来,一个国家的安危经常维系在少数几个忠臣身上。忠臣越多,国家就越兴旺,而如果国家重臣一个个贪赃枉法、中饱私囊,那么国家的安危就会出现问题。莫敖子华向楚威王推荐了忠臣的五种类型,这些人的高风亮节、忠义血性的确让我辈钦佩。
 
 

  【原文】
  威王问于莫敖子华曰:“自从先君文王以至不谷之身,亦有为爵劝,不以禄勉,以忧社稷者乎?”莫敖子华对曰:“如章不足知之矣。”王曰:“不于大夫,无所闻之。”莫敖子华对曰:“君王将何问者也?彼有廉其爵,贫其身,以忧社稷者;有崇其爵,丰其禄,以忧社稷者;有断繢决腹,壹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有劳其身,愁其志,以忧社稷者;亦有不为爵劝,不为禄勉,以忧社稷者。”王曰:“大夫此言,将何谓也?”
    莫敖子华对曰:“昔令尹子文,缁帛之衣以朝,鹿裘以处;未明而立于朝,日晦而归食;朝不谋夕,无一月之积。故彼廉其爵,贫其身,以忧社稷者,令尹子文是也,
    “昔者叶公子高,身获于表薄,而财于柱国;定白公之祸,宁楚国之事,恢先君以掩方城之外,四封不侵,名不挫于诸侯。当此之时也,天下莫敢以兵南乡。叶公子高,食田六百畛。故彼崇其爵,丰其禄,以忧社稷者,叶公子高是也。
    “昔者吴与楚战于柏举,两御之间夫卒交。莫敖大心抚其御之手,顾而大息曰:‘嗟乎子乎,楚国亡之月至矣!吾将深入吴军,若扑一人,若繣一人,以与大心者也,社稷其为庶几乎?’故断繢决腹,壹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莫敖大心是也。
    “昔吴与楚战于柏举,三战入郢。寡君身出,大夫悉属,百姓离散。棼冒勃苏曰:‘吾被坚执锐,赴强敌而死,此犹一卒也,不若奔诸侯。’于是赢粮潜行,上峥山,逾深溪,穿膝暴,七日而薄秦王之朝。榷立不转,昼吟宵哭。七日不得告。水浆无入口,阗而殚闷,旄不知人。秦王闻而走之,冠带相及,左奉其首,右濡其口,勃苏乃苏。秦王身问之:‘子孰谁也?’繥棼冒勃苏对曰:‘臣非异,楚使新造繥棼冒勃苏。吴与楚人战于柏举,三战入郢,寡君身出,大夫悉属,百姓离散。使下臣来告亡,且求救。’秦王顾令不起:‘寡人闻之,万乘之君,得罪于士,社稷其危,今此之谓也。’遂出革车千乘,卒万人,属之子满与子虎。下塞以东,与吴人战于浊水而大败之,亦闻于遂浦。故劳其身,愁其思,以忧社稷者,棼冒勃苏是也。
    “吴与楚战于柏举,三战入郢。君王身出,大夫悉属,百姓离散。蒙谷给斗于宫唐之上,舍斗奔郢曰:‘若有孤,楚国社稷其庶几乎!’遂入大宫,负离次之典以浮于江,逃于云梦之中。昭王反郢,五官失法,百姓昏乱;蒙谷献典,五官得法,而百姓大治。此蒙谷之功,多与存国相若,封之执纒,田六百畛。蒙谷怒曰:‘谷非人臣,社稷之臣。苟社稷血食,余岂悉无君乎?’遂自弃于磨山之中,至今无胃。故不为爵劝,不为禄勉,以忧社稷者,蒙谷是也。”
    王乃大息曰:“此古之人也。今之人,焉能有之耳?”
莫敖子华对曰:“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要,楚士约食,冯而能立,式而能起,食之可欲。忍而不入;死之可恶,就而不避。章闻之,其君好发者,其臣抉拾。君王直不好,若君王诚好贤,此五臣者,皆可得而致之。”
  
  【译文】
     
   楚威王问莫敖子华,说:“从先君文王到我这一辈为止,真有不追求爵位俸禄,而忧虑国家安危的大臣吗?”莫敖子华回答说:“这些事情,非子华所能回答。”威王说:“我要是不问您,更无从知道。”莫敖子华回答说:“君王您问的是哪一类大臣呢?有奉公守法,安于贫困,而忧虑国家安危的;有为了提高其爵位,增加其俸禄,忧虑国家安危的;有不怕断头,不怕剖腹,视死如归,不顾个人利益,而忧虑国家安危的;有劳其筋骨,苦其心志,而忧虑国家安危的;也有既不追求爵位,又不追求俸禄,而忧虑国家安危的。”
    威王说:“您这些话,说的都是谁呢?”莫敖子华回答说:“从前令尹子文上朝时,身穿朴素的黑丝绸长衫,在家时,穿着简朴的鹿皮衣。黎明即起,就去上朝;太阳落山,才回家吃饭。吃完早饭就顾不上晚饭。连一天的粮食也没有积存。所以,我说的那个奉公守法,安于贫困,而忧虑国家安危的,就是令尹子文。
从前楚国叶公子高,其貌不扬,而有柱国之才;平定了白公之乱,使楚国得以安定,发扬了先君的遗德,影响到方城之外,四境诸侯都不敢来犯,使楚国的威名在诸侯中未受损伤。在这个时候,诸侯都不敢出兵南侵,叶公子高的封地有六百畛的土地,所以,我说的那个为了提高爵位,增加俸禄,而忧虑国家安危的,就是叶公子高。
    从前,吴、楚两国在柏举交战,双方对垒,士卒已经短兵相接。莫敖大心拉着驾车战士的手,望着他们说:‘唉!唉!楚国亡国的日子就要到了,我要深入吴军,你们如果能DADAO一个敌人,助我一臂之力,我们楚国也许还不至于灭亡!’所以,我说的那个不怕断头,不怕剖腹,视死如归,不顾个人利益,而忧虑国家安危的,就是莫敖大心。
    从前,吴、楚两国在柏举交战,吴军连攻三次,攻入楚都,楚君逃亡,大夫跟随,百姓流离失所,棼冒勃苏说:‘我如果身披铠甲,手执武器与强敌作战,不幸战死,其作用也只像一个普通士卒而已,还不如向诸侯去求援。’于是,他背着干粮秘密出发,越过高山峻岭,渡过深水溪谷,鞋子穿烂了,脚掌磨破了,裤子破了,露出了膝盖;走了7天,到了秦王的朝廷,踮着脚跟翘望,希望得到秦王的帮助;日夜哭泣,希望得到秦王的同情。经过7昼夜,也未能面告秦王。他就这样,滴水不进,以致头昏眼花,气绝晕倒,不省人事。秦王知道后来不及系好衣帽就跑来看他,左手捧着他的头,右手给他灌水,勃苏才慢慢苏醒过来,秦王亲自问他:‘你是什么人?’棼冒勃苏回答说:‘我不是别人,是楚王派来的因不死于国难新获罪的棼冒勃苏。吴、越两国现在柏举交战,吴国连攻三次,进入楚都,楚君逃亡,大夫跟随,百姓流离失所。敝国君王特派我来报告楚国面临的亡国大祸,并且请求援救。’秦王一再要他起身,他一直不起。秦王说:‘我听说,万乘大国的君王,如果得罪了志士,国家就会危险,如今就是这样。’于是,秦王派出战车千辆,兵士万人,让公子满和公子虎带领,出边关,向东挺进,与吴军战于浊水之上,大败吴军,又听说还在遂浦作战。所以,我说的那个劳其筋骨,苦其心志,而忧虑国家安危的,就是棼冒勃苏。
    吴、楚两国在柏举交战,吴国连攻三关,攻入楚都,楚君逃亡,大夫跟随,百姓流离失所,楚臣蒙谷在宫唐与吴军遭遇,这时楚王生死未卜,蒙谷撇开吴军跑到楚都,说:‘如果有孤子可以继位,楚国大概可难免遭灭亡。’于是,他来到楚宫,背上楚国法律离次大典,乘船浮游于江上,逃到云、梦地区。以后楚昭王返回楚都,百官无法可依,百姓混乱;蒙谷献出了离次大典,百官便有法可依,百姓得以治理。相形之下,蒙谷立了大功,等于使楚国得以保全。于是,楚王封他为执纒,给他封田600畛。蒙谷生气地说:‘我并不是一般贪图爵禄的大臣,我是忧虑国家安危的大臣;国家平安无事,我难道会去忧虑个人有无官做吗!’于是他隐居磨山之中,至今仍无爵禄。所以,我说的那个既不追求爵位,也不追求俸禄,而忧虑国家安危的,就是蒙谷啊!”
楚王叹息道:“这些都是古人,现在还有这样的人吗?”莫敖子华回答说:“从前,楚灵王喜欢细腰女子,楚国的人便少吃饭,使自己的腰都细起来,以致要扶着东西才能起立,虽然想吃东西,但总是忍着饿不吃,这样饿下去,就有死的危险,可是人们无所畏惧。我听说:‘国君喜好射箭,大臣也会去学习射箭。’大王您只是不喜好贤臣而已,如果真是喜好贤臣,上述这五种贤臣,都是可以被大王罗致来的。”
 
  
  【评析】
    谋略之学实际上教人一些政治上的朴素真理。
忠臣的公而忘私、刚烈节义是一个国家最为需要的。
而作为最高领袖,一定要好忠臣如好色,栽培、重用忠臣。
有了几个毫无私心、敢为国捐躯的忠臣,则国家的安全和兴旺就可放心了。

可惜这样朴素的真理,真正能遵循的统治者实际上也并不多。
所以官场上经常是贪官污吏大行其道、忠良遭陷、忠臣遭贬。

    莫敖子华用包含强烈感情的语言、鲜明生动的案例故事,描述了忠臣的典型形象和光辉事迹,也揭示了国君喜好忠臣、才能罗致忠臣的道理。

其雄辩洋洋洒洒、气势宏伟,用一个个具体的人物和故事直接打动听众,包含感情,显得非常的感人。这种饱含感情的案例描述法,我们在论辩中应该多加运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4#
发表于 2010-2-3 00:38:14 | 只看该作者
谁都有可能被人欺骗,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谁都有可能被人欺骗,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有造假的骗子可以在一个时期欺骗所有的人,

也可以永远封住某些人的监督和批判之口,

但是他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党员和人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3 00:38:06 | 只看该作者
我是不是回到1911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0-2-3 00:38:01 | 只看该作者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两岸人民为一中就是中国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合两岸人民为一中就是中国
南山兄早!請問: 提告了嗎? 是向貴黨相關單位提告還是依法律程序向法院提告? [/quote]

在中国的现阶段,还没有实现真正的法治环境。

在很多问题上,判断是非的决定权,不在法院,而在党中央的政治局。

所以,尽管有些人,敢于置保护人民的宪法,民法和刑法法律于不顾,

敢于挑战司法,敢于藐视人民的基本权利,罗列伪证,仗势欺人,欺上瞒下,为非作歹,深为百姓所痛恨!

对于这里发生的问题,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并不奇怪,这个安全局长的背景,我相信是9成为真,一成为虚。

因为这个安全局长,本身的法律知识不多,所以,很多话是他的心里话。例如,吹捧自己是老江的皇亲国戚,为王明,康生,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歌功颂德,涂脂抹粉,对美国和台湾人民咬牙切齿,这些都是他的本身综合素质所决定的自然表现,至于无中生有,篡改证据罗列和编造杀人灭口的证据,本来就是一些素质低下,缺乏法治文化的执法人员,司空见惯的掩耳盗铃,欲盖弥彰的造假行为。骗骗不明真相的幼稚老百姓还是有一定的可能性,但他可以在一个时期欺骗所有的人,也可以永远封住某些人的监督和批判之口,但是他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党员和人民。

在某种程度上,中国是【权大于法】,而且【官官相卫】和客观存在的权力关系网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官僚主义和草菅人命的事情,并不稀奇,遇上一些简单粗暴的官僚主义和军阀残余,身怀利器,一时兴起,先斩后奏,他们是什么事情也做得出来的。

南山之所以,要将此事一一上报,有关基层组织和省市纪委和中央,就是只有这样他才不能一手遮天。他可能有权扣押任何上书对他和始终代表不利的投诉,他能控制****的上访通道,据他所讲,给中 央和胡 主席的信件完全掌握在他的权力之下。假作真时真亦假。他说我们是小井底之蛙,看不清高天滚滚寒流急。所以,我不得不相信,他有能力把持这条渠道,就是下情上达的康庄大道是走不通了。以前几十年,我虽然对这条大路还是轻车熟路,现在走不通了。识时务者为俊杰,虎有虎道,蛇又蛇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独辟蹊径。

但是我还有两条大路可走。

一是,自下而上的组织渠道,逐级实事求是反映问题,因为我把事实真相,事先汇报各级组织,他们可以调查,也会引起注意,万一,党内出现康生林彪四人帮,还有一个最后组织结论和组织政治审查的环节。这就是法律以外的合法渠道。

二是,自下而上的公安和法院以及检察院的报案和申诉。尽管天高皇帝远,天子脚下的事情,地方管不了。但是天官京城的衙役要是【祸从天降】降罪下来,也必须经过地方公安司法和检察机关的施行和配合侦查,这样他这个安全局长就不敢一手遮天,那些在网上自欺欺人颠倒黑白的伪造证据,就不会成为提堂抓人的伪证据。

三是,纸里包不住火。南山老命一条,若轻如鸿毛,或重如泰山。“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自己的利益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但是南山自28年前入党以后,就把自己的生命完全交给了中国***和两岸人民。
南山任何时候都准备为了履行自己的誓言,去尽心尽力付出最大的努力,时刻准备着,献出自己有限的生命之光;为两岸人民去死是值得流血牺牲的正义行为。我在南山和蛇口的几十年改革开放建设社会实践中,堂堂正正,光明磊落,仰不愧天,俯不负民,走到哪里,人气和口碑就跟到哪里。组织上绝对信任,深受周遭人民纷纷拥戴和支持,这就是南山浩气长存的底气和自信,我身边没有亲人,说是说【光杆司令】,但是谁要用南山的血去染红他的乌纱帽,恐怕深圳的很多市民和舆论绝对不会轻易相信违反正常常理的规律的,他们欲加之罪所制造的任何“莫须有”的罪名。

南山这里有文天祥的伶仃洋作伴,
有小平的光辉形象作伴,
还有林则徐不屈不饶“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大义凛然形象作伴,
南山手中心里镌刻有以新民为本民主法治科学发展观的真理,以事实存在为依据,还有“同心同国”同一性结构的国际和国内法律依据,
有实实在在的天下人民作为自己的兄弟姐妹,
我难道害怕引火烧身,粉身碎骨,跳到黄河洗不清吗!?

毕竟我的言论是公开的,我非常自信,

事实胜于雄辩,

在法律面前人人权力平等。

历史和人民早晚一天一定可以为南山做出一个正确和务实的结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发表于 2010-2-3 00:37:57 | 只看该作者
.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19:5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