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8|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献给大陆人民一封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0-2-2 18:5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献给大陆人民一封信》

我们愿意统一,但大陆必须做得以下这封信的内容

希望之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後,歐洲各國內部有眾多的政治勢力,包括曾經標榜國際主義的社會黨人,都捲入了鼓吹本民族利益至上、主張向別國開戰的沙文主義大合唱,與之形成對照的是,基督教會人士卻召集了反對戰爭的國際會議,動員教會努力向本國政府請願,要求與他國和平相處。第二次世界戰爆發前後,諸如巴特和朋霍費爾等人以及“宣信教會”對納粹主義(民族社會主義)的反抗,與所謂“德國教會”相比,被公認為代表了基督宗教信仰的精神。這些事件十分突出地表明瞭基督宗教信仰與極端民族主義相對抗的性質,表明了前者對於後者的抑制或緩和功能。
  
就近現代的事態而言,由於新教倫理幫助促成的資本主義精神的發展,更由於新教徒的活動幫助促成的政教分離制度的確立,新教自身已更徹底地脫離同民族主義的歷史關聯。資本主義的全球化,正在使各族各國的利益更加密切地相互關聯;政教分離的普及化,正在世界範圍內使宗教信仰擺脫國家主義的控制。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在世界各大宗教之中,基督宗教最少有民族國家色彩,或者說最少同民族主義相關聯而最多同極端民族主義相對立;在基督宗教三大派別之中,處於這種地位的則是基督新教和基督公教。
  
又還有一個情況會成為我們的結論的重要佐證:現今世界上所的基督徒之中,亞洲、非洲、拉丁美洲諸國所占的比例,已經超過了歐洲、北美、大洋洲所占的比例,已成為民族成分最複雜最多樣的宗教。這一重大的歷史變化,一方面印證了前面所述基督教在二千年前產生之初就有的非民族主義或普世主義傾向,另一方面也保證了在21世紀基督教總體上會繼續反對國家主義或極端民族主義的趨勢。

1.綜上所述,我們可以說,外在的歷史事實至少從總體上表明,基督宗教信仰是與極端民族主義完全對立的。鑒於歷史上確實也有眾多的具體事實表明,基督宗教也與某些時期某些環境下的民族主義有著形形色色的聯繫,如果我們把極端民族主義視為不過是民族主義的一種形式,我們就必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基督宗教信仰的精神本質究竟是與極端民族主義及與之相關的國家主義和帝國主義等等完全對立呢,還是與不同形式的民族主義具有相容性以致可以與之發生正面聯繫呢?換言之,既然外在歷史事實會受到多種偶然因素的影響,因而難以從中引出必然的結論,那麼,只從內在的精神本質來看,基督宗教信仰同民族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的關係,究竟是敵人還是朋友?
  
如果這裏所說的民族主義,是指在一種更寬廣的視野之下,即考慮到各民族並存並立的多元景觀,而主張維護本民族及其文化的獨立生存和自決發展的權利,同時並不反對其他民族的同等權利,那麼,這種民族主義並不與基督宗教信仰相衝突。鑒於基督宗教關於上帝的愛和人的自由的教義,尤其是鑒於《舊約》中多位先知的愛國主義和《聖經·啟示錄》中關於新耶路撒冷將有不同民族共同居住的說法,我們可以說,基督宗教信仰不但不是這種“民族主義”——嚴格地說應是對本民族人民的熱愛或愛國主義——的敵人,而且還是它的朋友。這就是說,為維護世界上民族多元並存的豐富多彩,而主張保衛祖國人民的權利和幸福,這一種愛國主義是與基督宗教信仰完全一致的。當然,這種愛國主義,按照維羅裏的說法,是既不同于公民民族主義(civic nationalism),又不同於族裔民族主義(ethnic nationalism),“是與民族中心主義格格不入的。”
  
2.但是,如果這裏所說的民族主義,是指“本族或本國的便是好的,便是原則,便是值得尊重和愛護的,再沒有其他判別是非善惡的標準”,而這種“民族主義之愛國,愛的是同胞親族,封建疆土以及一脈相傳的文化樣式,至於這種樣式究竟對此民族及其鄰邦的生活帶來的是福祉還是災難,則無關重要”,那麼,這種民族主義則與基督宗教信仰相對立。反過來說,基督宗教信仰不但不是它的朋友,而且與它不處於同一層次,因為基督教在境界上超越於它之上,可以構成判斷它的標準,或者說是審判它的精神力量。
  
這樣說的一個主要理由在於,上述第二種民族主義,作為“總是為專制或君主政權所提倡和宣揚”,“除了民族(或國家)本身別無原則和條件的獻身精神與狂熱激QING”,“總是傾向於擴張權力和讓他人服從自己”“難免與專制獨裁政治為伍”的民族主義,其核心思想乃是集體的自我中心主義,而基督宗教信仰的本質,則是要超越自我中心主義,不論這種自我中心主義是個人的還是集體的。
  
基督宗教信仰的核心,是“愛上帝”和“愛鄰人”。這兩條被耶穌本人總結為“最大誠命”的信仰總綱,很明顯都是反對或超越自我中心主義的。就每民族的地位及其關係而言,一方面,《聖經》描述的世界是一個多民族並存並立的世界,另一方面,民族之間的爭戰被耶穌作為末世的徵兆。此外,即使是被視為“選民”和“聖潔”的以色列民族,也會因民族的驕傲和罪過而遭受上帝的懲罰。而且,上帝選擇以色列民族的根本原因,乃是為了普世性的賜福;“……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 到最後,各個不同的民族都要得到同樣叫醫治。用朗頓·基爾凱(Langdon Gilkey)的話來說:“舊約的應許清楚地表明,教會的目標是:所有一切民族都要通過解放和恩典而被帶向人類的完成。”這些經文一方面清楚表明了《聖經》對民族爭鬥的反對和對民族平等的支持,另一方面更表明基督宗教信仰的精神,所重視的是超乎於民族分別之上的關切,即所有民族所有個人的最後完成。這不但超越了個人的自我中心主義,也超越了集體的自我中心主義。
  
說到教會,基督宗教信仰的超民族性,也在本質上要求它具有超民族性(儘管在種種社會歷史條件下,不少教會並未表現出這個本質)。正如當代一位教會領袖所說:一個種族的基督教會,“乃是用語上的自相矛盾,因為基督的實在性就意味著在他的門徒的團契中打破一切種族的局限。”這種說法在《聖經》中也有充分的根據。例如《聖經·以弗所書》第二章說:“因他(基督)使我們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而且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 “並不分猶太人、希臘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酥裏,都成為一了。”而使徒彼得則把當時居住在不同地區的各民族基督徒都稱為“選民”和上帝的子民,同等地予以祝福。對於那些把“本色化”作為教會目標的人們來說,這些話尤其值得思考。
  
3.2l世紀的挑戰要求人們明白,主張維護本民族及其成員的自由、權利與幸福(愛國主義)是一回事,主張個人對本民族的忠誠至上(民族主義)又是另一回事。當個人對民族的忠誠被奉為“至上”的或最高的原則之時,民族主義就可以像湯因比那樣定義為“對地域範圍內集體的人間力量之崇拜”了。民族主義作為意識形態,十分容易轉變成偶像崇拜,而且在“集體的人間力量”以領袖作為代表時,民族主義又很容易變成個人崇拜,20世紀作為人類歷史上人為災禍最為慘烈的一個世紀的歷史,不但為此提供了不計其數的例證,而且用千百萬個人的生命、幹百萬家庭的血淚,證明了這種崇拜也許是人類生活的最大敵人!
  
當人們把民族或其“代表”,把這種“集體的人間力量”,認作至高無上,視為終極關切,當成了崇拜的物件之時,我們所謂極端民族主義就會成為不可避免的結果。這時候,極端民族主義確實就不過是民族主義的一種形式而已。而所謂國家主義,只不過是這種民族主義在國內政權有實力實現時的一種內部形式;所謂帝國主義,只不過是這種民族主義在綜合國力有實力實現時的一種外部形式。
  
基督宗教信仰與這種民族主義的對立和超越關係,還源於基督信仰的這麼一種內在實質。這一實質用耶穌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我的國不屬這世界。”而我們知道,所謂民族國家及其利益,則是屬於此世的事物。任何把此世的人或事物奉為至高無上,當成終極關切,作為崇拜對象的行為,都顯然違反《聖經》十誡中的第一條,都犯了基督宗教傳統所謂“偶像崇拜”之罪。
  
按照布林特曼(Bultmann)的說法,耶穌的教誨針對的不是作為整體的民眾,而是單個的個體存在,它將人與上帝的關係從習傳宗教和民族性的共同體約束中解放出來。從基督宗教信仰的最高價值,即憑藉恩典而釋罪稱義,或者說個人與上帝的關係之“複和”而言,民族或國家同其他群體的意義是完全處於另一層次上的。具體說來,民族或國家對任何個人而言都不具有終極的意義,這不僅僅是說民族共同體和國家制度等等都不免帶有人的缺陷並常常成為對人的壓制,而且是說,作為具有有限性、相對性、短暫性和有條件性的世間事物之一,民族或國家在最特殊的青況下最多也只屬於蒂裏希所謂“次終極”者。而把次終極者誤認作終極者,認作無限的、絕對的、永恆的或無條件的事物,將其神聖化並對之崇拜獻身,不但是人類最大的認識錯誤,最大的信仰混淆,不但是偶像崇拜或偽宗教行為,而且也是最大的禍害之源。
  
4.當今之世,民族獨立或分離傾向似乎掀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的第二次新浪潮。在歐洲的前蘇聯、前南斯拉夫和西班牙,亞洲的印尼、菲律賓和緬甸、非洲的厄立特里亞、蘇丹和西撒哈拉以及其他許多地區,都有大量與之相關的血腥衝突正在進行。在西歐和北美的另一些地區(如蘇格蘭、佛蘭德和魁北克等地),則有一些與之相關的和平運動正在進行。
  
惟一相反的事態發展,似乎只有走向歐洲統一的歐洲聯盟可以作為例證。我們應該強調,歐洲統一的主導原則,應該是類似美國的“合眾”原則,或是類似聯合國的“聯合”原則,就是說,是自由聯合的原則,即在自主的基礎上自願聯合的原則。這是在民族關係中歷時久遠的追求統一和追求分離這兩條道路之間的第三條道路,是在保護多元的同時維護和諧的惟一可行之道。
  
前面提到過的那位基督教神學家在探討了“全球主義”、“民族主義”與“上帝統治”的關係之後總結說:“理論家們和權勢者們用他們關於普遍和諧或正當分離的理論和策略來爭奪我們的靈魂。好牧人(指耶穌)卻不要奪取我們的靈魂,而是要賦予它們以生命。在作為生命存在基礎的愛之中,有一種同一與差異的辯證法。(同一或統一與差異或分離)雙方都有陷阱。沖向普遍性,很容易弄成壓制差異;而沖向差別性,很容易導致***解體。做門徒就意味著要勇於生活在這種張力之中,要像走鋼絲的人那樣,準備不斷地把重量移到另一邊,來矯正肯定會發生的不平衡狀態。”確實,由於民族主義的邏輯是以自己的民族主義反對別人的民族主義,所以它天然地具有排他性和衝突性。民族主義的這種特點在強勢民族那裏常常表現為要求強制性的統一,這會導致消滅“差異”的鐵板一塊,即實質上的帝國;在弱勢民族那裏則常常表現為要求***性的獨立,這又會導致激烈對抗而分崩離析,即實際上的分離。當然,一般說來,弱小民族的民族主義常常受到強大民族的民族主義的刺激,就是說,後者的壓制或對前者利益或意願的漠視,會使得本來只求平等待遇或利益受到關注的前者,從正當的民族主義走向極端的民族主義。由於現實中的民族總有強弱大小之別,所以這種由民族主義引起的衝突充滿了全部人類文明史,而統一與***或“同一與差異”之間的矛盾,更似乎成了人類的命運。
  
在這種情形之下,儘管作為人類歷史中全新試驗的美國“合眾”制度仍在多民族多文化共處的挑戰中經受著考驗,作為另一個全新試驗的歐洲“聯盟”制度正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靠近的過程中摸索著前行,但是,惟一公平合理的解決辦法,看來依然只能是“自由聯合”或“自主基礎上自願結合”的原則。
  
一種宗教如果要對這一原則提供精神支持,無疑必須一方面肯定人的尊嚴和意志自由,宣導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另一方面又彰顯人與人之間的兄弟情誼或團體關係。而基督教在這兩個方面都在世界各大宗教中顯得獨樹一幟:它以“上帝形象”來突出人的尊嚴,以“意志自由”為教義的有機部分,以不分等級超乎血緣的“鄰人”之愛來宣導人的平等,並以“肢體”之喻和“團契”生活來彰顯人與人之間的團體關係。所以它無疑可以為“自由聯合”式的民族關係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換一個角度來看,一種宗教如果要對民族國家這一介乎世界與個人之間的強大中間層次構成某種批判,它本身就必須既具有某些世界主義的思想因素,又具有某些人格主義的思想因素。就第一方面而言,全部文明史已經證明了基督公教也許是世界主義傳統最強大的宗教。就第二方面而言,近代思想史也已證明了基督新教同人格主義思想以至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思想的儘管複雜但很深刻的聯繫。統而言之,基督宗教對個人價值的強調,有助於形成個人主義對民族主義的張力,而其對普世主義的強調,則有助於構成世界主義對民族主義的張力。而這些張力的存在,可以為21世紀的人類和平帶來希望。
  
5.除了上述信仰的或精神的因素之外,如果還考慮到基督宗教的這樣一些獨特的歷史因素:起源于東方,發展於西方,然後又流布于世界各方;曾經在其發展地區建立過某種超之民族主義社會;現在的信徒之中人種最多樣民族也最多樣,那麼似乎就更可以說,基督宗教乃是最具有普世性的宗教,因而它當然能夠同其他某些具有超民族主義因素的宗教一起,幫助人類對付極端民族主義構成的巨大危害。
  
但是,鑒於基督宗教的體制與其信仰之間的差距依然存在,而且這種差距在某些情況下還十分觸目,基督宗教的各教會要能夠幫助人類應付這一難題,就還得進一步強調並推廣自身的普世主義精神,並為此目標進一步推動宗教對話運動和全球倫理運動。
  
儘管基督宗教的實存體制並不總是表現出它的普世精神,然而,這種宗教的力量並不在於其體制,乃是在於其精神。而天下一家、萬族一本乃是其精神的題中本有之意。所以,這種精神的張揚,必將有助於人類應付21世紀極端民族主義的挑戰,有助於建設一個和平的世界。
  
最後讓我們以前面提到的那位教會領袖的話作為結束:“最終,在這最後旅途上陪同我們的,既不是家庭,也不是民族,也不是教會。……通往上帝之國的路,是共同生活的路,這共同生活廢除了你的心與我的心之間的隔閡,廢除了人群之間、黨派之間、階級之間的隔閡。所以,我們在個人的旅程中決不是孤獨的。每一個民族、每一種語言、每一種人類文化中所有與我們共同朝聖者,都是我們的旅伴。人類大家庭的多樣性,我們在其中的獨特性,都不是問題。如何過一種大家庭的生活,而不是引致大家庭的死亡,那才是人類的難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19#
发表于 2010-2-2 18:53:36 | 只看该作者
这信太长了.没时间看!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2-2 18:53:30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文统,但不会容忍欺骗的手段,小心则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2-2 18:53:23 | 只看该作者
台灣已經強烈感覺到一股力量,中國大陸已經漸漸覺醒了,攜手台灣和平統一,然后成為世界第一國家,這種預感以前從來沒有這么強烈过,而且極有可能會發生。

我的日本友人告訴我,中國今年成為世界第二,下個目標就是全球第一,他和我有著同樣的強烈預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2-2 18:53:14 | 只看该作者
以上帝之路来强调一切并干涉现实生活一切是一种宗教霸权,现在世界普遍允许宗教信仰自由,所以我说楼主是梵蒂冈教廷走狗,ov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2-2 18:53:08 | 只看该作者
基督教徒是否有国籍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2-2 18:52:59 | 只看该作者
接下来,我们翻开世界历史,韩国的民族主义,日本的民族主义,是否因为此民族主义而使得其佛教与基督教在其国内消失呢?民族是一个什么概念,是涉及到血缘地域的概念,而宗教是一种心理概念,民族主义强调的是其对外性,也就是民族的自尊,自立,当年清教徒在英国建立资本主义,如果照楼主的意思是他们做错了。他们就应该好好信仰自己的新教,强大国家做什么?楼主的观点是梵蒂冈教廷的观点,目的仍然是要大陆基督教徒接受梵蒂冈的统治,非为民族着想,我们做出一个假设,就是如果世界上没有宗教,中国是否要统一呢?再来看你的荒唐逻辑就是太搞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2-2 18:52:51 | 只看该作者
第一点,用宗教干涉中国统一的不是宗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2-2 18:52:44 | 只看该作者
既是告大陆同胞书!!为何是繁体字!!! 楼主是发誓不让我们看啦!!! 楼主你太落伍啦 !!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2-2 18:52:32 | 只看该作者
日本報告首次承認:中國經濟今年超越日本


6月20日訊 據日本經濟產業省19日發佈的年度報告指出,日本即將結束世界經濟排名第二的位置,如中國經濟增長超過預期和日本經濟繼續惡化,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將在2010年或今年超過日本,這一結論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期相吻合。報導指出,今年二季度日本經濟繼續萎縮,年下降14.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期2009年日本經濟衰退6.2%,而中國將增長6.5%。日本經濟產業省在報告中承認這是日本第一次處於正在被追趕和超越的位置,並呼籲重新思考日本在世界經濟中的作用和不要陷於保護主義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2 18:52:17 | 只看该作者
日本報告首次承認:中國經濟今年超越日本 6月20日訊 據日本經濟產業省19日發佈的年度報告指出,日本即將結束世界經濟排名第二的位置,如中國經濟增長超過預期和日本經濟繼續惡化,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將在2010年或今年超過日本,這一結論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期相吻合。報導指出,今年二季度日本經濟繼續萎縮,年下降14.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期2009年日本經濟衰退6.2%,而中國將增長6.5%。日本經濟產業省在報告中承認這是日本第一次處於正在被追趕和超越的位置,並呼籲重新思考日本在世界經濟中的作用和不要陷於保護主義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9 11:25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