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学良接班后面临的问题是东北的路怎么走,张学良无力与日本抗争,是维持现状还是投靠国民政府,张学良选择了东北易帜依托国民党的力量与日本对抗。没想到,在攘外必先安内,戒急用忍的政策指导下张学良丢了东北,张学良以为挂青天白日旗后日本军国主义者不敢动他,自己麻痹大意,对戒急用忍的政策理解不对,导致东北军被动挨打.
撤出东北的东北军被派往西北打红军,因为东北军撤出东北后就没有了地盘,要把撤出东北的军队与群众安置在哪里?只有去打红军,也就是自己去打地盘,东北军与红军交战又是损兵折将。这样,张学良就面临空前的信任危机,当时如选择维持现状还不会丢失东北,也不会做内战先锋,也就不会损兵折将。东北没有了,如果东北军打散了,那跟着张学良的东北军弟兄还有那些盼着东北军打回老家的东北父老乡亲还有啥盼头?张学良为了扭转危机,只能选择与红军和平共处以求保存实力等待时机。
老蒋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亲自上前线督战.这样,张学良就只有兵谏一条路了。西安事变促成了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张学良而言扭转了个人所面临的危机,于公于私都是最好的选择。对西安事变的研究一定要注意研究张学良的危机,这样才能解释的清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