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08|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福地洞天,以建克独,海西争新,紫气东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0-2-2 06:1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福地洞天,以建克独,海西争新,紫气东来

福地洞天,以建克独,海西争新,紫气东来


今天海峡论坛即将正式拉开序幕。如何携手合作,共同开发建设好海西闽台合作特区,是一个两岸共同参与的社会大课题。面对这样的改革开放新的大战略,伴随着前所未有的世界金融经济危机,我们如何选择和平发展的途径和建设的方式。难道还用当初深圳三来一补的方式招商引资吗!?难道还是简单复制台湾模式嫁接在福建吗!?也不是。市场经济就要按照彼此资源整合出一加一大于二的集成优势。总结经验,迎头赶上,就要在继承改革开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推陈出新,更上一层楼。欧洲一个小小的荷兰,成为郁金香王国;卢森堡很小,却成为世界的钢铁王国。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我们福建虽然不算一张白纸,但是确实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优势互补的整合中迎头赶上,即可有比台湾更大的规模经济优势,也可以在众多中小企业中利用长尾经济理论发挥独创争新的现代中小企业集群优势。我们看到一些地方挖空心思在搞祖籍宗祠建设。这个宗嗣招亲招商的方式,固然有些吸引力,但是归根到底,不是靠攀龙附凤,而是靠创造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和流通的市场大环境。说来说去,就是克服小农经济意识,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大生产,现代科技产业和提升创新能力,加强法治监督,防止造假贩假卖假买假的不法现象流行起来。这就是要务实地考验和提升我们开拓市场经济各辟新路子的能力和素质。也就是真正把台湾同胞的家乡建设好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会更强大!这是真正的化独促统的强大武器,意识形态的问题不是依靠肉体上的摧毁能力,而是靠我们民主建设的能力,依靠我们法制建设的能力,依靠我们经济建设的强大实力。两岸合纵联合的历史进程发展的是这样的快,往往我们只看到每次陈江会都前进了一小步,一年回首已经是天翻地覆的扭转乾坤一大步了!这就是当今政策对路,同心同国,和平发展的纲是对头的。纲举目张,其他一切以民为本的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目标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府结构也将迎刃而解,水涨船高,循循渐进,柳暗花明。
附件
福地洞天.jpg (247.45 KB)
2009-5-15 09:03
以建设福建为目标,洞察两岸关系的新天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19#
发表于 2010-2-2 06:19:47 | 只看该作者
海峡论坛开幕式实录
海峡论坛开幕式实录
附件
DSC08757.JPG (144.51 KB)
2009-5-16 20:36

DSC08762.JPG (153.57 KB)
2009-5-16 20:36

DSC08764.JPG (150.51 KB)
2009-5-16 20:36

DSC08766.JPG (133.11 KB)
2009-5-16 20:36

DSC08786.JPG (112.34 KB)
2009-5-16 20:36

DSC08787.JPG (148.2 KB)
2009-5-16 20:38

DSC08791.JPG (126.27 KB)
2009-5-16 20:38

DSC08793.JPG (144.05 KB)
2009-5-16 20:38

DSC08795.JPG (157.84 KB)
2009-5-16 20:38

DSC08797.JPG (137.43 KB)
2009-5-16 20:38

DSC08799.JPG (140.39 KB)
2009-5-16 20:40

DSC08800.JPG (150.35 KB)
2009-5-16 20:40

DSC08818.JPG (148.01 KB)
2009-5-16 20:40

DSC08826.JPG (154.73 KB)
2009-5-16 20:40

DSC08818.JPG (148.01 KB)
2009-5-16 20: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2-2 06:19:38 | 只看该作者
为了【海峡论坛】而作,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青牛西去,紫气东来,福地洞天,建州迎宾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四海之内皆兄弟,爱国一家,不分先后,不分大小

扩大民间交流,加强海峡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附件
海峡1.jpg (68 KB)
2009-5-16 15:50

海峡3.jpg (86.47 KB)
2009-5-16 15:50

海峡4.jpg (86.39 KB)
2009-5-16 15:50

海峡5.jpg (42.38 KB)
2009-5-16 15:50

海峡6.jpg (84.29 KB)
2009-5-16 15:50

海峡7.jpg (89.59 KB)
2009-5-16 16: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2-2 06:19:3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网友的理解


我现在真是很忙,又要为夫人近日去广州使馆做签证,准备资料。

又要协助同事为【招商局英语大奖赛】做策划。

还要帮助一个新华的网友找女儿(她在福建莆田当中学老师),近来与其父亲不合。

我有心写一篇有份量的阐述两岸关系来龙去脉的文章为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解惑。

还要忍受不白之冤,莫须有的流言蜚语。

但我还是觉得有必要重视【海峡论坛】这个两岸的民间交流平台。

我虽然去不了了,但我的心,还是为两岸同心同国和平发展的热血沸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2-2 06:19:29 | 只看该作者
南山每次都很用心的做贴、回贴~~~每次都有很长的篇幅~~~佩服佩服~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2-2 06:19:22 | 只看该作者
海峡论坛蓄势待发 开幕式会场抢先看!!!


海峡论坛蓄势待发 开幕式会场抢先看!!!



  迄今为止两岸规模最大的民间交流盛会海峡论坛将于16日晚在厦门正式开幕 (中国台湾网 李徽 摄)

  中国台湾网5月15日厦门消息 海峡西岸迎宾客,八闽大地聚乡贤。迄今为止两岸规模最大的民间交流盛会海峡论坛将于16日晚在厦门正式开幕。18项论坛主要活动今天起在福建各地陆续登场。

  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的首届海峡论坛,5月15日至22日将在福建厦门、福州、泉州和莆田等城市陆续展开,来自台湾各界和各县市的八千乡亲将共襄盛举。

  为本届论坛“打头炮”的活动是今天下午在厦门举行的“两岸青年社团负责人圆桌会议”。几乎在同一时间,来自台湾的400余名妈祖信众将搭乘客轮直航湄洲岛,在妈祖主庙举行进香祈福祭典等一系列活动。16日下午进香团将从莆田赶赴厦门,参加晚间举行的海峡论坛开幕式。

  16日,厦门将有“两岸海上直航圆桌会议”和“海峡旅游论坛”两场主要活动举办,将就扩大和深化两岸海上直航及两岸旅游的交流合作等议题进行探讨。当日的“重头戏”将是晚间于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海峡论坛开幕式,预计将有6500两岸同胞参加,其中台湾嘉宾超过4000人。开幕式后,来自海峡两岸的数十位明星将会在凸显闽南文化和两岸情缘的“中华情?海峡缘”综艺晚会上同场献艺。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和厦门卫视将并机同步直播。备受瞩目的海峡论坛大会将于17日上午举行,两岸嘉宾将就扩大两岸交流,特别是通过民间力量拓展和深化两岸交流建言献策。

  记者今天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看到,开幕式会场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盛会蓄势待发。会场由会展中心D、E两大展厅合并而成,可容纳超过6500嘉宾席位。会场两侧悬挂着土楼、日月潭风光、妈祖雕像等台湾和福建地标性名胜图。相关文艺演出人员正在进行最后的彩排。

  据悉,本届海峡论坛也将彰显民间性和广泛性特色。台湾方面,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朱立伦、台湾25个县市的县市长、议长或代表、台湾主要经贸社团负责人、科技、航运、旅游、教育、农业等20多个界别、行业代表性人士和部分民意代表,共8000人将参加论坛系列活动。大陆嘉宾中,有关部委领导、业界人士和知名专家学者,广东、浙江、江西等省的部分城市都将组团参会。参与举办本届论坛的54家单位中,台湾方面达到28家。

  海内外百余家媒体的八百位多记者正
海峡论坛蓄势待发 开幕式会场抢先看!!!



  迄今为止两岸规模最大的民间交流盛会海峡论坛将于16日晚在厦门正式开幕 (中国台湾网 李徽 摄)

  中国台湾网5月15日厦门消息 海峡西岸迎宾客,八闽大地聚乡贤。迄今为止两岸规模最大的民间交流盛会海峡论坛将于16日晚在厦门正式开幕。18项论坛主要活动今天起在福建各地陆续登场。

  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的首届海峡论坛,5月15日至22日将在福建厦门、福州、泉州和莆田等城市陆续展开,来自台湾各界和各县市的八千乡亲将共襄盛举。

  为本届论坛“打头炮”的活动是今天下午在厦门举行的“两岸青年社团负责人圆桌会议”。几乎在同一时间,来自台湾的400余名妈祖信众将搭乘客轮直航湄洲岛,在妈祖主庙举行进香祈福祭典等一系列活动。16日下午进香团将从莆田赶赴厦门,参加晚间举行的海峡论坛开幕式。

  16日,厦门将有“两岸海上直航圆桌会议”和“海峡旅游论坛”两场主要活动举办,将就扩大和深化两岸海上直航及两岸旅游的交流合作等议题进行探讨。当日的“重头戏”将是晚间于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海峡论坛开幕式,预计将有6500两岸同胞参加,其中台湾嘉宾超过4000人。开幕式后,来自海峡两岸的数十位明星将会在凸显闽南文化和两岸情缘的“中华情?海峡缘”综艺晚会上同场献艺。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和厦门卫视将并机同步直播。备受瞩目的海峡论坛大会将于17日上午举行,两岸嘉宾将就扩大两岸交流,特别是通过民间力量拓展和深化两岸交流建言献策。

  记者今天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看到,开幕式会场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盛会蓄势待发。会场由会展中心D、E两大展厅合并而成,可容纳超过6500嘉宾席位。会场两侧悬挂着土楼、日月潭风光、妈祖雕像等台湾和福建地标性名胜图。相关文艺演出人员正在进行最后的彩排。

  据悉,本届海峡论坛也将彰显民间性和广泛性特色。台湾方面,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朱立伦、台湾25个县市的县市长、议长或代表、台湾主要经贸社团负责人、科技、航运、旅游、教育、农业等20多个界别、行业代表性人士和部分民意代表,共8000人将参加论坛系列活动。大陆嘉宾中,有关部委领导、业界人士和知名专家学者,广东、浙江、江西等省的部分城市都将组团参会。参与举办本届论坛的54家单位中,台湾方面达到28家。

  海内外百余家媒体的八百位多记者正
海峡论坛蓄势待发 开幕式会场抢先看!!!



  迄今为止两岸规模最大的民间交流盛会海峡论坛将于16日晚在厦门正式开幕 (中国台湾网 李徽 摄)

  中国台湾网5月15日厦门消息 海峡西岸迎宾客,八闽大地聚乡贤。迄今为止两岸规模最大的民间交流盛会海峡论坛将于16日晚在厦门正式开幕。18项论坛主要活动今天起在福建各地陆续登场。

  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的首届海峡论坛,5月15日至22日将在福建厦门、福州、泉州和莆田等城市陆续展开,来自台湾各界和各县市的八千乡亲将共襄盛举。

  为本届论坛“打头炮”的活动是今天下午在厦门举行的“两岸青年社团负责人圆桌会议”。几乎在同一时间,来自台湾的400余名妈祖信众将搭乘客轮直航湄洲岛,在妈祖主庙举行进香祈福祭典等一系列活动。16日下午进香团将从莆田赶赴厦门,参加晚间举行的海峡论坛开幕式。

  16日,厦门将有“两岸海上直航圆桌会议”和“海峡旅游论坛”两场主要活动举办,将就扩大和深化两岸海上直航及两岸旅游的交流合作等议题进行探讨。当日的“重头戏”将是晚间于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海峡论坛开幕式,预计将有6500两岸同胞参加,其中台湾嘉宾超过4000人。开幕式后,来自海峡两岸的数十位明星将会在凸显闽南文化和两岸情缘的“中华情?海峡缘”综艺晚会上同场献艺。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和厦门卫视将并机同步直播。备受瞩目的海峡论坛大会将于17日上午举行,两岸嘉宾将就扩大两岸交流,特别是通过民间力量拓展和深化两岸交流建言献策。

  记者今天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看到,开幕式会场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盛会蓄势待发。会场由会展中心D、E两大展厅合并而成,可容纳超过6500嘉宾席位。会场两侧悬挂着土楼、日月潭风光、妈祖雕像等台湾和福建地标性名胜图。相关文艺演出人员正在进行最后的彩排。

  据悉,本届海峡论坛也将彰显民间性和广泛性特色。台湾方面,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朱立伦、台湾25个县市的县市长、议长或代表、台湾主要经贸社团负责人、科技、航运、旅游、教育、农业等20多个界别、行业代表性人士和部分民意代表,共8000人将参加论坛系列活动。大陆嘉宾中,有关部委领导、业界人士和知名专家学者,广东、浙江、江西等省的部分城市都将组团参会。参与举办本届论坛的54家单位中,台湾方面达到28家。

  海内外百余家媒体的八百位多记者正



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式会场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盛会蓄势待发(中国台湾网 李徽 摄)






 会场由会展中心D、E两大展厅合并而成,可容纳超过6500个嘉宾席位(中国台湾网 李徽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2-2 06:19:16 | 只看该作者
 碧海之滨,观林海滔滔。


瞄准新经济增长极 海西战略振起海峡西翼

2009-05-16 09:08:45  


  
  守护山川秀美,建设生态文明,沿可持续发展道路大步前行

  碧海之滨,观林海滔滔。

  最新的全国森林资源第七次连续清查测算显示,福建林业用地,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5.29%,森林覆盖率达63.1%,继续名列全国首位。海峡西岸,是祖国大陆最绿的地方!

  然而,深浓的绿色,如何告别伴生的贫困,却是科学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守护山川秀美,建设生态文明,海峡西岸以制度创新,闯可持续发展之路。

  分山到户、还林于民,富裕百姓,激活山林,福建在全国率先探索商品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之后,福建省植树造林总面积已连续四年超过200万亩;同时,全省林业总产值不断攀升,2008年达到1323.8亿元,位居全国第一。

  沿闽江而上,一路水流清澈,两岸郁郁葱葱。这条福建的“母亲河”,流域面积占全省面积一半,发源于经济欠发达的武夷山脉。为了护住闽江,2007年起,福建实施江河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两岸众多山林被划为生态公益林,林农定期领取的公益林补偿金中,有一部分来自闽江下游城市的“腰包”。同时,福建对全省4226万亩生态公益林进行管护机制改革。“谁受益,谁出钱”、“谁管护,谁受益”,这两大新机制,带来生态良性循环。“山川秀美水为证”,福建12条主要河流水质连年保持为优,2008年水域功能达标率为9**%,Ⅰ类至Ⅲ类水质比例为94.4%,明显优于全国七大水系的平均水平。

  海西战略中,“生态文明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显着标志。”福建要以生态省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环境优化,资源利用率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着增强。

  闽北南平市光泽县武夷山脉脚下,年肉鸡饲养能力超过5000万只的福建圣农集团,一座以鸡粪为原料的发电站刚刚投产。集团董事长傅光明介绍,鸡粪可制生物有机肥、可发电,鸡毛、鸡肠等废弃物可制作高蛋白质的鱼饲料……“这是我们正在探索的一条循环经济链。”

  如今,林业、茶业、花卉和生态养殖等成为福建农业增长、农民增收的有力引擎。在海西各地一年一度举办的林业博览会、茶业博览会、花卉博览会,成为海峡两岸共同的农业盛会。

  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离不开工业的发展——这条路上的“绿色抉择”更多更难。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如今,福建各地正掀起“环评风”,严格产业环保准入,把环评作为市场准入重要门槛,让更多“绿色”项目落地。环评不过关的污染项目,经济主管部门不予审批、核准或备案,国土资源部门不予批准用地,金融部门停止信贷,工商部门不予办理工商登记。福州市近年来共办理建设项目环保审批1423项,环评执行率100%,100多个建设项目因选址不当、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被否决。

  效果正在显现。企业在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的盲目投资少了,在风力发电、LNG等清洁能源生产的节能环保项目投资多了。

  “宁可一时的亏损,也要长久的效益。”技术改造大投入,节能减排大力度,正成为企业的理性选择。福建三钢集团公司历时半年、总投资8000万元的“钢渣零排放”项目建成投产后,实现钢渣中金属铁回收率大于98%,尾渣可100%用于生产建材产品。南纸股份有限公司的“重要水污染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项目实施后,每年减少废水排放量571万立方米,减少生产过程污染物COD产生量3200吨。

  “不喜绿色”的企业正遭遇越来越多的束缚。2007年起,福建对高能耗企业执行高电价,至今已公布了三批执行差别电价企业名单。差别电价的收入,专项用于全省的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工作。

  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并行不悖。2008年,福建省GDP首次超过万亿元,同时,经环境保护部核定,当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实现“双降”,较好完成年度污染减排任务和“十一五”COD中期目标任务。作为全国水、大气和生态环境质量三优的唯一省份,福建正沿着可持续发展之路大步前行。

  海峡西岸,在不远的将来,必将成为可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相媲美的中国经济又一增长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2-2 06:19:11 | 只看该作者
碧海之滨,八闽各不同。

瞄准新经济增长极 海西战略振起海峡西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16 09:08:45  


  
  五年间,近60个国家部委和央属企业,提出了支持福建实施海西战略的具体政策措施。巨变夯实基础,机遇凝聚人心。福建科学发展,两岸交流合作,在这片热土上奏响越来越强劲的乐章。

  “海西”,这一个新的词汇,在两岸回响,在海内外回应。海峡西岸,它不仅是福建的,也是全国的,它的繁荣,可望为中西部地区提供又一条出海大通道;它的繁荣,可望发挥“五缘”优势,与东岸的台湾相呼应,促进共同发展。

  东西协调发展,城市带动农村,向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迈进

  碧海之滨,八闽各不同。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福建要解决好沿海山区、城市乡村协调发展的难题。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东部是狭长的工业走廊,沿海的福州、厦门、泉州3市,面积为全省1/4,经济总量占全省2/3;其它地域辽阔的6个市,仅占1/3。2004年,福建省仍有约3/4的县(市)需要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才能维持基本运转。

  随着海西战略的推进,统筹城乡、协调东西部发展的一系列配套措施相继出台和实施,各种资源加速向山区农村聚集。

  高端人才向农村流动。从2004年夏天起,近万名优秀党员干部先后从省市县机关大院来到近万个贫困村、后进村和薄弱村担任“村官”。这种以“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动联动、一体运作”为内涵的新时期农村工作机制,加快了农村改变落后面貌的步伐。与此同时,由省政府组织的多学科专家服务团,把项目、资金、政策与专家捆绑在一起,深入山区提供服务。几年间,先后有200多名电子、交通、法律、农业、教育、医疗、水利等学科的专家,扛起背包到县区及相关部门任职,从发展的“神经末梢”推动科技、教育、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南平市林业局科技推广中心主任林瑞荣说:“要建设新农村,就要有新农民,这些下派干部就是他们的领路人。”

  经济动脉向山区延伸。2008年12月26日,随着古田县吉巷乡薛后至渭洋7.28公里农村水泥路竣工,福建所有行政村都通上硬化道路。总投资140亿元、建设总长4万公里的“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已提前两年完成。受益于“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成千上万个原先偏僻的山村经济迅速改观,农民纯收入成倍增长。与此同时,“村村通客车工程”、“渡改桥工程”、“陆岛交通工程”相继启动,与已建成的1765公里海西高速路网相衔接,海峡西岸处处血脉畅通。

  政府财政与社会服务向农村倾斜。2006年8月,福建省在自身财力并不充裕的情况下,在全国率先实行由政府出资为全省663.4万农户的住房投保,与农房险同时开展的还有森林火灾保险、水稻种植保险、渔工责任保险和渔船保险等,一定3年。此后,福建农户如因受灾等原因,房屋倒塌,可以获得福建省人保财险公司最高达1万元的赔付。在福建这个风灾、水灾以及其他自然灾害频仍的省份,这些措施极大地增强了农村、农民抗御风险的能力。

  从2004年,福建率先在全国全面建立并实施农村低保制度,凡年人均收入低于1000元的贫困农民每人每月可以领到143元低保金。2007年,福建又把农村人均最低生活保障线由原先的1000元提高到1200元,8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受惠。2004至2008年,福建省财政共支出农村低保补助资金约20亿元,为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编织了一张安全的保障网。全省361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免除了学杂费;184万农村寄宿中小学生得到政府提供的生活补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行,使2147万人受益。今明两年,福建省级将筹措3.8亿元投向乡镇卫生院,全面提升农村医疗水平。与此同时,城乡统筹就业平台延伸至每一个乡镇和行政村,每年有40多万农村劳动力来到城里就业,在职业培训、进城求职、职业鉴定等方面得到了财政资助……

  山海协作共写华章。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由福州、莆田、三明、宁德、南平五市组成的闽东北经济协作区,由厦门、漳州、泉州、龙岩结成的城市联盟,和由厦门、泉州、漳州、龙岩、三明组成的闽西南经济协作区等区域联盟,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十五”各协作城市累计新增山海协作项目2900多个,总投资310多亿元。山海携手,区域协作,使原来沉寂的山区腹地,变成了生机无限的发展空间,区位劣势变优势。闽西龙岩,从污染重灾区变成“绿色环保产业基地”;有着丰富林业资源的三明、南平,百亿林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曾经是“黄金海岸断裂带”的闽东宁德,正在被临港工业的汽锤声所惊醒;湄洲湾两岸,一座石化城呼之欲出;漳州的果木与花卉,散发着海峡两岸的芳香,一个新兴的“港口大市、工业强市、生态名市”正在崛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2-2 06:19:04 | 只看该作者
瞄准新经济增长极 海西战略振起海峡西翼

瞄准新经济增长极 海西战略振起海峡西翼

   2009-05-16 09:08:45  



中央出台支持海西建设的《意见》,力挺闽台产业融合对接。(设计图片)
  中评社北京5月16日电/5月14日,《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全文发布,海西战略从地方决策上升为中央决策,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北部湾之后,海峡西岸,一个新的经济区令海内外瞩目!

  《人民日报》报道,一道浅浅的海峡,福建在西岸,台湾在东岸。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海峡西岸与东岸,犹如祖国东南血脉相连的美丽双翼!“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5年前,海西战略构想破茧而出!5年间,得到中央和国家各部委的鼎力支持。

  2006年1月,**中央总书记**考察福建时,希望福建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国家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五年奋斗,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凝聚3600多万福建干部群众智慧和汗水,海西战略成为福建发展强大引擎!全省生产总值翻了一番,跨过万亿门槛;财政总收入增加三倍!党的十七大以后,福建省委对海西战略的思路更加清晰,省委书记卢展工说:“要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和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

  巨变夯实基础,机遇凝聚人心,科学发展引领海西建设提速

  碧海之滨,同胞喜相聚。5月15日至22日,首届海峡论坛在福建举行。跨过海峡前来参加论坛的台湾乡亲,对福建的变化极为惊叹。

  5年前,当全国高速公路连结成网时,福建的高速公路还处于起步阶段,老旧缓慢的鹰厦铁路绕山而行,从福州到上海、广州,都要绕道南昌。公路、铁路双重滞后,物流、人流、信息流三流不畅,福建周边的经济高地长三角、珠三角,逐步显现强大虹吸作用,不断带走这里的资金、人才和成熟的企业。福建作为最早对外开放省份之一,曾有的优势正在丢失,“和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和不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小”,福建如何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有更大贡献?如何在服务祖国统一大业中有更大作为?福建省委以科学发展的目光,重新审视思考,一个具有时代特征、肩负历史使命的战略构想渐渐清晰: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它将承接南北,连结东西,联通两岸,服务大局,进而成为中国东南沿海又一新的经济增长极。

  科学发展的思路,海西战略的实施,让福建上下呈现出全新的精神面貌。内凝人心,外聚人气,海西发展开始提速!

  在海峡论坛主场馆的大厅内,福建经济社会的变迁,展示着今天的全新气象。

  5年间,福建新建高速公路超过1000公里,到明年,通车里程将增至2000公里,将基本形成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农村公路、枢纽站场配套完善的公路网络体系,各县(市)将实现一小时内上高速。昔日藏在深山的中央苏区县,可望进入沿海两小时经济圈。温福铁路、向莆铁路、厦深铁路先后开工建设,到明年,福建省内的铁路里程将达到2500公里以上,出省通道增至6个以上。现代化的快速铁路干线,既形成沿海南北大通道,也使海峡西岸地区的钢铁大动脉向中西部腹地延伸。

  “闽”,关起门来是条虫,打开山门,可成龙!五年间,福建省基础设施投资超过以往50年总和,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网络把长三角、海西、珠三角紧密地联接在一起。迅速增加的物流,开始唤醒福建曾经沉寂、沉睡的极为优越的岸线资源和港口资源!

  基础设施从瓶颈制约向基本适应的转变,是海西战略十大支撑体系从规划变为现实的生动写照。从基础设施到产业发展,从闽台合作到扩大开放,从改革创新到城乡统筹,从社会事业到和谐社会,从生态环境到人才支撑,巨大的改变在海峡西岸静悄悄发生……

  从台湾海峡上空鸟瞰西岸,从北向南,重量级的大项目已递次展开。建设中的宁德核电站、福清核电站,总投资分别超过500亿元和1000亿元,雄居于福建海岸线的北部和中部;往南,可见莆田、晋江和厦门东部3个LNG燃气电厂,也在加紧建设,这里产出的清洁能源,将改变我国东南的供电格局;在滨海工业重镇泉州,一个千亿石化城正在崛起;再往南,一个大型炼化项目,已在漳州的古雷半岛破土动工。福建轻工业唱主角却难撑大局的一页,将被轻轻翻过。

  从台湾海峡上空鸟瞰两岸,它的东岸,有繁忙的基隆港,与之遥遥相望的,却是贫困的福建宁德地区。海西战略令这里悄然改换容颜。2008年,位于宁德的优质天然良港三都澳出台了整体规划方案,一批重点投资开始争相落地,“节能、环保、高效”,宁德高起点招商选资了!

  从台湾海峡上空鸟瞰两岸,从天空到海洋,物流、客流,日益繁忙。2008年12月15日,随着直航船只拉响汽笛,直飞航班冲向蓝天,两岸“大三通”正式启动,人员交流和商贸活动从此更加便捷和活跃。仅今年第一季度厦门口岸进口的台湾水果,就已经超过去年全年进口量的总和。从“小三通”到“大三通”,百强台企已有半数以上入闽,觅商机、抓机遇,寻求产业转移和新的增长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2-2 06:18:57 | 只看该作者
转呈【海峡论坛】一幅对联


转呈【海峡论坛】一幅对联
附件
转呈海峡论坛.jpg (108.19 KB)
2009-5-16 11: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2 06:18:52 | 只看该作者
南山夜话;台湾同胞有8000人参加海峡论坛


台湾同胞有8000人参加海峡论坛,规模空前。

虽然民进党下了禁令,但是25个县市都有代表参加,当然也有不同色彩的代表人物。

福地洞天,以管测天,这可不是把闽台关系说成是两岸关系,福建靠什么能解决两岸关系“天大”的瓶颈问题呢。fficeffice" />

两岸问题是国共内战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和现实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同心同国,和平发展,共建家园,化独渐统,振兴中华的问题。

以建克独,说得好听一点,就是用两岸共同建设家园,

来化解***国家的台独势力,当然不排除任何政治色彩的对抗情绪,并且打消那些某些坚持非要鼓动大陆人上战场“摧毁”台湾数典忘祖的福佬同胞们的短视观点!

以柔克刚,以建化独,上善若水,攻心为上。

建设海西是一种【搁置争议,建立互信,求同存异,创造双赢】的试金石和两岸共建家园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福地洞天,以建化独,海西争新,紫气东来】是我们选择和平发展方式和解两岸历史积怨的途径和具体战略之一。


附件
海西包括了福建浙江江西广东数省.jpg (71.29 KB)
2009-5-15 23:26

金门县长.jpg (59.71 KB)
2009-5-15 23: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6 22:51 , Processed in 0.187500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