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方朔:马上挑起国民党内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0-2-2 04:28: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評社香港5月11日電/政論家南方朔在香港媒體撰文說,台灣總是各種狀況與動作頻頻,隨著“五二0”的上任一周年將屆,圍繞著這個特殊的日子,各方面的大動作當然格外繁多。

  最多人注意的,當然仍是已被起訴並在押的陳水扁是否繼續延長羈押,以及“五一七”民進黨的“嗆馬”示*了。坦白說,陳水扁下台一年,關了半年,檢方仍以有逃亡串供等理由要求延長羈押,實在難以讓人接受。因此陳水扁這幾天又開始絕食抗議。問題在於,自他的弊案爆發迄今,他各種動作太多,的確已讓人生厭,因而在延押問題上縱使他頗有道理,但這個話題已激不起人們同情,陳水扁已被他自己太多的動作玩死了。同樣的道理,乃是“五一七”民進黨“嗆馬”,也因為一年來民進黨自己混亂不堪,難以得到較大的共鳴。這顯示出,民進黨這邊除非發生嚴重的大事,如陳水扁或吳淑珍突然死亡,因而得到同情,否則陳水扁或民進黨,在可見的近期內已必難發揮任何作用。

  文章指出,馬政府來自民進黨的威脅已相對不嚴重,但另外兩個問題卻反而有可能表面化。最近,國民黨副主席、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的辭職風波,以及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公開大罵“混蛋”和“不要逼到牆角”,都只是開始。江丙坤的辭職風波目前暫時落幕,但國民黨內的“外省——本省”和“李登輝路線——連戰路線”的鬥爭則已開始,而且不能排除國民黨***、台灣政黨重組的最壞可能性。

  對當今台灣政局若記憶猶新,當記得馬當選後,雖有極多人建議,循例兼任黨主席,但因馬要做“全民總統”,也不要再沾國民黨的麻煩而拒絕。至於所謂“全民總統”,乃是將許多綠色人馬延攬進“行政院”、“監察院”和“考試院”。由於這已徹底違背了國民黨的價值,“監察院”和“考試院”的人事,重要的綠色人物遂遭到否決,但“行政院”由於不必“立法院”同意,遂得以成功。今天台灣的兩岸及涉外工作皆由李登輝人馬當家。這些人事,其實已暴露出了國民黨內的路線矛盾。由於不兼黨主席,無法將自己的路線貫徹,於是在最近兩個多月,遂有幾個身邊的人不斷放話給媒體,一方面抨擊江丙坤,另方面則發出消息,宣稱吳伯雄將繼任海基會董事長。根據這些放話,馬似乎自認他的當選靠的是自己,不是國民黨,因此他要“世代交替”,改變國民黨。那麼根據放話者所發放的信息,將來的國民黨又將是個什麼樣的黨呢?由他就任初的人事任命,人們其實已可看出,它將可能把不是第一線急獨的人馬納入,而後成為一個新的“全民政黨”,將國民黨老輩以“新陳代謝”、“世代交替”之名整頓掉,而後將綠色人馬收羅進來,這也符合“不統不獨”中“不統”的路線。據個人所知,當今的放話者,在馬當國民黨主席時曾有過將“中國國民黨”改名為“台灣國民黨”的建議,但因太違背國民黨傳統而普遍受到反對。但目前情移勢遷,若兼黨主席,在路線上及組成上,甚至名稱上皆做改變,這種可能性已不能排除。

  因此,近月來的放話風波,其實是一場攸關至巨的權力及路線鬥爭。而吳與江等人對此並非毫無所知,當然也懂得這不僅攸關他們個人權位,也和國民黨路線派系有關。這也是江會做出辭職動作,而吳則說出“混蛋”、“不要逼人到牆角”的原因。儘管江的辭職獲得挽留,但這是“真留”“假留”其實尚未可知;由於兼黨主席似乎已定,而政治勢頭也不在吳與江這邊,這意謂著江辭職獲得挽留,雖使得國民黨權力及路線之鬥暫時得以掩蓋,但到了6月由於黨主席問題仍然要攤牌,這場權力鬥爭仍難免要公開化。

  
  文章說,對國民黨的權鬥前景並不樂觀,原因是﹕

  其一,國民黨內的“外省——本省”矛盾一向極其嚴重,只是為了要維繫住團結形象,而未將矛盾公開而已。國民黨的外省派,多半出身官僚體系且有學位背景。這些人由於危機感較大,在反民進黨上都只好站在第一線;至於國民黨的本省派,則泰半出身地方派系,他們由於是台灣人,碰到民進黨就軟手軟腳。這種內部差異,乃是國民黨內“本省——外省”長期隔閡,外省派也自認優秀的關鍵。但外省派儘管自認優秀,由於他們需要本省派來合理化其正當性,遂使得兩者之間成了不自在的共生體。最近放話風波的放話者,據了解就是接近權力的李登輝路線外省派。根據放話裏所顯露的信息,它顯然是要以“世代交替”為名,驅逐掉老的本省派,然後吸收淡綠緩獨的人馬進來。這會不會造成國民黨的再***,已值得密切觀察。

  其二,根據近年的發展,國民黨內其實已有連戰路線與李登輝路線之分。連戰路線以兩岸互信的建立為主,在互信基礎上維持現狀,創造雙贏。而李登輝路線則是過去曾談過的“以兩國為指向的現階段一中政策”,因此在“一中各表”上,它遂少談“一中”多談“各表”。而毫無疑問的,李登輝路線已成了當今的路線。根據個人所知,李登輝路線上他們自認最大突破的,乃是將兩岸問題由“歷史論”變為“地理論”,因為“歷史論”乃是統獨的源起,要拋棄統獨,就不要談歷史只談台灣的國際地理。李登輝路線已成了觀察台灣內鬥及未來兩岸發展極重要的指標。未來兩岸的表面熱絡,但因國民黨內部變化而可能轉趨不穩定。

  “五二0”即將周年,台灣內部政治的政黨鬥爭及黨內鬥爭又有再起的新徵兆。台灣想要有穩定的局面,可能仍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9 12:4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