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8|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蔡逸儒:好的东西到了台湾就走了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0-2-1 21:18: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9-04-25 09:06:05   

  中评社香港4月25日电/新加坡《联合早报》24日刊出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蔡逸儒文章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除了台湾军方买官案之外,近日台北媒体上沸沸扬扬的一是台北看守所的集体贪渎案;二是前民进党“立委”王雪峰以拾荒为生。说穿了,人家好的东西,到了台湾就走了样。  

  文章摘录如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除了台湾军方买官案之外,近日台北媒体上沸沸扬扬的一是台北看守所的集体贪渎案;二是前民进党“立委”王雪峰以拾荒为生。结果有人痛心疾首,有人感慨系之,有人兔死狐悲,有人感同身受,有人伸出援手。  

  在西方,大家把媒体视为第四权,能够监督“政府”;在台湾,只要和台湾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台湾媒体不可尽信。媒体的报道或有其事,但夸大耸动幷非少见。难怪我们在教学生写论文时,都不鼓励学生引用台湾媒体的报道。  

  陈水扁因贪渎被关押在台北看守所,台北看守所却有人因涉嫌贪渎而遭到检调单位大举搜索,被申请羁押,简直反讽到了极点。看来台湾真是上下交征利,无人不贪、无所不贪。

  大概任何一个国家、地区的狱政都有一大堆问题,不过台湾媒体对本案的报道也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一切都有价码,烟毒赌色俱全,一瓶红酒开价台币百万,一条香烟也要数万之谱,甚至还说有人能在看守所中大啖牛排,连女人也能安排。一般民众看了不知真假,只能摇头三叹。  

  关于王雪峰拾荒一事,有些人幸灾乐祸地说,这是自作自受,但这样毕竟太不厚道,但若以平常心看待,或说哀矜勿喜总不为过。但却有人出人意料之地指出,实情幷非如此,王雪峰一家有好几栋房产,生活幷不清苦。  

  接着,台湾电子、平面媒体整天报道评论此事。有人说这反映出台湾民主的不够成熟,有人说这后面反映了阶级意识,因为潜藏的逻辑是,他们这些高学历、高知名度的人不该“沦落”至此。因为反差太大,所以此事确实是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连篇累牍的报道有过当之嫌。  

  王雪峰或许真有意要过平淡生活,或许这反映了她和其夫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只要他们高兴就好。就像她说的,大家不要对她感到同情、可怜与难过。看来,有些人是掉错了眼泪;有些人则是因为媒体的耸动报道而乱评一通。真是所为何来?  

  高学历、高社经地位幷不代表非凡成就。大家更别以为这些人的适应问题就一定比一般人更好,大学教授罹患忧郁症而跳楼寻短的幷非没有。笔者就见过一些退(卸)职民意代表转回民间寻常生活过程中痛苦的一面。一方面怕人忘了自己,一方面又怕人认出自己。痛苦啊!

  至于有些民意代表主张要立法给予“国会”代表退职待遇,幷拿美日为例。据笔者所知,台湾也不是没有类似做法,只要连续担任几届民意代表,好像还是会有一些退职保障。  

  对一般寻常百姓而言,这些政治人物、民意代表都是既得利益的一群,有人包娼包赌包工程,他们努力争取为民服务的机会,有些人一代不够,第二、第三代还要坚持参选,为民服务,如果没有精神上、物质上的好处,这些人难道真是疯子不成?如今还想要高额退职金,岂有天理?  

  如果以美日为师,大家恐怕不免还要问问,双方是在什么基础上来加以比较?如果美日国会议员是在自肥基础上所做的决定,难道台湾也应照搬照抄?如果人家的国会议员受到严格的伦理和行为规范,台湾“国会”议员也该比照办理?过当福利是否应加限缩?把苹果和橘子拿来相比,岂不有点不伦不类?  

  说穿了,人家好的东西,到了台湾就走了样。媒体本来可以扮演监督“政府”的角色,到了台湾却成了造谣生事、打击异己的工具;民意代表物伤其类,然后又想借机自肥,没有法治、法制精神,一切白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18#
发表于 2010-2-1 21:20:05 | 只看该作者
他不敢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2-1 21:2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2-1 21:19:57 | 只看该作者
那是**中央的机关报,都是发的。环球的老板就是人民日报,**义士们一口一个“五毛”的骂,其实应该骂环球的版主,人家的后台老板才是共产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2-1 21:19:5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时报》文化事业集团下辖3种报纸,1个电视台,3种杂志,2个出版公司,3个行销公司,电子部分(《中国时报》网络科技)有时报资讯等电子化服务,有基金会,多元化经营做伤了!如已经开办了旅行社,还有通路行销公司、运输公司等,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事业集团。中天却是余建新个人的投资,和《中国时报》没有关系。买下中视,这样的多元化经营,反而让中时的财务越来越吃紧,而报纸本业的财务则是雪上加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2-1 21:19:47 | 只看该作者
反正我不看,好像也没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2-1 21:19:43 | 只看该作者
有人看人民日报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2-1 21:19:38 | 只看该作者
那些蓝皮绿骨的媒体,因为立场问题,想多面讨好,爷爷不疼,舅舅不爱是必然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2-1 21:19:34 | 只看该作者
那份报纸已经代表不了它的阅读群了,自然要易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1 21:19:30 | 只看该作者
中國時報聯合報曾經很長一段時間雄踞台灣兩份最大報紙如今中時集團還不是無法忍受長期虧損易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2-1 21:19:27 | 只看该作者
算了吧,自由时报是怎么起家的?没有财团支持能支撑到今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00:5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