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0|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一个台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0-2-1 17:22: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  shc855028 (一支飞翔的酒)                                               fficeffice" />
标题  [讨论] 向大陆人传达何谓台湾意识                                       
时间  Mon Apr 13 00:51:14 2009                                               
———————————————————————————————————————
时间: Sat Apr 11 00:07:06 2009


跟这位同学一样 我也做过类似的尝试

是在豆瓣上发表的   后来整个讨论串给和谐了  我就转到我的blog
再发一次    仅供大家参考批评如下

-------------------------------------------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322948.html

《我终于也看了海角七号》

下面这段话,是原本在著名豆字头社群网站上,关于“海角七号”讨论栏目下的一个讨论串,讨论串原发题“台湾人进来,我想听听你们真实的想法”。

讨论的主轴其实和电影较没关系,而是由最敏感的,台湾、日本和大陆之间的情结说起,楼主并问起当代的台湾人是不是都再也没有ffice:smarttags"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余光中">余光中ersonName>老师“乡愁”里头所述的那种情怀了、楼主并问起当代的台湾人是不是都再也没有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余光中">余光中ersonName>老师“乡愁”里头所述的那种情怀了、甚至对那种情怀嗤之以鼻吗?

我原本原本一直不想看、或延迟海角七号的原因,就是已经十足厌烦于台湾岛内关于此类议题的争论和笔战,我ㄧ直不想陷进那个漩涡里。

终于看完之后,我也感觉其实海角这电影没有那么强烈的色彩,似乎也不需要从里面上纲上线地说太多硬梆梆的东西。我是不喜欢搞文字狱的。何况可能是因为看的晚,剧中所有的情节、笑点、对白我大概都耳闻过了,看完之后也没有太大的悸动或情绪感染,只觉得这是一部所有配角都表现的比男女主角还好的片子。

不只是因为演技,还因为情节的安排。怎么会有片子让男女主角有半出戏的都没来由的硬绷著一张脸、好像观众欠他钱似的?而且这个愤怒忧郁都没有好好交代,显得不太有层次感。结果,结果意外的是,两个对互相不爽到极点的人,怎么会在紧绷到临界点的时候就忽然、忽然喝醉然后就暴风骤雨起来□一夜之后就惺惺相惜了?不是这样吧,青春的实况不是这样子的吧。

听说很多四五十岁的人很感动,我希望他们是被茂伯不放弃生命能发挥的馀热感动、被原住民警察父子感动、被鲁凯公主感动,而不是为了从小范和友子那段无厘头的一夜情而开始缅怀或凭悼自己的青春。因为青春从来不是那个样子的,我我还在青春的尾巴,我可以作证。

剧中处理小范和友子的情感程度,大概只有小学生阶段,因为我们大概也只有小学和初中时期的前一点点,会用激怒女生的方式来引起他的注意进而作为追求的手段吧。好了,前言交代完观影心得,我下面贴的是当时,在豆字头网站回的这篇原帖。比较长、比较无趣,主轴和前面贴过的“从日本人送的莎蕴之钟说起”也比较像,已经看过的同学其实,呵,可以不用接著看下去。连我自己写都有点懒惰,嘻。

而且说实在,我真的觉得另外一部台产国片《□男孩》特别特别好看,尽管只是两个小朋友呈现的(不是演的,我觉得他们率真到就是把平常的死样子搬到台上而已,丝毫没有童星那种故作世故老成的虚矫)

但是情节和留下来另外发想的空间和心灵的震动,都比海角大的多。这可能是因为在我的小学母校拍的吧,所以特别特别想和大家推荐一下。www.wretch.cc/blog/orzboyz这是他们官网,可以翻墙去看看^^

但我还是写了,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我觉得豆字头网开的这个讨论串,台湾人还大陆朋友的贴文都很多,也比较理性、不流于情绪性的漫骂,比较能为对方设身处地解释问题与歧义。刚好在许多台湾同胞的发文中,还没看到代表我这种声音的立场,所以我也就跟著写了一篇谈谈我的想法。由于后来那个讨论串在豆字头网站给关闭了,就把原本写下的东西转贴过来,谨识如下,请各位朋友切磋指教:



没想到这个短短话题,激起了这么多讨论,我也是广大台湾人民的一员,就说说自己的意见聊备大夥们参考。

每当外国朋友问起你们两岸关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关系呢?当他们一头雾水的,为海峡两岸究竟是一个/两个民族?两个政府?一个国家的两个部份?还是两个国家...还是两个政治实体而头晕脑胀的时候,我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个诠释是

从历史的脉络来看,可以把我们当作是一个国家的两个朝代。

台湾的这一块,基本还停留在1912年所建立的那个朝代里头;而大陆那一边,则从1949年
之后就迈入了下一个朝代。从而使得同一个国家的两个部份(即便是体积人口大小颇不对等的两部份),因为内战的残留加上冷战的割离,使两边再不同的时空环境及社会条件下,发展出两套基本相异的宪政秩序及其下的经济模式、法律结构、政治场域等等。

给老外朋友说明到这里时,对近现代东亚形势略有了解的就已经可以进入状况;如果连毛**、蒋介石是谁都不太认识的那些老外,我就有必要跟他们在往回倒半世纪说明起。

在我们台湾的历史教育里,一场远在天边黄海与朝鲜半岛进行的甲午战争,却导致千里之外的台湾,要被割让去做异国的殖民地,当然是非常愤恨、非常悲情又非常不平的。当年外的台湾,要被割让去做异国的殖民地,当然是非常愤恨、非常悲情又非常不平的。当年大清国最后一任台湾巡抚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唐景崧">唐景崧ersonName>先生,就在台湾地方仕绅的簇拥下被迫赶鸭子上架,导演了史上第一次独立运动:他们的逻辑很简单、也很天真,如果让台湾另立于大清之外、那是不是就可以不承认大清和日本订的条约,不用作孤臣孽子和亡国奴了呢?

但愿望不天真怎么叫做愿望呢。事与愿违的是,大清基本无力挽回、他国干预也不见速效。台湾岛就这么成了新兴日本帝国的第一块殖民地。

那个时候,有殖民地感觉就像是进入了列强竞争俱乐部的门票,对日本来说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他当然没有理由把这块殖民地拿来胡乱治理。然而,在1895年以降的头几年哩,台湾各路绿林好汉风起云涌的武装抗暴、还有日本人没经过的瘴疠和风土病,就把他们遮腾得半死,差点想乾脆把台湾一亿元卖给法国,减轻负担算了。有台湾同学听到这里曾很兴奋的说,哇,那如果卖成了台北不就成了巴黎吗?这时我得不客气的冷泼一句,按照法国人少根筋的殖民纪录,别说是巴黎,能弄成金边或河内的水平就万幸了。

上面的文章里,有人比较了台湾/东北还有朝鲜的状况,探问为什么台湾人的反应不太一样呢?先从宏观的说,台湾所经历的殖民时间长达五十年,比918之后的东北以及三十多年殖民的朝鲜很不一样,但从历史材料来比较,日本人其实对满州和朝鲜所倾注的资源、建设的条件都比对台湾给予的优质。有同学问,那为什么朝鲜人民东北人民看起来比台湾人民更铁杆铮铮一点?

这话不尽然公允。

首先,说朝鲜。人家朝鲜是整个国给强行合并了,给灭国了;但朝廷倾覆了,人家国之思、文化传承俱在,照这样子来看,能不千方百计想办法光复,重新建国吗?就像蒙古外来侵略者占据不过九十馀年,终究把九州千里吞下了又消化不良给吐出来了一样,很可以理解。

再来,我们看东北。东北是民国20年、也就是1931年918事变之后整个沦入到日本手中的,然后被策动成立了满洲国,在1945年以前自我感觉从中国独立出去了。但是1931年沦亡的东北、比1895年断送的台湾晚了36年。20世纪的头三十年,中国经历过多少关键的演变呢?满清倒台、五四运动、国民革命、军阀混战,甚至来自东北的直系还拿下过+++国北京政府的执政权,我要说的是,整个中国从一个前近代的帝国蜕变为现代意义的「民族国家」的关键过程,东北不仅参与到了、还深刻地与其命运连结在一起。即便在九一八之后,东北和关内人员、音讯的往来不但没断,基?□韫[同仇敌忾,甚至应该说,今天中国人民地无分东西南北、人不论男女老少,多有一种领土主权不可分割断送再当亡国奴的紧醒自觉,相当程度上都受到东北悲剧的很大启发与刺激。

然而,使中国从清末走到抗战这一段关键的过程,台湾几乎是完全没有机会参与到的。当时,台湾是作为一块被抛弃的土地,被永久割让与日本,直到2次大战以前,大多数台湾人根本没想过有能重归中国的这种可能性。但是,日本人既然把台湾人当殖民地,不论在制度上或心理上,都不曾完全地把台湾人平等地当作自己人看待过(即便这种程度轻重有随著时代演进而调整过)。甚至可以说,台湾人这个概念原本是没有的,在清朝时代岛上时,台湾是作为一块被抛弃的土地,被永久割让与日本,直到2次大战以前,大多数台湾人根本没想过有能重归中国的这种可能性。但是,日本人既然把台湾人当殖民地,不论在制度上或心理上,都不曾完全地把台湾人平等地当作自己人看待过(即便这种程度轻重有随著时代演进而调整过)。甚至可以说,台湾人这个概念原本是没有的,在清朝时代岛上人民会用漳州的、泉州的、闽南的、客家等祖籍分布来辨识彼此,甚至争夺资源。但是等到进入了殖民时代,才发现,喔原来我们之间差异?瓣ㄓj、真正跟我们差异大的是日本人。而我们这些汉人,才渐渐发展出一种共有的跨地域性的身分认同,叫做「本岛人」,也就是光复后可以继续和外省人族群形成对照组的「台湾人」。

又有同学会问了,那为什么不说是中国人、不是更加乾脆吗?
是的,在绝大多数的台湾人民、尤其是受过传统诗书教育的世家,比较有风骨一点的都还保存著传统华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那种华夷观念。甚至有些年纪大的,根本不愿意学日文;过农历年、拜祖先、祠堂上刻著颖川、江夏、陇西、东海等等堂号,也都是非常普遍的。即便二战开打后,皇民化运动想让台湾人切断这些与中国意象的连结都徒劳无功,那些为了享受更好粮食配给而响应改日本姓名的家庭,都还会被邻居街坊看不起呢。不过,即便知道自己是华人、是汉人、祖先来自唐山,但是在殖民时代学校教育还有政治空间,是不可能让台湾人公然主张自己在政治上的认同也是中国人;而一般黎民百姓印象里对唐山的印象,就还是清朝的嘉庆君、乾隆皇,那些都是戏文里还有的,至于清朝之后发生了什么?「中国」这个名称什么时候自新朝代起(亦即+++国)正式使用,并用以自标举于世界之林?这些事情,多数台湾人民(除去少部分的知识菁英)还是比较陌生的。那些都是戏文里还有的,至于清朝之后发生了什么?「中国」这个名称什么时候自新朝代起(亦即+++国)正式使用,并用以自标举于世界之林?这些事情,多数台湾人民(除去少部分的知识菁英)还是比较陌生的。

而二战前后所被迫参战的台湾人民,许多是被征召到南洋当军夫(军夫的意思,就是日本人不信任让台湾人当拿枪上阵的军人,只配当牵马挑锅的军中杂役),直到人实在不够打了才有台湾人从军、台湾人帮忙做飞机等事情。有些台籍日本老兵也是很可怜的,要是不幸亡故了没人知晓;有幸存活回到家乡,那不好意思,对国民政府来说你是为日寇做倡的军国主义爪牙,没把你当战犯再审判一次就算宽恩了,根本谈不上什么抚恤和照顾。

二战结束之时,也就是海角七号电影的背景。其实六百万军民中的大部分都是很开心的,很兴奋的,一来是可以不用弯著腰做人、不再当二等公民,二来更积极的也是为了能重新堂堂正正地在暌违五十年之后做中国人而兴奋、自豪。要从战败国国民变成战胜国国民了呢。这是光复之初普遍的时代氛围。在主权交接前后的日子,大多数日本人是要被国民政府遣返的,当然日本殖民者虽是殖民者,但是除了普遍讨人厌的警察特5之外,还是有一些老师啊、护士啊、医生啊,跟台湾人民处的不错也有些感情的。甚至有些日裔人,根本就被爸妈带来拓殖,在台湾出生长大懂事,一时要把他们全部遣返著实也挺痛苦的。据我对我外公外婆的询问,他们说当时台人对气焰顿时萎靡的前殖民主子,除了零星的殴打泄愤之外,倒没有太大规模的集体报复行动。而持平的说,日本在台湾确实也留下了包括农业技术、水利、电力、港口铁路、公共卫生与公共教育等近代化的基础建设,虽然我们要有批判意识地认知到,他们为台湾做这些本质上是为了服膺于整个日本帝国军略大局。当台湾生产的蓬莱米、再来米、蔗糖香蕉大包大包时萎靡的前殖民主子,除了零星的殴打泄愤之外,倒没有太大规模的集体报复行动。而持平的说,日本在台湾确实也留下了包括农业技术、水利、电力、港口铁路、公共卫生与公共教育等近代化的基础建设,虽然我们要有批判意识地认知到,他们为台湾做这些本质上是为了服膺于整个日本帝国军略大局。当台湾生产的蓬莱米、再来米、蔗糖香蕉大包大包的输向日本,做他们的粮仓,使他们可以把重心转向军工产业之际,大多数的台湾农工人民只能在极为穷困的条件下吃的曝晒的乾蕃薯签、粗劣的糙米,并且从事被压榨的农业生产工作。

当然,需要理解的是,对日本当局的态度也是有分阶级性的。像我外婆外公家世代务农,那感受当然特别特别不好;但也有一些精英世家阶层,他们早已和殖民政权培养了相互为用、彼此给予利益照顾(如经营茶糖樟脑等特许事业)恩辟扈从的关系;另外,则是有些从小受日式教育甚至到日本留学过的人,当然地会认为日文是开启他们新知和世界观的一套窗口,那么他们对日本人的观感比较不负面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事实上,战前的日本思潮和文化,跟后来走上军国主义极右派路线也是很不一样的。如同辜振甫背景的鹿港辜家、茂伯本人出身的板桥林家,都是和日本政权比较亲密配合的几大家族。要苛责他们「奴性媚骨」吗?若你愿意的话可以,甚至我也想批评几句。但是,人在屋檐下、又能怎么办?这些世家毕竟携家带眷的是好几代的宗室、产业得要照顾啊。即便像林献堂这样从个人层次而言,坚决不学日语的老辈汉人士绅,他在参与政治时也必须得从体制内和日本人好说歹说,请他们给我们依点自治的空间,搞个「台湾自治议会」;而不是带著家丁婢女拿起刀枪去参加红军嘛。

当时,大多数人选择的是,只能在体制内做有限的博奕对抗,而不敢奢求从体制外革命暴动推翻整个日本殖民体制。当时也没有太多人想过,台湾有一天能够重回中国、尤其是正在被日本人鲸吞蚕食中的中国。

但还是有人这么想,这些人有几类,比如说一类是像罗福星那样的南洋华侨,来到台湾之后和大陆国民党挂上线,意图两边并举里应外合使台湾重光复于祖国。惜未起事即遭到逮捕处死。又有一类,如组织台湾义勇军的李友邦,秉持著欲先救台湾、必先救祖国的概念,到大陆上拉起队伍参加抗战去了。真难想像当时在战场上,如果同说乡音的台湾老乡,在不同的队伍里代表不同的国家对干时,那是一个他妈多么讽刺纠葛又令人痛心的画面啊。但是李友邦同志的下场怎么样呢?抗战胜利回到台湾之后,旋即因为跟左派有所瓜葛而给国民党处决了。

再来,还有一类人,是殖民时期到日本留过学的台湾菁英。他们是在日本接触到左派所代表的社会平等、民主、工农权益等1910到20年代风糜东京「大正民主」风潮的新思维,回到台湾后据以像日本殖民当局进行斗争。走的比较温和的,就像前述蒋渭水那样在体制内跟日人较劲;走的比较激烈的,如台湾共产党,就根本地想要把台湾从日本人手里解放出来。

解放出来,然后呢?然后就在1945年10月25号光复节那天,台湾重归中国的怀抱。至此台湾终于和近现代意义的「中国」重新接上了轨,大多数台湾人也都开始重新读三民主义啦、参加北京话讲习班啦,满怀热情的要把台湾建设成三民主义的模范省。

但不太巧的是,战后的中国并非天下太平,反倒是随即爆发的内战、严重的通货膨胀、国民党在内战期间一时期的官箴败坏以及对所谓匪谍毫不留情的整肃,就使台湾人民也一同参与、并且付出了颇大的代价。

228事件中,对于精英世家的整肃(包括前面说过留过日的、跟左派有接触过的,全部整肃)、对传统地主阶层利益的剥夺(虽说是实现了和平土改,但其实也是在军威下让地主乖乖把地交出来,分给佃农,并补偿以当时还没人知道能拿来干麻的股票和债券),让台湾传统意见领袖阶层觉得跟国民党带来的这个中国政权,很难以合作、并且有强烈不被信任的感觉;甚至在语言文化观念存在隔膜的情况下,彼此看不起。曾经写下“原乡人的血,只有回到原乡才会停止沸腾”的锺理和,居然也在受尽接收当局的排挤,和所谓对台湾人“受奴化甚深”的疑惧提防奚落之下,悲愤地写下?妣拊□b不知道国家要对我们报什么仇,难道台湾人五十一年奴才之苦,还不够吗?”要理解为什么除了地主外,许多台湾籍年轻知识分子无法对国民党适怀的原因在于,日文在接收后就被完全废止。原本在当法官、律师、或是准备考公务员的他们,前半辈子学的知识语言都是日文,只有在家里用闽南话或客家话沟通,结果今天一夕之间所有的考试、甄拔、选人、任官,全部都由国语和文白夹杂的中文进行书写,他们当然要从头学起、甚为吃力了。这就好比我们读了大半辈子的书,明天却告诉你大学联考或公务员考试一律改用越南文笔试和口试那样的晴天霹雳吧。用日文书写或传播的知识不仅在社会上没有用处,甚至连私底下流通都会被刚刚打完抗战、对日本人恨之恶之的政府当局盯上。尤其是早年台湾左翼的思潮、社会主义的哲学,几乎都是从日本传进台湾的。

在这些知识分子和地主阶层之中,彼时即有一点点「台独」意识窜出来、甚至有若干美国官员暗中与之配合倡议,但在整个社会视野上并不成为普遍课题,也不会被容许成为普遍课题。至于像较有气节的林献堂,则也不见容于国民党,最终流浪到日本抑郁老死。

从1949年后、尤其是海南岛也被解放之后,国民党号称所领导的中国就只剩下台湾这个反攻复国的司令台了。

当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主流媒体、教育、宣传与政治观念,都会告诉人民说政府之所以不开放言论自由啦、不改选民意机关啦、要维持庞大军队员额和国防预算啊、不开放组党办报避免政治纷乱啊,都是要为了我们养精蓄锐避免内耗,准备有一天要反攻大陆解救苦难同胞云云....
.
当然,这种威权政体惯用的藉口性说法,就比较没有普遍的说服力。尤其很多不是从大陆来的台湾本省人就更纳闷了,为什么你这个党想反攻大陆夺权,却要用牺牲我的权利来帮忙换取呢?举一个例子,就是台湾为了实施榨取农业、补助工业,必且为稳定社会与发饷,台湾曾经有二十年米价都被冻结。这当然让农民感觉依然辛苦,而这是反攻大陆国策逐渐凋零并最终破产的一个背景。

再来,也由于当时国民党撤台时,是带著整个中央政府的规模偏安来的,即便你要说他是小朝廷,也是个从总统府、国民大会、五院三军八部二会货币样样俱全,还拉上一大票大使馆领使馆一起来到台北的一个中央级规格的政权,喔对了,当然还加上一部被局部冷冻小朝廷,也是个从总统府、国民大会、五院三军八部二会货币样样俱全,还拉上一大票大使馆领使馆一起来到台北的一个中央级规格的政权,喔对了,当然还加上一部被局部冷冻的宪法,以及曾经领导整个中国抗战的那面,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12#
发表于 2010-2-1 17:23:42 | 只看该作者
好长哦!~
分析得很有在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2-1 17:23:38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很好~~~精辟!!!深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1 17:23:34 | 只看该作者
看看今天的韩,朝,有人会怀念日本的殖民史吗?会有一个总统宣称是日本人吗,台湾人的确缺少骨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2-1 17:23:30 | 只看该作者
台湾人媚日都成那样,拿大陆当成仇人,看了就觉得恶心(其实那些2鬼子日本人也就是拿他们当狗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1 17:23:25 | 只看该作者
所以台湾问题的规格和复杂程度,台湾人民对自我观感的认识,跟香港澳门那种从来就只是殖民地的地方很不一样,心态感觉上不可同日而语。今天当大家听到一些台湾人(不论他自称倾向是蓝是绿)会宣称说「我们(至于这个主语有人谓之台湾,有人称之为+++国,有人认为两个概念没差基本相等)是个国家」,他背后的心理背景是「我们历来就有自己那套中央规格的统治要素,那不然要是什么呢?」别急,按下性子往下看,这个课题的关键攻坚要来了。fficeffice" />--------------------------------------------------------------------------------------------------------------------------------香港,澳门,从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不是殖民地,英国打败了大清租给英国的,楼主的历史怎么学的,我看完了,给一个评价,台湾人缺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我们民族不屈的精神,起码连**都不如,看看今天的韩国对待日本人是个什么态度,朝鲜半岛和台湾基本是一样的,都是大清的领土1895年被日本打败,被日本殖民地50年,看看今天的台湾人,台独我真的看不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1 17:23:21 | 只看该作者
仔细看楼主文章,有理。台湾当前的现实脱不开其历史的影响!但历史也是人写出来的,我们面对今天的台海,都要拿出勇气来,抛开历史的包袱,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值得称道的新历史,只要台海两岸共同携起手来,一定能书写出中华民族未来前所未有的宏伟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1 17:23:17 | 只看该作者
和平统一是一个美丽善良的神话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1 17:23:13 | 只看该作者
台湾是要给个地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1 17:23:08 | 只看该作者
好长啊.......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1 17:23:03 | 只看该作者
简单一句话,应该给台湾什么地位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11:4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