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来,台湾媒体针对+++国历任总统的贡献作过多次民调,经国先生总是名列第一,满意度曾经高达七成。他至今最令人怀念的,除了推动十大建设,改善台湾人民生活,缔造经济奇迹,使台湾「升级」之外,就是主导民主改革与解冻两岸关系,包括解除戒严、开放党禁和报禁、推动国会改革,以及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等措施。这些政绩至今仍广受国内外人士的肯定与推崇。去年3月22日总统大选开票后,美国总统布什(George W. Bush)还特别在给我的贺函中赞誉台湾是「亚洲和世界民主的灯塔」(Taiwan is a beacon of democracy to Asia and the world),这与经国先生当年推动民主改革、解冻两岸关系,有绝对的关系;没有经国先生奠定基础,台湾在国际间就不会有今天的地位与形象。
英九很幸运,能在经国先生一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阶段追随他并学习他的领导风格,同时也见证台湾民主改革过程中几个关键决策,让我得到宝贵的经验与启示,毕生难忘,也永远珍惜。经国先生正直、清廉、坚毅、平实、爱民的风格,更是我心向往之典范。站在这位巨人的肩膀上,让我看得更清、看得更远,也更有信心带领国人往正确的方向继续前进。在这里,我要以亲身接触到、感受到、体验到的经国先生,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起缅怀,也藉由这篇专文,表达对经国先生为台湾付出一切的由衷感念。
一、解除戒严 开放组党
有一次,大约在民国74年(1985),经国先生突然找我去问:「『戒严』英文怎么讲?」我说是「martial law」,意思是「军事管制」。他要我去查一下还有没有别的意思,我查了5种国际著名的参考书,回报经国先生说「戒严」就是全面军事管制,有的还说,「Martial law means no law at all」(戒严就是没有法律);经国先生听了,困惑地说:「台湾没有军事管制啊!」
经国先生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呢?我的推断是:出自戚烈拉(Richard G. Ciccolella)将军的建议。戚烈拉将军是谁?他是二次大战美军英雄,曾在1944年生擒德国西欧战区指挥官伦司德元帅(Field Marshall Karl Rudolf Gerd von Runstedt),战功显赫。他1967年来台担任美军顾问团第八任团长,是经国先生的好朋友,意大利裔美国人。他的太太曾是经国先生的英文老师,因此他跟经国先生很熟,两人无话不谈,不需要传译。戚烈拉将军退伍后常来台湾,也经常和经国先生通信,都由我中译转达。宣布解严前一年左右,他来了一封手写的四、五页长信,讨论台湾继续戒严的利弊。他认为台湾背了戒严的黑锅,其实对人民自由的限制并没有其它真正戒严的国家那么严重,因此他认为其实可以检讨还要不要继续戒严。经国先生和他私交甚笃,他不会对经国先生讲假话。那时我就觉得,从戚烈拉将军的来信,到经国先生要我去查「戒严」一语的英译,种种迹象显示,经国先生可能有意要解除戒严。由于他见戚烈拉时,不需要我翻译,他们谈了什么,我并不知道,但我推断他们一定曾谈到这个问题。果不其然,民国75年(1986)3月底国民党12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政治改革中,就纳入了「国家安全法令问题」的议题,其实这就是「解除戒严」的研究。
除了戚烈拉将军之外,也有其它的官员以同样的理由──戒严背黑锅,向经国先生建议解严。当时驻美代表钱复先生,就是其中关键的一位。钱代表当年3月底回国以中央委员身分出席三中全会之前,经国先生曾先召见。钱代表即建议经国先生解严,当时经国先生还在考虑。会后4月2日,再度约见钱代表,再听了一遍必须解严的理由,他终于有了不同的看法。当年9月中,经国先生的三公子蒋孝勇先生奉命电告钱代表安排适当场合宣布解严,钱代表立即遵办。
民国75年(1986)10月7日下午4时,经国先生接见美国《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发行人葛兰姆(Katherine Graham)女士及其友刊《新闻周刊》(Newsweek)的记者,新闻局长张京育先生陪见。那是一个历史性的会面。经国先生沈稳地告诉外宾:「我们准备在制定国家安全法后,解除戒严,开放组党。」负责传译的我,一字一句审慎地翻成英文,我自己整个人感觉犹如遭电流通过般的震撼,我告诉自己:「我们正在改写台湾历史。」解严在当时虽已在研究中,并不完全意外,但是解严毕竟是历史性的大事,当天宣布,还是造成极大震撼。而选在这个场合对国际大媒体宣布,让全世界都能知道,时机对象都挑得非常合适。9个月之后,民国76年(1987)7月15日,总统公布施行「国家安全法」,同时正式解除台湾实施了38年的戒严。台湾脱离非常时期,回归宪政常态,终于迈出了一大步!为了纪念这段珍贵的历史访谈,我在台北市长任内的办公室,以及现在总统办公室外的会客室,都摆放当时见证这段历史的照片。
经国先生宣布解严后,各机关忙着制定「国家安全法」。有一天新闻局长张京育先生来问我,「到底将来管制的尺度如何拿捏?」几天后经国先生接见完外宾后问我:「有什么事吗?」我就向他报告,新闻局在讨论这个问题,希望能请示一下。经国先生说:「既然要解严,当然就是越来越宽,不能越来越严,我们绝对不能换汤不换药!」我就赶快告诉张局长,他听了很高兴。后来也印证了经国先生的谈话并非随兴所至。他说过「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潮流也在变」,那一次我很感动,因为他态度坚定,语气诚恳,一听就知道是真的要走向****的大道,不是随便说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