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最好是能夠杜漸防微,自由時報剛開始在台灣一樣沒人理,市佔率也很低,那時台灣最大報是中國時報和聯合報,每份賣15元,自由時報就賣10塊錢.
不過還是沒什麼人買,他們就用送的,或是買半年再送半年或是直接送一年,漸漸漸漸市佔率越來越高(用送的也能算市佔率,真噁心),然後再大篇幅廣告說自己市佔率第一名,又砸大錢在電視上大打廣告說自己的報紙越來越多人愛看,沒想到還真的有效,中國時報和聯合報還被逼的降價因應
他們最厲害的一招就是專挑一些生意好的店家免費贈閱,在店家用餐的客人邊吃東西邊看報紙,人潮越多效果越大,現在機幾乎只要在外面吃東西,只能邊吃邊配自由時報,,真是一點也不自由
我記得有個傳教士問我,世界上出版次數最多的是哪一本書?我說不知道,他跟我說是"聖經',我聽了掉頭就走,不想再理他,真好笑,教會拿著信徒捐的錢去印一堆聖經,然後傳教士在大馬路上到處免費送人看,這也可以拿出來洋洋自得?自由時報是學那些傳教徒的傳教手法嗎?
人在吃東西的時候通常比較不愛用大腦,注意力都在美味的食物上,眼睛看到什麼往往會不經意的就會被影響到,就好像被催眠似的,自由時報以其一向聳動而誇張的標題,引誘讀者的眼光,就算讀者不認同標題而未看內容,也會再潛意識裏產生某種程度的認同,久而久之,讀者就可能被"催眠"成功而產生了先入為主的觀念,尤其是對於年輕人而言,這種誘導式的輿論,在他們身上會產生更大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