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1|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岸共护主权过程中台湾必然的政治转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0-2-1 04:3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两岸共同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台湾执政当局必然政治转变

作者:肖永国

    自2008年马英九代表中国国民党行使中国在台湾的主权以来,中国大陆对“台湾现状”、“两岸关系”及马英九的认知越来越深入和趋于理性。中国大陆由过去的“隔空喊话”转变为现在的“务实探讨”,形成两岸交流和交往的积极气氛。这表明两岸关系的主导者和执行者已经由过去的“民族情感”、“同胞爱”发展为“设身处地”或“换位思考”。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马英九执政的政治基础和政治关系的缺点和不足。马英九的这些缺点和不足也确实会给两岸关系发展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和问题。

    一、马英九执政的政治基础和政治关系的历史由来;

    自1972年开始,特别是自李登辉执政以来,台湾执政当局一方面贯彻两岸政治隔绝和对立的政策,另一方面试图以丧失中国主权和领土的方式讨好“国际主流社会”和“两岸周边国家”。这主要是台湾执政当局错误地把执政基础建立在获取“国际主流社会”或“两岸周边国家”的“政治支持”上的缘故。这既是台湾执政当局长久以来犯下的最大的政治错误,也是两岸缺乏基本的政治沟通和政治互信的集中体现。

    自2000年以来,随着台湾内部政治局势的变化,尤其是主张“台湾独立”的政党在台湾执政后,“台独势力”不仅“合法化”,而且日益膨胀和蔓延,甚至对中国国民党都造成了很大的政治影响。从此,台湾的“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已经成为台湾执政当局的“政治禁区”,更不用说“两岸统一”的政治方向和目标了。

    二、马英九执政的政治基础和政治关系;

    以上问题的具体化,就形成了马英九的政治基础:

    1、勾结国际***中国政治势力对抗中国的“政治合谋结构”;

    2、串通“台独势力”威胁、恐吓和阻挠两岸统一的“政治串谋结构”;

    3、伙同“拒统”的国民党顽固势力制造两岸关系的政治障碍的“政治同谋结构”;

    马英九在此“三大政治结构”的执政基础上,试图走出一条不同于李登辉,也不同于陈水扁的所谓“不统”“不独”“不武”的台湾生存和发展的“政治独木桥”。马英九的“政治独木桥”的实质就是在“国际***中国政治势力”、“台独势力”、“ 国民党顽固势力”与中国大陆之间保持“政治摇摆”。具体地讲就是:

    1、维持台湾与以美日为代表的国际社会、中国大陆之间“西方棋子”的政治关系;

    2、发展两岸关系与放纵台独势力发展之间的“双向推进”的政治关系;

    3、获取中国大陆经济利益与保持同中国大陆的政治距离之间的“维护***”的政治关系;

    马英九选择“不统”“不独”“不武”的两岸政策,拒绝执行两岸“遏制台独势力发展”、“共同维护中国的统一”、“两岸共谋台湾未来发展”的政治路线,其根本目的就是希望实现“两岸不统”的“永久***”的政策长期化。或者说,马英九希望其之后的任何一个执政党或政治领导人都能够延续两岸“传统”的“永久***”的政策。

    三、客观理解马英九执政的政治基础和政治关系;

    之所以如此说,绝不是对马英九的负面评价。在台湾2008年之前特定的内外环境和两岸互信的政治基础上,台湾任何一位最高政治领导人获取和行使中国在台湾的主权,也都会有类似的政治基础和政治关系。事实上,这既是任何一位台湾执政当局和最高政治领导人都必须面对的一个执政问题,也是任何一位台湾政治领导人都无法摆脱的“政治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

    所以,中国大陆对马英九的政治基础和政治关系要予以客观的认识和理解。

    长久以来,中国大陆从来不高估台湾最高政治领导人的政治善意,但是也不会低估台湾最高政治领导人的政治智商。我们既要看到马英九不得不有的政治基础和政治关系,也要看到马英九自上任以来对发展两岸关系做出的积极努力,更要看到马英九政治转变的历史必然。

    四、影响和决定马英九政治基础和政治关系的政治分析:

    台湾执政当局形成的政治基础和政治关系,取决于台湾执政者对获取和行使台湾政权的需要、台湾政治发展的认识、台湾政治环境的评估及对台湾政治传统的继承。具体地说,决定台湾执政者的政治基础和政治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  美国政治势力的政治需要;

    2、  台湾选民的政治期望;

    3、  台湾政权竞争者的政治观点;

    4、  台湾“政治献金者”的政治要求;

    5、  中国大陆的政治限定;

    在维护特定主权和领土的政治前提下,台湾执政当局要获得和行使政权,不可避免的要满足“美国政治势力的政治需要”和顾忌“中国大陆的政治限定”,还要尊重“台湾选民的政治期望”和“政治献金者”的政治要求,更要充分考虑“政权竞争者的政治观点”。所以台湾执政当局要获取和行使台湾政权,必须在多种政治限制条件下形成基本的政治理念、政治认知和政治判断。只要这五大要素不发生改变,台湾执政当局和最高政治领导人发生政治转变的可能性都是微乎其微的。这也是大多数两岸研究学者基本认同的观点。

    但是,两岸研究学者、两岸执政者及两岸民众都忽视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转变台湾执政者的重大政治和历史机遇:随着“两岸周边”主权和领土冲突的政治恶化,两岸必须共同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历史过程。

    四、两岸共同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历史必然性;

    两岸共同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并非两岸2008年以后才有的全新政治主题,而是在两岸关系产生之初的1949年,就已经确立。这既是台湾执政当局以某种特殊的方式获得“现实存在”的根本原因,也是“两岸关系”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政治基础,还是两岸形成“一个中国”原则的核心所在。

    60年前,美国希望通过对台湾的“政治***”或“政治独立”获取在国际战场上针对中国大陆的政治优势。在台湾即将在国际政治势力的主导下被“政治***”或“政治独立”之际,两岸政治家以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义为重,共同坚持“台湾和大陆同属于一个中国”的“一个中国”原则,并以两岸战争延续的方式,迫使美国放弃对台湾的政治企图,也才免于中国台湾地区的主权和领土遭到***。这就是“金门炮战”的历史缘由。

    所以说,“台湾和大陆同属于一个中国”的“一个中国”原则是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是两岸关系得以政治存续的根本,也是台湾执政当局取得治理台湾政治资格的基本政治前提,更是避免两岸关系由“政治对立”发展为“主权和领土冲突”的政治根基。

    60年后,不仅两岸关系发生改变,对影响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外部政治势力也发生了变化:由美国为主导的政治势力演变为“两岸周边政治势力”、由“***台湾”的“政治鲸吞”演化为“两岸周边国家”恶意侵占中国主权和领土的“政治蚕食”。

    由此可见,在这六十年间,“两岸周边政治势力”持续侵占和危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本质不仅没有任何改变,而且随着“两岸周边”政治趋势日益恶化和各种政治局面日趋复杂,导致两岸的任何一方都没有能力和条件单独予以解决。这是两岸政治对立60年后,对两岸坚持“一个中国”政治原则的新考验。这一特殊政治局面将迫使台湾执政当局和政治领导人必然发生政治转变。

    五、两岸共同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的过程中,台湾执政当局政治转变的必然性和基本政治条件;

    两岸共同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之所以成为当前两岸亟须解决的政治问题,本质上是基于三个原因:

    1、“两岸周边国家”侵占或蚕食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局势持续恶化;

    2、马英九执政当局存在严重的“政治误区”和“政治误判”;

    3、两岸政治沟通和政治互信的缺乏;

    基于本文篇幅,无法一一论述。但是,这归根结底还在于两岸的“政治对立”的局面,被台湾岛内外试图***或独立的政治势力利用,造成的两岸政治间隙或政治误解,为“两岸周边国家”侵占或蚕食中国主权和领土创造了环境、条件和政治机会。

    (一)两岸共同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的过程中,台湾执政当局政治转变的必然性;

    在“两岸周边”主权和领土的政治冲突日益恶化和复杂的趋势下,台湾执政当局及最高政治领导人必然做出政治转变。因为在放任“两岸周边国家”对主权和领土的政治侵占与两岸共同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之间,如果台湾执政当局坚持前者,会造成以下的政治危害:

    1、  瓦解马英九执政当局的民意支持;

    2、  马英九执政的“合法性”和“政治资格”遭受政治考验;

    3、  恶化台湾执政党对马英九政权的政治支持;

    4、  遭到马英九的政治对手的政治攻击和法律指控;

    以上的任何一条都将成为马英九政权的“致命点”。尤其是在台湾资讯非常发达的现实环境下,在台湾政党政治冲突持续恶劣化的条件下,如果马英九执政当局对“两岸周边”对中国主权和领土恶意侵占持续放任,一旦为台湾“民间维权力量”或中国大陆获得政治维权的领先,将极大的恶化马英九的政治环境和执政条件,直接动摇马英九的民意支持。所以,可以肯定,在“两岸周边”与中国的主权冲突日益恶化和复杂的政治趋势下,马英九执政当局唯一的政治选择: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

    但是,基于台湾的国际认同及政治、军事实力,要实现对主权和领土的政治维护,一旦离开中国大陆,会陷入困境。相似地,中国大陆要实现对主权和领土的维护,一旦没有台湾的政治支持,也会趋于不利的政治局面。所以,在两难的政治选择中,两岸共同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就是唯一的政治出路。

    (二)两岸共同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的过程中,台湾执政当局政治转变的基本政治条件;

    两岸共同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的过程中,台湾执政当局政治转变的基本政治条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大陆在台湾必须创造的适宜的民间环境和条件;二是两岸必须强化的政治基础和政治条件。

    众所周知,台湾面临复杂的内部环境:台湾社会族群对立、台湾政党政治冲突及台湾行政能力有限等问题,但是,在台湾新闻媒体异常发达的环境下,台湾各种民间力量就显得异常强大。

    所以,要促使台湾执政当局发生政治转变,中国大陆除了要维护适宜的国际环境的基础上,必须在台湾创造适宜的民间环境和条件:

    1、  落实“台商深耕大陆”和“陆资扎根台湾”的双向政策;

    2、  积极促进台湾制定“开放两岸人员往来”、“顺畅两岸货币流通”、“制定两岸平等经贸”、“优化台湾投资环境”、“确立两岸经济定位”等五个方面的发展两岸经贸正常化的政策;

    3、  以“两岸教育”、“新闻舆论”、“金融合作”、“民众民生”和“台湾政党”为发展重点的两岸合作关系的建立;

    更准确地说,以上各项工作是中国大陆于台湾执政当局政治转变之前(即:2009年至2010年的两年期间)必须完成的基本环境和条件的准备。否则,在两岸共同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过程中,台湾的民间力量未必对台湾执政当局的政治转变能发挥举足轻重的政治作用。

    基于“两岸周边国家”对中国主权和领土侵占的日益恶化,两岸须强化的政治基础和条件是:

    1、  两岸共同确认“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的“一个中国”的政治原则;

    2、  两岸共同维护“两岸周边”的主权和领土的“法理治理”和“事实管辖”;

    3、  两岸为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需要建立必要的政治默契与政治合作关系;

    以上两个方面,就构成了两岸共同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历史过程中,台湾执政当局必然政治转变所需要的全部条件。

    六、两岸共同维护主权和领土的政治合作和台湾的政治转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相对比于其他影响和制约台湾执政当局及最高政治领导人的政治力量,随着两岸周边局势的持续恶化,“两岸周边政治影响”会在未来台湾及两岸的政治发展格局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主导作用。加之中国主权和领土的维护,既不是中国大陆单方面可以解决的政治问题,也不是台湾可以独立解决的问题。这需要两岸必须精诚团结、共同维护。

    (一)两岸共同维护主权和领土的政治合作;

    自2007年以来,“两岸周边”的政治危机随着各种综合政治势力的共同作用,日趋严峻和复杂。但是中国大陆受2007年至2010年各种确立国际地位和全球布局等事件的制约,以及两岸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两岸周边”对中国的主权和领土问题处于持续性的摩擦和零星冲突的状态。一旦两岸关系及各种条件具备,在2011年至2013年期间,两岸政治力量必然成为扭转“两岸周边政治劣势”的主导力量。

    具体地说,两岸为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政治合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在2009年至2010年期间,通过“民间护卫主权”和“两岸政治维权”相结合的“摩擦”与“反摩擦”方式形成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的两岸民意;

    2、在2011年,通过“两岸护卫主权”和“大陆政治维权”相结合的“两岸周边冲突”方式实现中国主权和领土的“法理归属”和“事实管辖”;

    3、在2012年至2013年,通过“中国护卫主权”和“两岸全民维权”相结合的政治谈判方式实现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政治目标;

    (二)两岸共同维护主权和领土的过程中,台湾执政当局必然的政治转变;

    在2009年至2013年期间,台湾执政当局必然的政治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

    2、  对被“两岸周边国家”恶意侵占的主权和领土的政治宣示;

    3、  实现对中国主权和领土的“法理归属”;

    4、  两岸军事合作共同护卫中国主权和领土,实现“事实管辖”的政治目标;

    综上所述,随着“两岸周边”主权和领土冲突的进一步恶化及两岸政治沟通、交流和交往的日益密切,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基础上,两岸共同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在2011年至2013年期间必然发生的两岸历史事件。共同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仅会成为两岸政治合作的“当务之急”,也是台湾对中国和中华民族政治认同的催化剂,更是两岸推进“结束敌对状态”政治谈判的推动力量。只要两岸精诚团结,一定能把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政治危难,变成促进中国和中华民族融合、统一和繁荣的历史机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11#
发表于 2010-2-1 04:33:00 | 只看该作者
自己兄弟关键时还得靠自家兄弟的!外人(老美) 靠不住钓鱼岛不就是个列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1 04:32:56 | 只看该作者
台湾好复杂,什么时候台湾能够和大陆统一,什么时候才是中华民族的真正崛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2-1 04:32:52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理解,但很现实
换汤不换药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1 04:32:48 | 只看该作者
就这个台湾折腾个没完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1 04:32:43 | 只看该作者
从目前的形势看,是中国的台湾的蜜月期。但是我相信台湾内部的“台独”分子依然不会死心 目前中国对一切敌对势力和***国家主权的势力坚决给一打击。而马英九现在必须来恭维大陆 以换取大陆的信任 但是其本人在台湾岛内的影响一定会急速下降 但是“台独”势力目前还是受到打击的 等大陆和日本美国还有动盟关系融洽之后 “台独”势力还会再猖獗的
文章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1 04:32:39 | 只看该作者
好象老蒋活着的时候比现在强点 ,官方对抗归对抗,但对付外敌  还是有点默契的.现在好象只有民间还有点动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1 04:32:35 | 只看该作者
两岸共同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
---------------------------
很遗憾,没有这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1 04:32:32 | 只看该作者
3、 实现对中国主权和领土的“法理归属”;
4、 两岸军事合作共同护卫中国主权和领土,实现“事实管辖”的政治目标;
要实现这样的转变或目标,是必须有基础做保证的,
两岸政治互信需要加深,
两岸执政党互信需要加深,
两岸领导人的互信需要加深,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两岸才有维护一个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实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1 04:32:28 | 只看该作者
两岸为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政治合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在2009年至2010年期间,通过“民间护卫主权”和“两岸政治维权”相结合的“摩擦”与“反摩擦”方式形成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的两岸民意; 2、在2011年,通过“两岸护卫主权”和“大陆政治维权”相结合的“两岸周边冲突”方式实现中国主权和领土的“法理归属”和“事实管辖”; 3、在2012年至2013年,通过“中国护卫主权”和“两岸全民维权”相结合的政治谈判方式实现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政治目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0-2-1 04:32:25 | 只看该作者
肖永国的文章写的非常好,谢谢您的智慧见解,同时希望中央高层也可以看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9 05:1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