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立委 市議員都有服務處,會掛招牌.甚至台灣連鄉下最小的鄰長,都會掛招牌(鄰長是無及職,自願服務,發發農會農民曆.過年紅紙....).很多人有啥困難,都會去找這些人解決.像有個人,說警察搝他領口 拆他車牌(問題是那地方偏僻,又沒其他人看到),去跟立委服務人員說.我的話,我連傳真也找議員服務處,否則到便利商店,一次要13塊.
我是從初中就出外讀書,對鄉級選舉認識不多,但是台灣選舉最激烈的,也是在鄉級.因為這些人,都熟門熟面,比較常見而且對地方的建設是最直接的(像我家農地旁的小河河岸建設,某某鄉代表有幫忙,這可能就是我家選他的利多(鄉代表就像是中央立委,監督鄉長建設,提議鄉裏的發展).而中央的話,因數很多,如政黨屬性(統獨) 觀感 接觸....比如,選舉的演講 氣份 掃街(握手 親切,台灣說的 見面三分情)甚至黨工給人的觀感 交往...都成為台灣人投票的取向.像馬英九的演講,還有作為,我覺得好,我可能就投給他.
其實現在為人民服務,藍綠應該都差不多.還有這次228馬英九被嗆聲,沒有把那些人架走,這是比陳水扁民主的,可能這作法又會拉了選舉人.還有台灣言論自由,網路論壇 報紙 電視 ...都有許多人民的聲音,這也會影響到選舉票的流向.否則04年 陳水扁贏了1萬票,08年民進黨就大輸200萬票,可見統獨 不是輸贏的決定性理由,還是有選民會注意社會動態,競選人的表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