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74|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贞观长歌(中国)(电视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8-4-26 19:54: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6#
 楼主| 发表于 2008-4-29 09:19:44 | 只看该作者
值得学习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4-27 07:54:13 | 只看该作者
战争与发展啊
24#
发表于 2008-4-26 20:32:42 | 只看该作者
看过了,前40集还不错,显示出了一代明君的气魄,后面的42集就不敢恭维了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4-26 20:21:01 | 只看该作者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4-26 20:20:40 | 只看该作者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4-26 20:20:18 | 只看该作者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4-26 20:18:54 | 只看该作者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4-26 20:17:56 | 只看该作者
第七十六集

  李世民召见侯君集,道出自己不得不处罚他的苦衷,又点破泽州一案背后隐藏的秘密,侯君集才知道皇帝洞若观火,只不过是不忍处罚自己这个开国功臣。侯君集感激涕零,但他又追问李世民关于废立的传闻是否当真,李世民暗示自己为了大唐江山不得不做此打算。

  群臣要求重处侯君集,李世民却力排重议,将其释放,并当众宣布这样的功臣只要不反,自己决不杀他。魏征到了病重,但担心李世民重蹈炀帝复辙,仍想写奏疏劝其不要废太子,李治受李世民之托来看望魏征,魏征窥破李世民心意,将保太子的奏章烧去。

  魏征病故,李世民十分悲痛,背诵其《十渐疏》向送。安康追问李世民是不是要废太子,李世民说是太子自己要废自己,安康请父亲能够顾及父子之情,但李世民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却下决心要将李承乾谪出东宫。

  第七十七集

  李世民决意废储,李承乾心灰意冷,海棠劝说侯君集召集旧部逼李世民退位以保太子,侯君集出于对女儿的爱,招集旧属密盟。李佑指使纥干刺杀李泰嫁祸太子,不料事败纥干刺杀李泰未遂,反倒被擒。李佑起兵****,被李世民派兵平息。

  纥干被擒,让李承乾十分害怕,海棠逼使父亲和丈夫在东宫设伏,以太子生病为名,诱李世民探望,然后实行兵谏。安康前去劝阻,被侯君集软禁。李世民得到独孤谋的报告,不顾众臣劝阻,赶到东宫。

  侯君集让李承乾硬起心肠,自己派心腹召集各旧部赶到东宫,结果诸将都被堵在营中,只有屠长贵领部分飞虎军旧部赶到。李世民来到东宫见到李承乾,劝他悬崖勒马,东宫四面都是伏兵,形势十分危急。

  第七十八集

  李承乾与李世民父子相向,李承乾道出积郁多年的怨恨,让李世民大感意外。安康挣脱束缚劝李承乾不要不忠不孝,侯君集却现身,让李承乾要硬起心肠。李世民希望侯君集回头。侯君集不听,令屠长贵拿下李世民,却不料屠长贵竟然是李世民的忠实部下。

  叛乱被粉碎,李世民召归隐多年的长孙无忌和一直倾向于太子的房玄龄主审这起反案。李世民不忍侯君集受刑,亲自在宫中审讯他,说起两人的生死交情,李世民泪如雨下,侯君集也悔恨交加。

  李泰欲置李承乾于死地,以扫除自己的后患,李恪却以保太子为名,竭力收罗太子旧部,郑丽婉奉岑文本之命去劝他,他却不听。李世民向众臣求情,请大臣们放李承乾和侯君集一条生路,但朝臣都不同意。

  第七十九集

  安康向李世民点破,只有杀侯君集,朝臣们才会放过太子。李世民心中万分痛苦,但仍不得不做出决定,暗示房玄龄劝侯君集自尽。房玄龄到狱中,一席话说得侯君集羞愧万分,撞墙自尽。

  李世民在朝堂上历数李承乾的旧功,感动了众臣,那些主张杀死李承乾的大臣不再开口,李承乾得以不死,李世民将其谪往黔州。李承乾一家离开长安,只有安康前去相送,兄妹生离死别,安康无限伤感。

  李泰召集党羽庆贺李承乾被黜,岑文本暗中派人将此事传到宫中,李世民得知后十分愤怒,他不动声色,到李泰府中试探其心意,李泰一为表示自己并不念恋权位,只是一心为大唐做事,竟提出要杀死自己的幼子以证明心迹,让李世民看透了他的虚伪。

  第八十集

  已经老迈的李靖登门拜访李勣,令李勣大感意外,李靖表明心迹,李勣这才知道李靖早就窥破他当年向李世民举报李靖的用意,却故做不知,李勣既佩服又感动,李靖劝他不要走错路,毁了大唐一柱,并指点他去向长孙无忌问计,长孙无忌点破晋王李治将是新的太子。

  李世民召众臣议立储之事,许多人举荐了李泰,不想岑文本却当众揭发这些举荐信均是李泰指使,李世民又揭露李泰心腹张亮养契子的罪行,当场下令将李泰囚于北苑,李泰这才明白岑文本投靠自己的真实目的,太宗宣布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新太子人选晋王李治。

  李治当上太子后,赵恭存让他先去拜访张玄素,请教废太子的教训,张玄素告诉他要做好一个太子需要不党不私,赵恭存深以为然,为了拒绝李世民亲自安排的高官,他自己给自己栽赃,李治一怒之下将其逐出府外,次日才想清楚赵恭存的用意,想追回自己的老师,却遭到拒绝,赵恭存的高风亮节让他十分感动。

  第八十一集

  为了培养新太子的才干,李世民将重要的大臣全部安排了东宫的相应职位,只有岑文本没有挂名。李世民召见了他,与他推心置腹地长谈,点破了岑文本委身李泰阵营的真实用意,又正式任用他为中书令。

  终于当上了宰相的岑文本却没有能在相位上呆多久,已经心力交瘁的他倒了下来,明白了一切的李恪来到他病床前忏悔不已。李承乾病死在了黔州,消息传来,李世民十分悲痛,安康前去劝慰。

  入夜,安康看到一盏孔明灯,她循灯来到译经楼,意外地看见了正在为李承乾念安魂咒的慕一宽,这才知道慕一宽没有死,当年的大火是他自己制造的假相。岑文本到了弥留之际,长孙无忌前来看他,二人下了第一盘也是最后一盘棋,长孙无忌为失去这样一个对手而抱憾。

  第八十二集

  房玄龄重病,李世民让人将他背进宫中,不久,房玄龄留下一道遗策死去,李世民无限感伤。李世民到李靖家中与他议论兵法,李世民道出了心中的忧虑,李勣是难得的将才,但只怕太子将来无法驾驭,李靖向他献完一策后坐着辞世。

  安康想将李承乾的儿子李象接回,李世民担心李治不高兴,没有同意。李世民以一个很小的过失下令将李勣谪贬,李治不解父亲心意,上前劝阻,李世民却不理睬。长孙无忌告诉李治这是皇帝在安排后事,谪贬李勣是为了给李治一个将来能施恩于他的机会。

  不久,李世民辞世了,李治登基,中秋之夜,他将李象接回长安,亲自送到安康公主府中,令安康十分意外。李治继承李世民的衣钵,继续推行贞观路线,和他的朝臣们一起开创了“永徽之治”。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4-26 20:14:23 | 只看该作者
第六十六集

  赵士达举荐闵国器为泽州司马,一直想揪出赵士达这个贪官的马周决定将计就计,想让闵国器去泽州帮自己搜集证据。长孙顺德领着赵士达去东宫送礼,李承乾见礼物太贵重,认定赵士达是个贪官,想拒绝,侯君集却怕拒绝了这份礼就拒绝了一份投效之心,让他收下。

  长孙顺德请李泰出面向李世民推荐赵士达,李泰看出赵是李承乾一伙的人,不愿意出这个面,但看在长孙顺德的面子上也不坏他们的事儿。没人向皇帝说起这事儿,事情还是难办成,长孙顺德建议赵士达去找能在皇上面前说上话的安康公主,因为独孤谋就是泽州人。

  赵士达去见求见独孤谋,带去其祖田里的两坛土,令安康大为感动,一向不让地方官进门的她还请他吃了午饭,并向太宗说赵士达是个清官。赵士达回泽州用欺骗手法,让百姓纷纷动迁,使泽州成为天下狭迁宽最快的一州,消息传来,太宗也十分高兴,下令表彰。

  第六十七集

  闵国器奉调泽州,途经长安,到万春楼去找如画,万春楼却早就关门了,他心中悲伤,将在黔州攒下寄托相思的红豆扔下,在雨中徘徊,遭人嘲笑,恰被迁往百花楼的如画看见,二人雨重逢,都是心潮澎湃,他们到万春楼去找回红豆,却遇到了马周。

  闵国器终于知道了如画的身世。马周得知如画的身份,却不敢认她,闵国器十分生气,大骂马周无情,马周却道出了自己的苦衷,自己欠着皇上和公主的情,不能为所欲为。夜里,闵国器来到如画楼下,大声向她表白心中的爱,如画十分感动。

  李世民派人将闵国器架到宫中,令他往泽州考查赵士达的为人。闵国器到泽州后,装成是一个贪官,赵士达觉得他与马周不是一路人,对其放松警惕。梁豹子得到了裴家迁宽乡后留在狭乡的土地,要拆上面的房子,与裴家鼎发生争执,裴家鼎到长安告状,说泽州狭迁宽之事弄虚作假,李世民派房玄龄和马周前去核查。

  第六十八集

  得知房玄龄要来视察,赵士达安排梁豹子在裴家旧宅埋下几罐铜钱,将裴父裴士典抓来,软硬兼施,诱他认罪录下口供,要挟裴家鼎。房玄龄和马周到泽州查案,裴家鼎为了救父亲,在二人面前说了假话,称自己前番是诬告。

  闵国器也替赵士达一伙说话,令马周十分痛心,他去斥责闵国器,闵国器故意说自己不想做清官,只想享受。房玄龄回京复命,朝廷将派李治来验收狭乡迁宽乡之事,赵士达急于与李治攀上关系,得知闵国器与李治有旧,赵士达设下美人计诱其上钩。

  第六十九集

  闵国器将计就计,诈称李治梦中受神仙指点,要五千两黄金为其塑造金身,赵士达求官心切,答应孝敬。闵国器拿到这五千两黄金和赵士达写给李治的孝忠信,赶往长安向李世民举报,经过百花楼,却遇到长孙顺德垂涎如画美貌要赎她,情急之下,用这笔钱赎下如画。

  如画知道钱的来历后,让闵国器不要赎自己,将钱交给朝廷,举报贪官,闵国器被她的话打动。一向以廉吏著称的赵士达居然用重金行贿,引起李世民震怒,李承乾和李恪的人争着推荐自己的人查案,长孙无忌为了平衡,推荐了和两家都有渊缘的长孙顺德。

  安康追问李承乾是否纳贿,并劝他如果纳贿应向皇帝自首,李承乾想听从妹妹的主张。侯君集却阻止了他,他们去找长孙顺德,逼他设法让赵士达封口,安康得知后,愈加对太子的前途担心,向皇帝请求起用郑仁基出任泽州别驾,意在让他监督长孙顺德。

  第七十集

  长孙顺德到狱中探望赵士达,赵士达拿出一纸供状,将自己的罪行交伐的一清二楚,其中涉及许多权贵。赵士达告诉长孙顺德自己已经派儿子赵元楷去了长安,自己如有意外,儿子一定会把这供状交给朝廷。长孙顺德怕牵出自己,只好打消了杀人灭口的念头。

  侯君集得到长孙顺德密报后为保太子,决定死保赵士达,长孙顺德向赵士达问计,赵士达告诉他只有设局以谋反之罪将闵国器扳倒,才有可能保下自己。长孙顺德从裴家搜出裴士典在旧东宫当乐工时用过的乐器,硬说这是谋反证据,裴氏父子屈打成招。

  长孙顺德拿出裴氏父子口供,逼闵国器承认所谓谋反罪名,闵国器拒不认罪,长孙顺德从长安拿来如画当着他的面施刑,闵国器不忍如画受苦,当场认罪。郑仁基赴任,凭多年任职州县的经验,感觉这起所谓反案只怕有冤情。

  第七十一集

  泽州出了谋反案,李世民十分震惊,召群臣商议,魏征主张押解犯人赴京复审,侯君集以反贼是亡命徒为由反对,李世民决定别人就地看押,让侯君集解闵国器回京审理。魏征对李世民说这一定是冤案,李世民他告诉他如果这是一起冤案,只有侯君集能活着押回闵国器。

  郑仁基清点府库发现里面多了数十万金,认定这是赵士达存放的赃银,他决定向皇帝密奏,因级别不够,郑丽琬建议他派管家先送给安康公主再转呈,不料送信人被长孙顺德抓住。长孙顺德决定设计将郑仁基、闵国器一起除掉。

  长孙顺德的卧底在狱中鼓动牵连进反案的囚犯越狱,然后故意让郑仁基去阻止。闵国器识破了阴谋,阻止众人越狱,却被受了蛊惑的裴家鼎杀死,郑仁基也被混在囚犯中的卧底杀掉。众人冲出狱门遭长孙顺德伏兵掩杀,如画与裴家鼎侥幸逃脱。

  这个消息传到长安,李世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表面上听从侯君集的意见,要重处反贼,暗中却派魏征、李治密往泽州,他向魏征下令,不许再死一人。郑丽琬误以为是安康为保太子将父亲派去的信使除掉,她求岑文本为自己报仇,岑文本嘱她不要牵扯安康。

  第七十二集

  魏征、李治突然来到泽州,犯人们慑于长孙顺德一伙的淫威,却不敢翻供。为了帮助魏征和李治尽快突破案情,李世民下令将赵士达押回长安。侯君集的属下想尽办法干掉了赵元楷,对赵士达已无后顾之忧,侯君集决心杀掉赵士达彻底铲除后患。

  侯君集恳求已出任刑部侍郎的独孤谋帮助太子,独孤谋念侯君集对自己的旧恩,又出于对安康的爱,最终同意带侯君集派的杀手进天牢。杀手在独孤谋掩护下对赵士达行刺,然后自杀,不料赵士达没死,情急之下独孤谋自己将赵士达杀死。

  独孤谋供称自己是为防止赵士达越狱而杀死对方,张亮却说天牢有五道门,独孤谋明知对方是不可能冲出去的,还要杀他,定有阴谋。李世民知道女儿已有身孕,为如何处置女婿的事十分犯愁。

  第七十三集

  如画姐弟进京见到马周,说服他为泽州百姓申冤,这两个重要证人现身,使案情真相大白。李世民下令免去长孙顺德的官职,将其下狱,侯君集又要灭口,被安康劝止,她让侯君集安排人告长孙顺德贪渎避重就轻。

  马周因为帮助如画姐弟告倒了长孙顺德担心安康会怨他忘恩负义,没想到安康反而建军义父亲升任他为御史大夫,马周感恩不尽。李世民让马周审理长孙顺德一案,马周果然没有把事情往太子身上深究。

  长孙无忌以自己推荐长孙顺德为由请辞归隐,李世民让众臣吸取教训,宽仁慎刑。长孙皇后病重,她向李世民恳请,饶独孤谋不死,李世民答应了她,判独孤谋流三千里,安康得知后十分感动。

  第七十四集

  李世民以夷男进犯为由派侯君集经略西凉,长孙皇后从中看出皇帝已下定决心要废太子,房玄龄想出一计,让张玄素假意状告太子,并当着李世民与魏征的面与太子冲突,激魏征出任太子太师,魏征同意出任太子太师,李世民一时犹豫难断。

  长孙皇后进入弥留之际,安康与她冰释前嫌,请来神医沙七百,沙七百却已无力回天。长孙皇后临终请求皇帝答应由魏征出任太子老师,并重新起用在泽州一案中有过失的房玄龄,李世民答应了。

  岑文本与郑丽琬议论泽州一案的结果,岑文本点破太子一时没有被废不是因为他不肖得不够,而是因为他太过不肖,皇帝怕以此为由废掉他让皇室蒙羞。夷男勾结高昌王阻断西域与唐的联系,李世民力排众议决心讨伐,他召群臣商议军情,李承乾却整日饮酒,还在宫中亲自编排胡戏,李世民十分恼怒。

  第七十五集

  李世民与房玄龄商议军情,房玄龄担心夷男会利用唐军征高昌的机会南下,李世民却信心十足,下令放开门,任其来攻。为了早日回长安与妻女团聚,独孤谋在侯君集帐下拚命立功,安康写信斥他不爱惜性命。

  侯群集带大军远征高昌,粮道被毁,只有两万跟着他走到沙漠中,群臣主张该让他撤回,李世民却坚持要打下去。独孤谋在前线被俘,太宗心中悲痛,却没有埋怨侯君集。侯君集带着五千人打到高昌,一举击败了敌人,救下了独狐谋。

  夷男率大军偷袭唐朝,不料看似没有准备的李世民却迅速调集大军,一天之内将击败,他派使臣讫降。侯君集立了大功,李泰担忧他回朝后出任仆射,东宫东山再起,张亮却带来了侯君集在高昌纵兵抢掠的罪证,在铁证面前,李世民不得不将侯君集召回长安下狱。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4-26 20:13:32 | 只看该作者
第六十一集

  李世民在朝堂上大赞马周,当众下令将几百份阿谀之文抬去沤肥,并命诸臣再写奏章指责自己执政的得失。魏征问李世民是否真心纳谏,李世民说自己当然是真心纳谏。魏征当众呈上一道奏章,说的却是郑丽琬的事儿,原来,魏征听说郑丽琬早已许给平民子弟陆爽。

  李世民了解到事情真相后,他还是顾全大局,下令退婚,并治郑仁基欺君之罪。听信道士之言,一直认为自己只能嫁给天子否则克夫的郑丽琬十分悲痛,向魏征告状的陆爽得知郑仁基入狱,十分自责,真的自尽而亡,大家都有些相信道士的谶语了。

  郑丽琬向李世民求情开释父亲,李世民不允,安康指点她请李勣上表,果然李世民放了郑仁基。豪门子弟忌恨马周,要捏造罪名告他,马周心灰意冷向安康辞行,安康让独孤谋派人暗中将几十封诬告马周的信投到御史台,李世民见到那么多诬告信,大怒,反而连升马周三级。

  第六十二集

  闵国器不接受马周资助,为谋果腹,到酒肆卖卦,被李淳风点破自己三年不第的原因是出身贫寒。长安发生蝗虫虫害,李世民让皇室参加灭蝗。李治路遇饿昏在地的闵国器,以重金买下他的字,闵国器向其献灭虫之方。

  李世民从李治处听到闵国器是个人才,要召见他,闵国器路遇被卖往百花楼的绿袖,对其一见倾心,绿袖已改名如画,闵国器为睹如画一舞,竟让李世民等了半个时辰。李世民与之问中,心中欣赏其才识,欲授之以官职,闵国器拒绝了,坚持要考科扬名。太宗问他为什么三次不第,闵国器说那是因为考官有眼无珠,太宗为锉其傲气拂袖而去。

  长安因蝗灾,粮价飞涨,不少大臣主张取消当年科试,李世民力排众议,将科考改在洛阳举行,自己亲往为国家选才。

  第六十三集

  在考生的名录中没有发现闵国器的名字,李世民十分意外。金榜放出,一位屡试不第的老考生当场因绝望而死,一怒之下闵国器揭下金榜,当众向李世民上申诉科场按门第取士,太不公平,李世民问他有无证据,闵国器说自己就是证据。原来他冒高门子弟之名考中了头名进士,李世民震惊之余决定重新阅卷。

  闵国器向如画道别吐露真情,如画却仍然思念着马周,到处寻找他的下落。如画请老鸨派人去泽州打探父兄消息,老鸨表面答应,却指使伙计假传消息说如画父兄已死,让其死心。丰收宴上,李世民让李泰代表自己向使臣们敬酒,被弟弟夺去风头,李承乾十分痛苦。

  李世民到凌烟阁怀念死去的功臣,安康吐露自己对慕一宽的怀念之情,李世民让她画慕一宽肖像藏在这里,思念时就来坐坐。

  第六十四集

  李承乾为了重新得到太宗宠爱,上表请李世民封禅,却遭李泰、魏征等人阻止,李世民也认为虽然国家比以前的日子好了,但仍然不很强盛,需要节俭,点出创业难守成更难的道理,下令各部司检查施政中的不足向他奏报。

  户部奏报时,李世民指出了由于社会安定人口增殖存在的问题,即狭乡人多地少,朝廷无法授田,而宽乡地广人稀,土地大量荒芜,决定派李泰主持狭乡迁宽之事。李承乾怕李泰势力膨胀,对此十分不安。

  安康公主暗中活动,劝李恪出面阻止,李恪一开始不肯,后来被安康的话打动,决定听从她的意见。李恪表面支持李泰,李世民令其协助李泰办理狭迁宽的事情,李恪却提出把朝中权贵也迁往宽乡,这明显要得罪权贵,让李泰左右为难。

  第六十五集

  李泰怕得罪权贵,自残退出,李世民将此事交给太子办理。李承乾也同样面临权贵动迁不易的难题,安康又去探视领头反对迁往宽乡的权贵鲁王李元昌,一番话打动了他,他为了支持太子,带头迁走。

  赵士达为了谋得京兆尹的位置四处走动,他听说长孙顺德在李承乾和李泰两边都能说上话,就一力巴结,长孙顺德初不愿出面,后来禁不住美色,答应替赵说话。赵士达为了防止已经出掌御史台的马周坏他好事,又向他示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3 02:10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