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竞报讯 中国民航史上最大的一份罚单将不仅限于150万元罚款。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再次对东航返航事件做出后续处罚,其中包括取消东航两条航线及削减部分航班。
东航公司被开出史上最大罚单
中国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日前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对东航航班返航事件的具体处罚决定:停止东航云南地区两条航线并调减部分航班。自今年5月4日起,停止东航的昆明至西双版纳、昆明至大理的两条航线经营权,所停航线交由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深圳航空公司、祥鹏航空公司、西部航空公司经营。
民航局调查组认定,东航云南分公司3月31日和4月1日返航的21个航班中,因飞机故障原因返航的1班;因天气原因返航的2班;非技术原因故意返航的4班;听到前机返航,处置不当,盲目返航的5班;因译码设备工作不正常,QAR(飞行数据快速存取记录器)无数据或数据错误,无法从技术上判定返航原因的9班。
东航返航事件后的冷思考
东航“集体返航”事件,是在国内航空业内飞行员近来跳槽、集体“请假”等事件频发的大背景下发生的。
我国民航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新老公司都在扩大业务,购买飞机进入高峰期,而飞行员队伍存在“缺口”。记者从春秋航空公司了解到,目前航空公司对飞行员的招募有多种途径,包括从部队转业军人、学校毕业的学员中招募,飞行员的培养工作也在进行之中。
目前,春秋航空有近100名飞行员,勉强够用并不富裕,引进、借调飞行员在所难免。
华东政法大学董保华教授说:“随着民航业的迅速发展,飞行员成为稀缺人才,成为航空公司竞相争夺的稀缺资源。我国飞行员有1万多人,机长更少,严重供应不足。飞行员跳槽事件频发的根本原因在于飞行员的供求严重不平衡。”
东航返航事件促使人们开始关注飞行员生存状态,反思中国的飞行员培养体制。但对于乘客来说,最重要的是谁能给他们一个说法。尽管没有证据证明这次返航事件是有预谋的,飞行员的生存状态也许恰如他们自己所说压力大、待遇不合理。但是只有具有极高职业素养的飞行员,才能在争取自身权利的时候赢得人们的同情,做好本职工作才有讨价还价的资格。对于“挟乘客要挟航空公司”的飞行员,即便飞行员真的“奇货可居”,也必须对他们说“不”。
航空公司则是返航事件中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乘客来说,航空公司是服务的提供者,出了问题,航空公司有给出合理解释和赔偿的义务。而航空公司又是飞行员的东家,加强对飞行员的管理责无旁贷。显然,东航这两项工作都没有做到位。所以处罚东航名正言顺,关键是怎么罚。单纯罚款,处罚轻了,无关痛痒;处罚重了,可能赖着不缴。取消部分航线经营权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云南支线航班长期是东航独家经营(改组前是云南航空公司独家经营),不管它提供的服务质量如何,乘客也没有第二种选择,引进竞争有利于提高服务水平。而且,减少航线航班,飞行员不必疲于奔命,正可以抽出时间,加强职业素质教育。东航也有必要正视,为什么之前会无视这个年缴盈利1亿元的黄金分公司的一次次抗议,直至今天“闯下大祸”。
相关新闻: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返航事件处罚决定
竞报讯(记者宛霞)昨天,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了东航客机返航事件处罚决定,通过对
东航云南分公司3月31日和4月1 日航班返航事件调查,认定为非技术原因返航,停止东航云
南地区部分航线经营权,罚款150万并要求处理相关领导。
民航局表示,鉴于此次返航事件扰乱和破坏了正常的航空运行秩序,依据有关规定,对
东航做出如下处罚:
一、停止东航云南地区部分航线、航班的经营权,交由其他航空公司经营。
二、对东航处以人民币150 万元罚款,上缴国库。责令东航在三个月内完成相关设备的
改装升级,恢复QAR译码设备的正常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