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9考研政治冲刺关注社会热点 考场答题有技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0-1-9 22:5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09考研政治冲刺关注社会热点 考场答题有技巧

考试必备真正护眼灯夜读郎平板阅读灯NR300出口日韩顶级版
69.0元

考场技巧指导
陈向东:我想谈论这个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谈一谈。第一是关于时间分配,我们都知道我们在200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考卷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一,16个题,单项选择题,第二个部分选择题二,17个题目,多选题,第三个部分分析题,一共五个题目要求你做,时间分配而言,一般建议对于选择题16个单项选择题而言,一般要求你20分钟把它搞定,如果有一个题目想啊想,超过一分钟觉得没有思路,没有找到一个答案的话,我们建议是放弃了,等最后再回过来,如果确实没有思路就只能蒙一个了。对于选择题2,一共是17个题目,多项选择题,难度相对来说是大得多了,当然分值也大得多,一般建议时间是最好不要超过25分钟。最后五个题目是每个题目20分钟,如果选择题一用了20分钟,后面每个题目用了20分钟,实际上还有一定时间,对考试进行整体把握和分析,进行润色。
第二个板块,对于选择题目的做题建议,选择题1单项选择题而言,根据历年考题统计,发现ABCD四个选项平均分配,不会出现A这个选项有六个,B就只有两个,防止有些人撞大运,这是一个规律。我发现第二个,在多选题里边,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它的多选题这么多年很少有全选的,对于选得比较多的,对于多选题而言,一般B选项相对而言比较多,但是我不是特别推崇这样的,我只是这样分析领导人讲话作为一个考题的话,一般作为四个选项可能性比较高。第三个想出计算题的话,一般是在政治经济学当中容易出,对于计算题而言,最重要的观念就是要真正的、准确的、精确的理解概念。我举一个例子,我们会考一个最基本的题目,说工人在进行劳动的时候,他的必要劳动时间占据他的劳动时间的比例是多少,一般要从这方面进行考题的时候,考题思路就是说比如说当剩余价值率为50%的时候,请问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占据必要劳动时间的比例是多少,显而易见,要真正做这个题目,我们要理解两个概念,第一个概念什么叫必要劳动时间,工人用于在生产出自己劳动价值的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加上剩余劳动时间等于劳动时间,第二个什么叫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值,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两个概念,进行第三步分析,当剩余价值率是50%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剩余劳动时间,比上必要劳动时间,等于二分之一,也就意味着必要劳动时间,占据了工人的劳动时间的三分之二,这样就可以把题目做出来了。政治经济学考察的是计算题,实际上背后不仅仅考察计算,考察计算背后的概念,背后概念正确掌握问题,掌握不到位可能会出现问题,再比如物质损耗和精神磨损等等都是相关的问题。
对于选择题目,因为最后还要进行涂卡环节,我们要注意关注。第三点就是分析题,现在是辨析题已经在大题里面取消掉了,考试当中作为分析题出现,目前在考试中占据50分比重,因此分析题得分高低,决定了整个卷子分数高低,怎么样根据分析题提升分数,我们对分析题的改革,背后的原因自我分析,就在于有更多的分析题目出现的时候,某种意义上讲,减少了对知识点的考察,减少了对记忆能力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对于一些记忆能力比较差的,对于工作的,对于非常忙碌的工作白领是及其有利的,应届大学生可能记忆能力强,整个工作人员记忆能力比较薄弱,因此考研前面五十分,某种意义上讲,偏记忆的,偏范畴的理解的,整体会多一点点,但是后边更多是整体能力,整体素质,这是一个大的改革趋势,因此不管怎么做分析题要严格依据考试大纲,就是考题命题和考生复习的重要的依据,一般所以说考试大纲一旦制定之后,我们任何考题的命题,必须是依据考试大纲进行的,对我们一般所说的不超纲,没有超过大纲,作为我们的学生而言,我们怎么样在这方面有突破,我觉得要琢磨。对于考试大纲一定要了解,考试大纲我不知道很多网友是不是来关注我们考试大纲前面一段话,这个话就是说考试大纲评价目标,我们可以回忆一下,里面有六个,第一个就是准确的在线,或者再认知识,与知识记忆相关。第二个准确理解和掌握范畴规律和论断,某种意义上讲与知识的记忆也是相关的,或者相关度比较大的。第三个运用有关的原理解释论证和某种观点,辩证理论是非,但这个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与我们记忆关联度比较大的,第四个评价目标比较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者实际问题,社会现象实际问题一部分是来记忆知识要点,但是更多是来分析,来思考,来提升和归纳。第五个评价目标,特定的历史条件,或者是生活背景之下。比方说十七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功,这个时候下面怎么推进,生活背景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第六个准确洽淡使用专业术语,要做得层次清晰有逻辑,评价一二三,某种意义上与知识记忆,原理范畴相关系的,四和五社会实际问题,历史背景和特定生活条件之下的一个问题,我们想总理在今年上半年曾经说过,教育是民生之机,教育是民生之安,保障是民生之安,讲到了分配,保障问题,某种意义上这就是历史背景,因此你看,比如我们面对2009年考试的时候,分配问题,十七届三中全会说到农村问题,农业,农民,农村问题,肯定是社会发展和稳定重中之中的问题,这方面就是社会热点,保障问题,可能也会成为热点,还要强调一句在11月15号左右,当政治理论命题结束,12月彻底定稿,一般情况下每年命两套题,中间选择一套题作为年度考题,目前考题已经出完了,这个时候考生怎么样琢磨和把握,如果一二三跟知识记忆相关的,四五与理解、分析、判断、归纳更加相关,那么第六个要求实际上是从一个形式的层面上要求。你能够去准确的、洽淡的使用专业术语。然后有论有据,这个论能不能清晰到位和准确,有据能不能提供别的材料进行支撑。
国际关系论坛欢迎您
想要得高分我提三个建议,第一个建议对于分析题每一个小题,标题,关键符号要清晰,一二三四,第二个我们在整个分析展开的时候,尽可能文字上要美观一些,分段上清晰一点,不要每个小题就一段,那是不容易得分的。第三个我们要明白想得高分,我们要明白命题试题的老师改卷的时候怎么改,一般时间比较紧,每个老师分配的题目,把教育部所提供的答案要点牢记在心,当一旦有了答案要点之后,就会在中间开始选择,什么是要点,一二三个要点多少分来给分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根据段来展开,根据每一段里面分的段第一个小部分就是你的要点。第二个只要是相关的,不出大卵子要点可以写进去,同时把你认为特别特别觉得有把握的要点写得更加清晰,这样改卷老师迅速看到你的要点可以迅速得分,论述题而言,感情分有时候也是非常重要的。说到第四点文字上一点要美观一些,做到这些基本上我们考试还是能够取得相对不错的成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5 02:36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