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房价时代的人间百态——2009年有关安居的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9-12-26 18:45: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套房子加了10万元房主为什么还不愿卖?开发商自己买房又会有怎样的遭遇?一本房产证上为什么会出现七八个名字?2009年末,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楼市,在房产中介、售楼处、街头巷尾倾听人们与安居的故事,“房子”不知导演了多少出中国百姓的悲喜剧。
一套房子加了10万元房主为什么还不愿卖

    上海中原物业顾问有限公司区域经理姚会英告诉记者,今年下半年,一位房主通过中介挂出一套75平方米的旧房子。虽然面积不大,而且是十年前的老房子,但由于是在中山公园区块,交通便利,因此房主喊出了190万元的价格,相当于每平米2.5万元,并且提出条件:半年之后才能交房。

    尽管房子并不便宜,看房的人还是很多,在房价快速上涨、房源稀缺的时期,杀价几乎是不可能的。最后一位买房人竟加价14万元,同意以204万元的价格买下这套房子。

    在双方来到中介公司,坐下来准备签合同的时候,买家提出,多加这10来万也就算了,但是希望房主能早点搬走,他们可以早些入住。没想到听了这话,房主突然提出,这房子不卖了,说完拔腿就要走。买房人着急了,立即拉着房主,可越是拉房主越是坚持要走。

    一直到最后,这份合同还是没有签成。为什么买房人加了14万元,房主还是不愿卖呢?后来中介公司员工问房主:是不是因为买房人要你早点搬走,你就不乐意了?房主说,不是,是看到这个买房人这么好说话,加个10万也没问题,说明自己的房子不止这个价,所以决定暂时不卖了,再等等,看看还能不能卖更高的价钱。

    〔记者感言〕房价飞涨,无论是买房人还是卖房人都显得十分浮躁,买房人急着要把房子定下来,卖房人却总觉得还会有人出更高的价。这样的心态把大家都折磨得很累。

    买卖双方表现出来的浮躁来自于对市场的预期。要稳定市场对房价的预期,政府必须加大力度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同时要适当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公共租赁房用地供应。

    当前,随着中央政策的陆续出台,楼市降温的迹象已经有所显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18:47:59 | 只看该作者
王家英睡在客厅的单人床上,旁边的桌上放着一个洗菜盆,里面只剩一点刚盖底的稀饭,这是她的午饭。厨房里放了几只没洗的碗和凌乱的筷子,好像很久都没有动过。整个屋子里最抢眼的要数放在屋角的一台二手冰箱,乳白色的底色已经发黄。

    孩子住的卧室里没什么饰物,有的只是孩子们贴在墙上的港台明星贴片。

    戴先智说,王家英家的情况具有一定代表性,居住在廉租房里的困难群众还需要更多关爱。

    2009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2009-2011年廉租住房保障规划》,总体目标是从2009年起到2011年,争取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747万户现有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在帮助城市‘最困难群众’实现住有所居后,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加他们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是摆在政府面前更艰巨的任务。”贵阳市常务副市长申振东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18:47:48 | 只看该作者
蛮坡廉租房是目前贵阳市竣工面积最大的廉租住房项目,一期的四栋楼房被刷成浅黄色和橘黄色,显得格外醒目,这里居住着今年刚刚搬进来的246户低保家庭。

    据市房管局负责蛮坡廉租房的办事员戴先智介绍,这里的住户大多是低保或残疾人家庭,以前大多租住在城市的边缘地带,能搬进廉租房,他们非常感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

    像王家英家一样搬进廉租房意味着实现“住有所居”。然而,当记者来到王家英家时,心情却难以用想像中的喜悦来表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18:47:32 | 只看该作者
47岁的王家英一家7口以前住在贵阳市南明区的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石棉瓦房里,外面下大雨时,屋里会下小雨。

    王家英每月领取155块钱的低保,加上丈夫外出打工的几百块钱收入,除了养家糊口,不要说商品房,就连经济适用房、限价房都不敢奢望,在这样的情况下,申请廉租房成为她改变居住条件的最大希望。

    2009年2月,王家英终于搬进了贵阳市郊蛮坡廉租住房小区的一套30平方米新居。房子虽然只有一室一厅,但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每月只用交30元的租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18:47:15 | 只看该作者
“有时想起来,觉得上班赚那点钱真是有些可笑,如果当时90万元把房子卖了,可能我这三五年都白干了。”王剑说:“其实我挺羡慕那些大学毕业后就来上海工作的同学,他们许多人都早已买了房子,安顿下来。我读了硕士、博士,现在却还为买房在煎熬着。”

    〔记者感言〕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在房价飚升面前,多少显得有些微不足道。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偏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如何提高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让百姓多劳多得,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面对居高不下的房价,人们的心中充满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18:46:56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有人感叹“上班赚钱有些可笑”

    为了解决夫妻两地分居,杭州一所高校的教师王剑今年年初辞去了工作,进入上海一所高校任教。虽然夫妻团聚,但高企的房价仍让他无法轻松。加上小夫妻的上海房东不太好说话,他便准备把杭州郊区的一套房产卖了在上海买房,至少可以抵上首付。

    王剑在杭州找到中介卖房,要价90万元,不久便有人找到他,提出要降3万元,他坚持90万元是最低价,不能再少。但对方软磨硬泡,希望再谈谈价钱。

    其实,王剑心里也有些着急,一方面上海的房价一天天往上蹿,另一方面他也不想再和那位难缠的房东打交道,因此他心里盘算,价钱差不多就把房子卖了。就在这时,他接到了中介的电话,告诉他有人出价93万元,问他卖不卖,不一会儿,又有中介打电话来出价95万元,到了第二天,竟然有人出到100万元,他于是决定,房子先不卖了,再等等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18:46:39 | 只看该作者
此时,男女双方在房屋产权上的份额成了1比1,大家打了个平手,于是一些不甘示弱的父母又提出,为了体现公平,所有出了钱的亲戚,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要上名,于是就有了一个房产证上出现七八个名字的现象。

    〔记者感言〕对不少人来说,房子搭上了两代、三代人一辈子的钱,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左右着他们的命运,人们不得不把它紧紧地抓在手里。

    要给购房者“减负”,必须继续依靠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秩序的整顿,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监测,完善土地招拍挂和商品房预售等制度。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市场,购房者才有可能轻松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18:46:28 | 只看该作者
一本房产证上为什么会出现七八个名字

    见过有六个名字的房产证吗?上海国广房地产经营有限公司销售部销售经理王隆璟告诉记者,别说是六个,七八个名字的房产证都有。

    在一些地方,年轻人买房往往由男方付首付,可是房价太高,这笔费用其实通常由男方父母来支付。一些“精明”的父母会多留个心眼,万一哪天小夫妻离婚,那么作为夫妻共同财产,房产分割后就是一人一半,为了加重男方的份额,父母就会要求加上自己的名字。

    如果男方父母这么“计较”,女方父母常常也不示弱,他们会摆出自己的理由:买了房子之后,月供是小夫妻两人共同承担的,不仅女方的生活水平会下降,女方的父母可能还会随时接济一点,因此,女方父母也要求把自己的名字加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18:46:07 | 只看该作者
〔记者感言〕现在的楼市连开发商都说不准,更别说是普通百姓了。人们总是试图理智地去考虑购房问题,可是最终,市场却往往会给理智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要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必须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刚刚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但愿各地切实落实中央的这些政策措施,让市场理性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18:45:56 | 只看该作者
开发商自己买房又会有怎样的遭遇

    今年9月,由深圳华侨城地产和招商地产斥资50亿元打造的豪宅项目——曦城三期开盘,另一家房产公司的开发商看好这个别墅项目,他通过各种关系要到了贵宾号码,交了50万元的定金,终于定下了一套心仪的别墅,可是这套房产价格不菲,总价约在500万元。

    回家之后,这位开发商和妻子两人左思右想,越琢磨越犯嘀咕:“交了200万元的首付款之后,每个月还要还3.7万元的按揭,这房子也太贵了,觉得心理压力好大。”在犹豫了10多天后,两人又找了关系,把50万元的定金要了回来,房子当然也就退了。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经过几个月的一路狂飙,这套别墅现在已经涨到了1000多万元。“我们后悔死了。”这位开发商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8 06:28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