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英称伊拉克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会对其开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9-12-14 11:27: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宋华报道,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承认,即使是在他知道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况下,他也会领导英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
推荐阅读

意大利总理遭殴打入院
受袭的贝卢斯科尼嘴唇被打破,面部流血,表情痛苦。袭击者被安保人员当场制伏。
中国军方就美台军售发警告
[资讯] 重庆打黑律师造假 近20人被捕
[资讯] 深圳警长赴宴醉死 拟申报烈士
[财经] 中国十大快乐城市 京沪深全落选

[科技] 全球变暖致北极熊同类相残
[健康] 警惕!这些食物错误搭配等于藏毒
[健康] 解读男人的10个身体语言
湖南男子杀13亲属过程曝光 图
[旅游] 开眼!印度农村运动会太雷了
[旅游] 美国人真大胆 穿成这样就敢出门
[历史] 老外1924年游历中国彩照
[历史] 日捏造南京大屠杀“祥和”照
[汽车] 21款1.6L的好口碑车型导购
[爱丽]明星中真正的TWINS!!


  布莱尔承认,如果出现那种情况,他将不得不采用不同的说法以说明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是有理由的。布莱尔在一个即将于13日播出的一个电视访谈录中称,他仍将采取措施把萨达姆赶下台。布莱尔在伊战期间称,他是根据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发动伊战的。

  布莱尔接受英国前节目主持人弗恩-布里顿采访时谈到了他发动伊战的动机。这一采访录将在英国广播公司电视第一台播出。布莱尔在两年半前离任时改信罗马天主教。布莱尔否认他的宗教信仰对其发动伊战的决定有直接影响,不过,他表示,他的信仰给了他坚持决定的力量,在“决策者的孤独期”提供了支撑。

  布莱尔称,萨达姆对整个中东地区构成的“威胁”是他最关注的事情,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只是这一威胁的一个方面。布莱尔称,联合国12年间反复就此与伊拉克交涉。他还指出,萨达姆曾对伊拉克人民使用过化学武器。当被问及他在知道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况下是否仍然会发动伊战时,布莱尔说:“我认为把萨达姆赶下台是正确的。”在伊战中阵亡的英军士兵的一些父母曾拒绝与布莱尔握手,指控布莱尔是一名手上沾有鲜血的战争罪犯。布莱尔称,他作好了承担责任的准备。他说:“在一个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肯定要付出代价。”布莱尔目前任中东问题“四方”问题特使。他说,目前还很难判断发动伊战的决定是否有助于中东地区。

  英国军情六处处长约翰-索尔斯爵士本周称,伊拉克萨达姆政权是英国想更迭的外国政权之一。约翰-索尔斯当时任布莱尔外交事务的私人秘书。他对英国伊战调查委员会称,相关的讨论早在2001年就进行了,讨论涉及有助于削弱萨达姆政权的“政治”行动。不过,约翰-索尔斯坚持称,政府当时没有讨论使用军事手段。政府将使用的方法与推翻塞尔维亚米洛舍维奇政权方法相类似,当时考虑的建议包括向反对派组织提供支持、以萨达姆1990年入侵科威特为由起诉萨达姆犯有战争罪。他说:“我认为,我们很愿意看到世界许多国家的政权发生更迭,但这并不意味着英国将就此采取积极的政策。”

  有报道11日晚称,布莱尔在下达发动伊战命令前坚持称,英国面临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胁,这误导了议员。一名资深的保守党议员称,伊战调查委员会所获得的证据证明,布莱尔知道新的情报已确认萨达姆没有可用于作战的大规模杀伤性导弹。在伊战前任情报委员会负责人约翰-史卡里特爵士对调查委员会称,有关萨达姆没有装备化学弹头的报告是2002年底收到的。一份于2003年3月10日发布的情报报告称,伊拉克没有射程可达以色列的导弹,伊拉克的导弹也不能携带化学或者生物弹头,所有这些情报报告都被直接呈送给布莱尔。议员们在八天后通过了对伊开战的议案。议会情报和安全委员会成员理查德-奥塔威称,证据显示,布莱尔多次误导议员。布莱尔曾详细形容了伊拉克武器库的规模,称伊拉克研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英国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英国不能在“明确和现实”的威胁面前让步。核查人员战后在伊拉克没有发现伊拉克拥有可用于实战的化学或者生物武器的证据。

  英国伊拉克独立战争调查委员会将再次秘密地询问约翰爵士,以避免危及国家安全。布莱尔预计将于明年一月份或者二月初向调查委员会提供证据。

http://himg2.huanqiu.com/ad/puercha58060.swf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6 18:18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