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什么死亡之组——对于所有的强队而言;所有的猜测只是猜测,即使之前有人猜中了故事的开头,比如法国离奇落选种子队,却没有人猜中故事的结局,法国安然度过。
巴西和葡萄牙、科特迪瓦所在的一组算是死亡之组吗?别忘了外围赛葡萄牙几乎死过一回了,即使其落选世界杯都不是什么多么奇怪的事情,若小组赛即遭遇淘汰也稀松平常。
如果一定要说死亡之组是存在的,那么其只属于南非——与最强的第四档球队法国以及几乎最强的第二档球队墨西哥同组,够了,已经足够嗅到死亡的气息了。
“打一巴掌,揉三揉”——抽签前后国际足联对法国的态度充满着艺术气息,法国的利益没有收到任何的伤害,除了南非之外的7支种子队的利益也没有因此付出什么代价,有惊无险,擦肩而过,法国列车直取的是南非。
遥想2002年韩日世界杯,东道主韩国、日本凭借有利的分组形势双双小组出线,韩国人甚至还一举打进了4强,那是亚洲第一次举办世界杯,国际足联对东道主政策的倾斜直接带来的是欧洲足球的血的付出——西班牙、葡萄牙乃至意大利,如果德国人的意志不坚强,那届世界杯的4强或许将成为世界杯历史上最弱的4强。
时隔8年,当世界杯第一次来到非洲大陆,国际足量显然不想再重复这样得不偿失的情形,东道主固然重要,但欧洲——国际足球主流社会的利益更重要;南非原本就是一个旅游胜地,欧洲人去南非远比去东亚来得容易,国际足联根本不担心观众的问题。
当然你不能忽略普拉蒂尼——一个法国人的存在,布拉特对普拉蒂尼的态度基本上属于爱恨交加,将法国剔除在种子队之外是给法国人一点颜色看看,而归根结底布拉特离不开普拉蒂尼,现在离不开,将来退休之后也离不开,如果法国人未来成为国际足联的掌门人,布拉特或许还希望自己卸任之后依然可以从国际足联拿到一份养老金。
在国际政治领域,曼德拉>普拉蒂尼;但在国际足球世界,普拉蒂尼>曼德拉,其实,一切就这么简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