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英语跨经济 两年 382分之小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9-11-23 22:47: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 英语跨经济 两年 382分之小结
之前曾在坛子里说过,如果考上要写一篇经验帖,以回报花坛对我的帮助.从结果的揭晓到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看到一些将来的同学们的,自觉没什么经验可谈,且不擅长文字,就把自己两年的考研历程作一个小小的总结,希望对后来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先说成绩:
  2007年:政治60 英语66 数学100 经济学原理79 总分305(一堆惨不忍睹的分数)
  2008年依次是:74.78.122.108.382.
  关于07年失利的原因,只有一句话:自己的功夫还不到家。我是从2005年十一过后就开始复习的,说是复习,但由于我本科学的是英语,所以数学和经济学原理对我来说完全是全新的课程,对我这个高中数学从未及格过的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是因为我本科是在一个末流的理工类院校读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因此决定研究生要选一个最好的学校读自己喜欢的专业。不管多辛苦,但至少要试一试。
关于用书及体会:
数学:
课本:同济五版的高数,同济四版的线代,浙大三版的概率
参考书:07年 二李的复习全书,李永乐《基础过关660题》,新华出版社的一套讲义,大纲解析,400题,真题
        08年 陈文灯复习指南,习题集萃,400题
  之所以把数学放在最前面,是因为我花了最多的时间在数学上,而且许多老师也强调数学的重要,所谓“得数学者得天下”。
  个人认为:课本很重要,因为课本是最基础的,05年我花了3个月啃完4本课本,做课后习题。后来就一本接一本地做题,能考到100我很开心,虽然没考上。

  许多网友说李永乐的书比较基础而陈文灯的书技巧性比较强。用完之后最强烈的感觉是复习全书和复习指南区别并不是很大,因为最基础的原理和公式,方法都是一样的。但习题集萃里的部分题目确实需要一定的技巧,至少我当时是没做出来。
  660确实很基础,题目都很简单,是第一轮复习完成后练手的不错的选择。400题有一定的难度,比真题难度要大,综合性比较强,如果信心不是很足的同学建议不要做。会比较打击人。
  对于数学,我并不赞成题海战术,关键是要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是所有的题都要做,同类的题做几道,掌握方法和技巧就可以了。真题和模拟题是一定要做的,而且要按时完成,这样才能测出自己真实的水平。我认为真题和模拟题一定要留到最后做,而且要反复做,目的是查缺补漏,找出自己薄弱的地方,以便在最后的时间补齐,这样才能实现真题的价值。
政治:
任汝芬系列,各辅导班所谓预测题,真题
  第一年我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数学上,忽视了其他科目的复习,当然包括政治,而且因为是文科出身,总觉得政治很简单,就没有太在意,连任汝芬一都没有看完,结果就一塌糊涂。第二年我把任汝芬一仔仔细细看了3遍,每科都自己做了总结,画出知识树,列出大纲,然后展开。由于经济学原理里有政治经济学,所以复习政治的时候就把大部分时间放在哲学和毛概上面了。
  政治也是要弄清基本原理,后面的展开可以自己多编一点。毛爷爷的著作也是要背的,我是分时期背的。
专业课(经济学原理):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三版,指定参考书,真题
  前面说过,经济学对我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尤其是西方经济学。开始的时候我在没有数学基础的情况下看西方经济学,怎么看都是一头雾水。社科指定的那本书有一定的深度,因此建议大家先把高鸿业的书看透(据说第二版比较好),然后再看余永定的书。
  政治经济学很重要,最近几年占的比重比较大,而且和实际联系比较密切。所以看书本之余,也要关注一下最新的经济动向。
  巴顿前辈有一篇关于如何复习经济学原理的,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就不再班门弄斧了。08年财贸所参加复试的同学中,我的专业课成绩是最低的。
  跨专业的同学们一定要给予专业课足够的重视。因为这是我们没学过的,和有四年专业课基础的同学相比,我们的劣势很明显。
英语:
07年 新东方阅读理解100篇,新题型专项训练,真题
08年 石春祯220篇,作文100篇
  至于英语,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说,因为本科学的是英语专业,通过专八之后就自认为水平还可以,上面说的几本书就只做了一半,作文更是写了不到10篇。今年糊里糊涂地就拿了78分,自己都有点不敢相信。我一直觉得英语平时的积累比较重要,阅读理解的分数要保证不丢太多,多看一些英文的杂志会比较有帮助。作文背一下模板,改掉关键词。
  初试的各科都很重要,除非某一科有特别的优势,否则都要认真对待。每一年都会有高分的考生因为某一科不过线而被刷。
关于辅导班:
  很多人问过我要不要上辅导班的问题。我自己是06年上了某各辅导班的数学全程,可能是因为自己基础实在太差,所以觉得老师讲的还可以,07年就完全是自己看了。我觉得如果底子不是太差完全没有上辅导班的必要,几百人挤在一起被老师连灌7天的效率实在不是很高,而且浪费自己的银子。
关于计划:
  我的考研计划是有三个层次的:长期的(即第一、二、三、四轮。每一轮应该完成哪些任务),中期的(每个月的计划和每个星期的计划),短期的(每天的计划)。
  要注意的是:1.要量力而行,符合实际。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计划,不能人云亦云。2.要适时调整,因为经常会遇到自己意料之外的事,不是每天的计划都可以按时完成,要根据情况调整。但要保证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每天按时完成。
关于坚持:
  2007年3月,看到屏幕上的那个少得可怜的三位数,我哭了。痛定思痛,两天之后我决定再考一次。当别的同学都忙着找工作的时候,我还是背着沉沉的书包走进图书馆。毕业论文也是草草完成。幸运的是老师很好,不厌其烦地帮我修改,还给了我优秀。七月毕业后我就和比我低一届的小朋友们一起在自习室奋斗。我从来都不是有毅力的人,但是为了考研,几个月整天坐在教室里,心无杂念地学习。圣经上说:You just should have a little faith.我说我只有一个信念:考上社科。朋友说我那时候的表情无比悲壮,仿佛前面就是战场。但是,这两年的时间,就是这个信念支持我走下去,不动摇,不放弃。我一直都相信坚持就是胜利,有理想,有信念并为之坚持不懈地奋斗就一定可以成功。
后记:
  写完这篇,满眼都是泪。考研的过程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艰辛的。这其中的孤独,辛酸是每个走过的人都体会过的。当我现在回过头看我这两年走过的路,看见曾经的自己,瘦瘦的身影,大大的书包,仿佛永远灰色的天空看不到一点阳光。只是带着满满的憧憬和希望一遍又一遍地走在去往自习室的路上……
  考研,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努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我的所谓经验可能并不适合你,再好的书,再好的辅导班都只是辅助,只有自己踏踏实实,脚踏实地地学好该学的东西才是根本。
  最后,祝愿花坛所有的学弟学妹们梦想成真!我们在社科等着你们!
PS:感谢花坛的各位前辈的帮助,特别感谢zhangwu236师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22:2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