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国初党员比非党员要少拿工资 毛**也交房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8-2-22 10:06: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建国初党员比非党员要少拿工资 毛**也交房租
来源:中华网军事论坛  收藏时间:08-02-22 00:07  跟帖:0条
供给制被废除


建国初,供给制与工资制并存。刚进城的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一般享受供给制,而旧有人员,包括工人、店员、技术人员、教师、职员等,则享受工资制。


1955年,国家决定先行在国家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废除包干制,改行货币工资制。这次改行工资制待遇后,工作人员及其家属的一切生活费用均由个人负担。


同时,这次改行工资制待遇后,工作人员住用公家房屋和使用公家家具、水电,一律缴租、纳费。


当时的外交部部长助理乔冠华和新闻司司长龚澎夫妇的工资加在一起是486元,他们住的一套单元房,所有家具由外交部总务司配备,其中双人床租金每月8角,沙发1元2角,单人床2角5分,小方凳8分,饭桌4角,衣橱3角,写字台1元。


冯景元的《解读毛**1968年的一份家庭生活收支账》一文透露,毛**住****的房子也要按规定交付房租。1955年实行工资制后,毛**的家庭开支主要为9项,其中主食450元、副食120元、日用开销33元。这一标准一直持续到1968年,日用开销才增长至92.96元。


定多少级拿多少钱


这次工改,建立了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几大类分配制度,其中党政机关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把干部分为30个行政级;企业工人分为8个(个别工种为7个)技术等级;专业人员,如教师、医务工作者、文艺工作者也都相应有了自己的等级系列。且各系列之间大致可以互相换算。


定级标准大致为正部级3~5级,如当时茅盾是文化部长,定4级;副部级5~8级,周扬当时是中宣部副部长兼文化部副部长,定6级;正局级8~10级;副局级9~12级,等等。定多少级拿多少工资。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之间的比例,约为21∶1。


行政级比文艺级吃香


在当时的知识界、文化界,如梅兰芳,定级前的保留工资为1100元,却甘愿评为文艺一级,只拿336元。实行工资制后,作家可以在文艺级与行政级间自由选择。如果选择文艺级,比行政级工资高,但有不少人却选择了行政级。


这除了当时“克己”的时代氛围所致外,还有一个原因,即选择行政级别以按级别看文件、听报告,甚至决定能否订阅《参考消息》,以及享有高干医疗待遇等。如赵树理,是行政10级,209.9元,而他同时可评文艺2级,拿约280元,赵树理选择了行政级。


这次评级,冰心、张天翼、周立波、艾青等一批作家,都被评为文艺一级。大学教授在此之前其实都有级别,但同样重视此次评级。陈寅恪、梁思成、冯友兰、季羡林、钟敬文等被评为一级。全国当时共评出一级教授56名,评审极为严格,有的全省只有一个一级教授,有的省一个都没有。


党员比非党员要少拿工资


季羡林解释当时工资的含义,他是一级教授,每月工资345元,加上中科院学部委员的津贴100元,共445元。而吃一次莫斯科餐厅,为1.5~2元,汤菜俱全,有黄油面包,还有一杯啤酒。


当时还有一个特殊规定,即党员比非党员同级要少拿一定比例的工资,这在知识界十分突出。这个比例是,工资200元以上者少拿2%;100~200元者,少拿1%。一位党员老教授对笔者说:“当年那是很光荣的事”。 (摘自《真情如歌:五十年代的中国往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5 13:14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