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69|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的非典外交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3-5-3 17:0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非典特别会议联合声明全文
<br>
<br>            星期三 4月30日 12:11 (文章来源:新华社)  发送给朋友  打印本页
<br>
<br>            新华网曼谷4月29日电中国━东盟领导人关于非典型肺炎特别会议29日下午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特别会议联合声明》。全文如下:
<br>                  广 告
<br>
<br>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特别会议联合声明\r<br>              (二00三年四月二十九日 曼谷)\r<br>              
<br>              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王国、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联邦、菲律宾共和国、新加坡共和国、泰王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于2003年4月29日齐集泰国曼谷,召开非典型肺炎问题特别会议,
<br>              深为关心非典型肺炎在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给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的日益扩大的威胁,对正在遭受疾病痛苦和面临疾病威胁的人们表示由衷的慰问和同情;
<br>              注意到,非典型肺炎已给本地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包括国际交往与合作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r<br>              认识到有必要在本地区和世界其他地方采取集体努力来有效应对这一致命病毒带来的挑战,同意就非典型肺炎防治问题促进信息交流和经验共享;
<br>              强调应该通过强有力的领导、政治意愿、跨部门合作以及国家和区域层面的伙伴关系来应对疫情;
<br>              对各国、各地区勇敢战斗在防治非典型肺炎第一线的医护、科研、检疫、宣传人员深表敬意。\r<br>              进一步注意到,在全球化背景下处理像非典型肺炎这样的非传统威胁的时候,国际合作应吸收并聚集人类克服灾害的最高智慧和能力,中国与东盟能够为加强这一国际合作发挥重要和积极作用;
<br>              我们决定,在中国与东盟之间开展并加强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合作,并共同采取措施,努力减少和消除非典型肺炎对本地区的综合影响,并注意到2003年4月26日在吉隆坡举行的东盟+3卫生部长特别会议通过的具体措施;
<br>              各方利用此次会议的难得机会,相互介绍了各国为预防、监控、研究、医治非典型肺炎采取的措施。中国表示赞同东盟领导人宣言并愿与东盟就抗击非典型肺炎进行合作。\r<br>              为此,我们责成各自卫生和其他相关部门的部长们采取以下措施:\r<br>              ——在统一规范、标准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连接中国非典型肺炎信息网与东盟非典型肺炎防控信息网来就疫情、治疗和科研信息进行通报;\r<br>              ——各国指定联络点,进行定期信息交流,并以之作为紧急情况下联系的热线网络的组成部分;\r<br>              ——围绕非典型肺炎流行规律、致病病理和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与培训;\r<br>              ——尽快在中国联合举办一次防治非典型肺炎高级国际研讨会,交流经验和探讨问题;
<br>              ——召开一次中国与东盟专题研讨会,评估非典型肺炎给本地区带来的政治、安全、经济等多方面影响,综合研究应对之策;\r<br>              ——采取严格的移民和海关控制措施,以防止非典型肺炎的传播,例如,对抵离旅客进行筛查,加强航空旅行期间的管理等,为此尽快召开移民和卫生部门官员的会议。\r<br>              中方为支持双方在防治非典型肺炎及消除相关综合影响方面的合作项目,决定出资1000万元人民币,设立一个专项基金。\r<br>              我们将努力克服非典型肺炎疫情给各国经济和人员往来带来的影响,采取刺激经济的有效措施,继续扩大贸易、鼓励投资并加强旅游合作,保持经济增长的势头,同时,要继续巩固和深化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r<br>              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承诺本着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精神,进一步深化双方的睦邻互信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巩固和提升双方关系,使双方的交往与合作向新的深度和广度发展。\r<br>              兹于公元2003年4月29日在泰国曼谷通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13#
 楼主| 发表于 2003-5-13 23:09:38 | 只看该作者
也许吧\r<br>主要是想帮大家整理一下资料\r<br>呵呵
NO.1 该用户已被删除
12#
发表于 2003-5-8 21:19:0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1#
 楼主| 发表于 2003-5-6 23:44:27 | 只看该作者
对公众常识的侮辱:评美国《时代》杂志歪文
<br>
<br>            星期四 5月 1日 09:56 (文章来源:新华社)  发送给朋友  打印本页
<br>
<br>            文章来源:新华网
<br>            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离开了上海,他们将惊奇化为对上海防疫工作的赞扬,将忧虑变为诚心诚意的忠告和建议。随着他们的新闻发布会的召开,海外一些媒体幸灾乐祸等待上海因“瞒报”非典人数而出丑的希望也破灭了,噪音嘎然而止。\r<br>                  广 告
<br>
<br>              事情本来是完了,但美国《时代》杂志在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前往上海前发表的一篇文章仍然值得一提,不是因为这篇有关上海“非典”的文章被许多媒体引作上海瞒报“非典”病人的根据,而是这样一个有影响的媒体如何若无其事地蔑视常识。\r<br>              上海华山医院为防止“非典”,给成为医学观察者的病人安排了一幢专用楼房,以避免与其他病人混杂,这本是预防“非典”的重要措施,但在该文章中却被描写成为匿藏“非典”患者以避免世界卫生组织检查的地方,企图使人们对上海市隐瞒“非典”病人产生无限幻想。上海市的领导带领这个1600万人口城市取得了辉煌成就,并成为世界跨国公司的投资胜地,文章却企图把他们形容成一肚子鸡零狗碎坏主意的狡猾农夫,也许这能满足某些人士的好奇和虚荣,但与其说是对上海的侮辱,不如说是对公众常识的侮辱。\r<br>              尽管上海政府每天公布“非典”患者人数,但该杂志还是大量引用虚构的消息来源,称上海单是一家医院内起码就有超过30个“非典”病人,上海有超过7名外籍“非典”病人在医院中而不是政府公布的数字。在这些虚构的消息来源中,唯一有点影子却又被完全扭曲的是市六医院一名医生的话,该名医生向一名前来就诊的少女表示她的胸片没有问题,但却被文章作者写成“医生指一名十四岁少女的肺片检查有问题,并指其同学也有问题”(希望这种“误解”是这位作者的中文水平、或是其雇佣的翻译英文水平造成的,而不是其他原因造成的)。然而准确判断事实并不困难:“非典”是一个新的传染病,世界各地专家都在为认识该病而竭尽全力,在这里可以引用一名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在上海考察时所说的话:“我们对非典的了解还有限,因此对很多情况还处在猜测阶段”,这正是上海在广泛培训的基础上仍要建立专家小组来解决确诊“非典”病人的原因,这篇文章居然依靠虚构的消息来源就认定上海“非典”病人人数众多,与其说是对医学知识的侮辱,不如说是对公众常识的侮辱。\r<br>              这篇文章的作者的确进入过一些医院,本来记者采访是光明正大的事情,但作者却冒充是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进入。作者一口外行话,又没有任何证件,却认为上海医院负责人会相信他们,与其说是对上海医院负责人智商的侮辱,不如说是对公众常识的侮辱。\r<br>              在西方,有人这么讥笑政客,说政客是社会上极少数不需要任何资格就可以胜任的职业。如果象《时代》周刊这样的文章也能“一纸风行”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记者这一行是社会上极少数不需要任何常识就可以胜任的职业呢?与其说这是对记者职业的侮辱,不如说是对公众常识的侮辱。\r<br>            (编辑:DASE)
10#
 楼主| 发表于 2003-5-6 23:36:28 | 只看该作者
撤高官出人意料 世卫专家在中国三个“没想到”
<br>
<br>            星期二 5月 6日 17:03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社)  发送给朋友  打印本页
<br>
<br>              中新网5月6日电
<br>            作为唯一一位全程考察京、粤、沪三地的世卫专家,吉姆斯·莫格尔在过去一个半月的时间里,领略了中国新一代领导人面对疫情危机的智能与果敢,也见证了中国医护工作者忘我敬业的崇高品格。\r<br>                  广 告
<br>
<br>                  
<br>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该报记者采访他时发现,莫格尔最常用的一个词竟是“真没想到”。\r<br>              “仔细算一算,我到中国已经四十五天了。真没想到,刚来时,我只打算呆一个星期。”莫格尔教授告诉记者,他非常庆幸自己选择留下来,一方面,作为传染病学家,能在爆发疫情的前沿地区从事研究工作,另一方面,他能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并了解中国。\r<br>              莫格尔教授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没有亲身经历,你无法体会过去短短一个多月间,中国经历了一种怎样的进步,这是中国开放历程中一个里程碑。\r<br>              合作初期:信息很少\r<br>              回忆来中国的考察经历,莫格尔教授说,早在二月底,世界卫生组织获悉中国广东发生一种新型传染性肺炎后,立即派专家组来中国考察。而那一次专家从中国获得的信息很少,只是怀疑此病与禽流感有关。很快,世界卫生组织又派出第二个专家组,主要由实验室工作人员组织,他们做了一些与禽流感相关的实验,否定了原来的猜测。\r<br>              后来莫格尔等五位专家接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邀请,于3月23日来到北京。\r<br>              “当时,我们对SARS的了解并不多,只想搞清楚发生在广东的‘非典’与世界其它地区的‘SARS’到底有何关联?”\r<br>              莫格尔教授说,通过此后的一周与卫生部、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以及特地从广东赶来的专家们进行的多次会谈,世卫专家组已经初步判断出,两者是同一种疾病,认为有必要深入广东考察情况,并希望中国尽快加入全球SARS通报系统。\r<br>              世卫专家组还是于4月2日顺利抵达了广州,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r<br>              莫格尔说,广东之行对全球抗疫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那里我们了解了成功控制疫情的经验。\r<br>              吴仪副总理思想开放\r<br>              回京后,世卫专家组向卫生部作了详细的汇报,并得到吴仪副总理的亲自接见。这是莫格尔教授的另一个“真没想到”。\r<br>              他说,这位女副总理留给我们的印象太深了,她思想开放,机敏博学,比如她对这种新型的传染病掌握了很多知识,非常了解和关注国内疫情。\r<br>              “她给我们一种很亲切的感觉,从她身上,我们感到中国新一届政府很有能力。”\r<br>              莫格尔教授说,也正是从那时起,世卫专家组注意到,有关北京疫情的传言越来越多,世卫决定继续在北京考察。而此时,专家组只剩下莫格尔教授和德国病毒学家沃夫甘·皮艾斯特。莫格尔说,世界专家组获准进入很多医院,包括军队的医院。\r<br>              中国撤高官出人意料\r<br>              紧接着,莫格尔经历了更大的“没想到”。他说,当他得知卫生部长和北京市长被撤职的消息时,简直不敢相信。因为在与他们的接触中,莫格尔深知他们曾非常努力地工作。但为了严控疫情,明确职责,“可以看出中国政府下了很大的决心”。\r<br>              莫格尔教授认为,勇撤高官后,中国抗疫工作打开新局面,敏感疫情得到全面公开,与世卫的合作更加紧密。(钟雪冰)
<br>            (编辑:DASE)
9#
 楼主| 发表于 2003-5-6 23:35:02 | 只看该作者
《欧洲时报》评论:要以坚强的信念面对非典
<br>
<br>            星期天 5月 4日 21:50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社)  发送给朋友  打印本页
<br>
<br>            中新网5月4日电 欧洲时报今天发表评论文章《要以坚强的信念面对非典》,全文如下:\r<br>            把最近以来非典虐肆中国一些地区所造成的后果,称之为一场突然的灾难,一点也不为之过。它不仅给中国人民的生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同时也给中国正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直至今天,非典这个恶魔还没有被完全征服,在一些地区还有扩大的趋势。但是不管怎样,我们相信,非典这个危害人类社会的恶魔,迟早总有一天会被人类所击败、所征服。\r<br>                  广 告
<br>
<br>                  
<br>            突如其来的非典无疑是一种天灾。人类的历史不知经历过多少次的天灾,才走到现在。天灾再险恶,但最后总会被人类以智慧所化解。实际上,有些突如其来的天灾是人类无法抗拒的,但是不论多么险恶的天灾也阻挡不住人类前进的步伐。但人们又往往将天灾与人祸连在一起,即是说,面对天灾如果人们处理不当,就会变成人祸。天灾加人祸才是最可怕的。这次非典涉及到的国家达30多个,以中国为甚。对于这个来路不明的病魔,开始人们思想上没有准备,不知如何面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问题是一些中国的官员长期以来受“报喜不报忧”思想的禁锢,对于种种天灾采取了不报或少报的做法,没有及时以果断的手段隔离病源,以使一段时间内非典继续横行。幸亏中国新的最高领导层采取果敢的措施,包括撤掉不负责任的高官,才没有造成天灾加人祸。\r<br>            应该说,中国最高层对这次非典事件是高度重视的,已经多次专门开会研究防治非典措施,这在历史上也是少见的。非典发生和蔓延情势虽然依然严峻,但政府重视,全体人民同心同德,总能战胜非典这个恶魔。现在关键问题是,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树立坚强的信心,以沉着、冷静的心情去面对非典,不能再在天天恐慌中度日,或是传言满天飞。不用讲世界历史,单从中国的近代历史上来说,象天花、白喉、霍乱等等传染病,都曾肆虐中华大地,造成成千上万人的死亡。但科学家们一旦研究出防治的疫苗后,人们对这些传染病也就不再闻风丧胆了。况且现今的科学水平和医疗水平都大大的超过以前,非典的疫情一定会在不长的时间里被控制住。据有关消息报导,上海的科学家们已有把握在一、二个月的时间内研究出抗非典的疫苗;与此同时,美国也有消息说将在二、三个月内研究出非典的疫苗。如果消息确实,疫苗走向临床,非典也就不会再如此对人类逞凶了。\r<br>            从中国非典事件引起的全国范围内的恐慌,使我们联想起美国的“9·11”事件。“9·11”事件对美国来说也是史无前例的。在这事件中死亡人数达几千人。但总的来说,美国的国民对突发事件的承受力是了不起的。他们在短暂的恐慌后,马上镇定了下来,阵脚不乱、人心不散、万众一心,一致把矛头对准了恐怖主义,上下步调是那么的一致。这不能不让人佩服美国人的素质。在这一点上,中国人应该是要向美国人学的。俗话说,要让人看得起,自己首先得看得起自己。在大难面前,中国人最需要的是坚强和自信。\r<br>            从这一个多月来中国面对非典事件上,我们看到一些官员置广大民众的健康而不顾,自己溜进大城市查病、一些疑似病人被送去隔离区的路上跳车等等可笑的事情。但更多地让我们看到的是,不少医务人员为了救治病人而献出自己生命的可歌可泣事例。中国应该多一些后者,而少一些前者,事情就好办得多了。中国社会习惯讲学习,讲教育,通过非典事件,加强对公民的素质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更显得必要了。\r<br>            海外华侨华人的心是永远和中国连在一起的。非典虽然发生在中国,但是所有的华侨华人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中国的一举一动。连日来,世界各国的华侨华人纷纷通过网络、信件、电传向祖国和祖籍国表达深深的关切之情,有的还捐款、捐物支援抗非典斗争。我们衷心的希望中国早日走出非典阴影,社会生活早日恢复正常。国泰民安,是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r<br>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社(编辑:八月)
NO.1 该用户已被删除
8#
发表于 2003-5-3 20:15:4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
 楼主| 发表于 2003-5-3 17:26:4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政府感谢日本提供防治“非典”物资援助
<br>
<br>            星期二 4月29日 16:50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社)  发送给朋友  打印本页
<br>
<br>            中新社北京四月二十九日电
<br>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今天说,日本政府二十八日宣布向中国提供价值两点五亿日元的医疗器材和药品,以支持中国防治非典型肺炎,中国政府对此表示感谢。(完)
<br>                  广 告
<br>
<br>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社
6#
 楼主| 发表于 2003-5-3 17:24:59 | 只看该作者
一海外华人的信:在祖国危难的关头
<br>
<br>            星期一 4月28日 12:14 (文章来源:新华社)  发送给朋友  打印本页
<br>
<br>            抗“非典”的日子里,我们虽然身居海外,但是我们的心依然沉重。生我、育我的祖国只有一个,我无法有别的选择。爱祖国,如果仅仅爱在她强盛的时候,那么这种爱似乎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但是祖国在遇难的关头,我们依然爱她、牵挂着她,那么这种爱,对一个炎黄子孙来说是无法抗拒、与生俱来的自然情愫。\r<br>                  广 告
<br>
<br>                  
<br>            海外侨胞在祖国同胞抗“非典”的关键时刻,也在为同胞的生命和健康加油。中华民族从来都很优秀。天灾人祸我们都经历过,一场萨斯灾难难不倒祖国人民。\r<br>            美国911事件是一场生命的大灾难,但是美国人却在废墟中爬起来,团结一致度过了艰难时光。而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同胞,有着更为坚强的意志和斗志,老一代的中央领导使祖国加入世贸,新一代领导以更大的步伐让中国经济走向万象更新。但萨斯病却在这个时候向同胞袭来,这是一场人类的大灾难,一场争夺生命的恶战。我可爱的同胞,这可是考验人的关键时刻,有人可能会恐慌,也有人可能会逃亡,但是恐慌和逃亡都不能真正去消除萨斯的蔓延。所以,你们唯有坚强。\r<br>            应该说,前一阵子中国没有那么太平,现在没有那么恐慌,目前的局势应该要比原来的安全,因为国家重视了,人民重视了。各种措施都实施了起来。我住在渥太华,渥太华目前没有发现萨斯病毒,但是多伦多很猖獗,从死者的年龄,包括香港和其他国家的情况来看,都是以老龄偏多,即便年轻死亡者,生前一般都是病号。体质较弱,所以正常人受到感染,基本能抗住病毒,最后能够得到恢复的。\r<br>            现在这个病的攻克在努力,所以要以预防为主。你们都要非常小心地保护好自己、保护你们的家人和你们的朋友。现在祖国有天敌,但是千万不要制造出人祸来,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唯心唯物,客观主观都各占了一半,政府现在更需要你们的合作帮忙,要大家用高度的民族意识去共同行动。\r<br>            写这封信的时候,我国内的一个朋友在上海华山医院的急救室,他不是萨斯病,他是高血压导致脑血栓。他不重视自己的病,从医院里逃出来去完成工作,延误了治疗。我本不是佛教徒,但是好友连着十几天都昏迷不醒,使我无法释放掉心里头的压力,所以在菩萨面前,我第一次自觉地跪了下去,我想用长跪去感动神灵,望佛在冥冥中能帮助医师一把力,把我朋友的生命从生死线上拉回来。\r<br>            这几天国内局势不平静,这里的朋友都在为祖国担忧,为国内的亲人们担忧。为广大的国内同胞担忧,一方面大家相信自己的同胞,另一方面,也无奈萨斯病毒一直在蔓延。所以当我跪下的时候,我祈求菩萨保佑我的祖国、我的同胞们,也成了一大心愿。在祖国遇难的关头,我们的心永远跟祖国人民在一起。(源流
<br>            本文作者系海外华文作家)\r<br>            文章来源:新华网 (编辑:DASE)
5#
 楼主| 发表于 2003-5-3 17:23:31 | 只看该作者
世卫组织专家:同北京抗非典合作取得实质进展
<br>
<br>
<br>            星期一 4月28日 21:40 (文章来源:)  发送给朋友  打印本页
<br>
<br>            新华网北京4月28日电(记者廖雷 张舵)
<br>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杰弗瑞·麦克法伦28日在考察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控中心)时称,世卫组织同北京市在防治非典型肺炎方面的合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他同时表示,公众目前对“非典”不必恐慌。“感染‘非典’的风险是真实存在,但也是‘非常非常低’的。”\r<br>                  广 告
<br>
<br>                  
<br>              28日,麦克法伦与另外两位世卫组织专家菲利浦·巴博扎、赵鹏飞一同考察了北京疾
<br>            控中心新建的“非典”病例数据库。他说,同中方专家一起对非典型肺炎病例数据库进行改进,是世卫组织与北京市合作的最主要进展之一。\r<br>              他表示,这一数据库不仅能够帮助确定“非典”这一传染病在北京的传播途径和相关信息,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防治工作也很有帮助。\r<br>              北京市代理市长王岐山27日上午在会见世卫组织驻华代表贝汉卫时表示,北京将以“坦诚公开”的态度与世卫组织展开全面合作,并表示世卫组织可以随时考察北京市疾控中心,了解需要的信息。\r<br>              北京市疾控中心主任刘泽军向专家介绍说,北京“非典”病例的新型数据库是4月24日开始建立的,包括区域疫情、病例分布、动态演变、历史曲线分析、高级专题分析等内容。这一系统将对此前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此后的新数据也都将收录在这一系统中。“我们希望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能对这一全新的系统提出更多的意见和建议。”\r<br>              世卫组织专家们在考察时还翻阅了由防疫人员收集的《非典型肺炎病例个案调查表》、《密切接触者接报表》等原始材料,详细了解了数据采集过程,并与中心的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r<br>              麦克法伦说,虽然目前非典型肺炎的传播方式和途径还不太清楚,但北京市对一些建筑物和人员进行隔离是一种审慎的选择。“这一做法的实际效果可能要过一段时间才能观察到,但多小心一点是有好处的。”\r<br>              随同的世卫组织专家菲利浦·巴博扎建议北京市进一步强化疾病监测网络,并加强对散发病人的调查,以确定传染源。“抗击‘非典’就像一场战争,需要有‘间*’来侦察该向哪里开火,”他说。(完)
<br>            (编辑:八月)
4#
 楼主| 发表于 2003-5-3 17:18:20 | 只看该作者
中新网4月28日电
<br>            人民网报道:为克服非典型肺炎,日本政府28日决定通过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对中国等7个东亚国家提供总额3亿5780万日元的医疗器械(含运费)。\r<br>            这7个国家及援助额分别是:中国,2.05亿日元;菲律宾,4350万日元;蒙古,2800万日元;泰国,2630万日元;老挝,2370万日元;柬埔寨,1870万日元;缅甸,1260万日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10:22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