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11|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默默数着那些曾经拥有的土地(含超大地图22张)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匿名  发表于 2004-7-14 16:37:04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塔帕米尔划界总结
<br>2002年5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和塔吉克斯坦国家元首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关于中塔国界的补充协定》,划分了乌孜别里山口以南的争议领土。\r<br>我们通过研究地图发现,此次划界的结果是在绝大多数地段上中国基本上接受前苏联以萨雷阔勒岭山脊为界的主张,从而放弃了边界在乌孜别里山口向南直划(约二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主张,作为回报,中国新边界在原属塔吉克斯坦在郎库里湖东北地区越过原控制线,向西推进15公里左右(在喀什市区阿克陶县地段),从而使中国自1899年以来在萨雷阔勒岭山以西首次拥有了一块土地,但至今尚未交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9#
发表于 2004-7-15 09:33:56 | 只看该作者
22块土地,让我们魂牵梦绕,面对这些土地我们泪如雨下.揩干眼泪,却发现我们现在还没有收复失地的能力,但努力不应放弃,今天的忍辱负重是为了有一天的厚积薄发,
28#
发表于 2004-7-14 18:43:39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好图,好贴呀.瞅到这些图片与资料,偶痛心疾首!
<br>挂在桌前,激励大伙奋发图强!!!!!!!!!!!!!!!!!!!!!!!!!!!!!!!!!!!!!
<br>还我河山!
27#
匿名  发表于 2004-7-14 17:17:24
中印边境
26#
匿名  发表于 2004-7-14 17:16:19
中俄边境东段
25#
匿名  发表于 2004-7-14 17:14:30
中国与中亚各国边境
24#
匿名  发表于 2004-7-14 17:13:16
伤心藏南
<br>      在东经92度至97度之间的约9万多平方公里的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可是一块风水宝地,不要以为这里属喜马拉雅山脉就尽是些冰雪满野的荒漠。在夏季,由于迎着从印度洋上吹送来带着大量水分和热量的西南季风,这里温暖而多雨,年平均降水在9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之一,可种植许多亚热带作物,肥沃得有西藏的“江南”之称,想不到吧?\r<br>      这块面积巨大得相当于浙江省而又富饶的地域,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存在主权争议的地区。\r<br>        在1913年10月在印度北部西姆拉有的一个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国政府的代表、英国政府代表及英印政府人员和中国“西藏地方”的代表,主要讨论中国和(英属)印度的边界问题。由于(袁世凯)北京政府忙于征讨南方的革命力量(孙中山的“二次革命”)和各方意见分歧,根本谈不成什么协议。其实,协议只不过是英国将攫取到手的权益合法化的形式而已,何况英国侵略我国西藏地方的野心根本就不受什么协议的束缚。在1914年的3月24日,(英)印度殖民政府外务大臣享利·麦克马洪(英国政府代表)竟背着当时与会的中国政府代表,私自同西藏地方代表在印度新德里以秘密换文的方式炮制了所谓的“中印边界线”,即“麦克马洪线”(就是上图中青色的线),这条分界线与此前国际上习惯认定并在各种官方(包括英国)出版物和地图上一直沿用的分界线(上图红线,传统习惯线)不同,它大大向西藏纵深推进,把原本在西藏境内资源最丰富的九万多平方公里划进了大英帝国的印度殖民地,将中国西藏地方历来有效行使统治权的地方向北压缩了一百多公里。\r<br>        正是这种将国家领土的私相授受,历届中国政府都不承认这条线的合法性。而英国人在西姆拉会议之后二十年时间,出于担心合法性不足,一直没敢公开宣布这个“条约”,也没有在英国出版的地图上改变中印边界的传统划法。\r<br>     然而,一失足成千古恨!在1962年10月的中印战争中,中国在失地尽复的情况下,将军队悉数撤回至实际控制线(青色线附近)后20公里,不啻于在事实上承认麦线存在或有效。而印度人又回到了那里,耕作建设,繁衍生息,已成了六、七百万新一代印度人除此地之外已无别的地方是他的“家”的一块土地,再收回,我看:难矣!一时的失策,竟做成了连麦克马洪也无法做到的事!
<br>      在当时的苏、中、美大三角大战略中,中印之矛盾是虽是次要矛盾,不值得与之扩大战端,但在当时失地尽复的情况下,军威显赫,各族同仇(大量物资,如炮弹等是在牦牛也无法爬行的情况下,由我藏胞一发一发山那边背过来的),并且更重要的是,当时印度东北一带风声鹤唳,已无可战之兵!是完全可以守住的。守住了,在谈判桌上就占主动:既有历史依据又有实力控制。而现在,既不战又不守,又不能把印度拉上谈判桌,这究竟算什么回事?!就算上了谈判桌,能希望印度会原原本本地把这块领土交还中国?代价是什么?有多大?
<br>      失策!徒唤奈何!
23#
匿名  发表于 2004-7-14 17:12:59
南海相关各国的边界主张
22#
匿名  发表于 2004-7-14 17:12:10
阿克塞钦
21#
匿名  发表于 2004-7-14 17:11:10
补充图片2
20#
匿名  发表于 2004-7-14 17:10:37
补充图片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7 13:45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