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共享] 对白版主以前发的帖子——《中国外交思想教学讨论大纲》的整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8-1-3 19:3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始链接地址如下:
http://www.newslist.com.cn/bbs/v ... 2%BD%BB%CB%BC%CF%EB
近来在看关于中国外交的一些东西,所以就把论坛里的一些老的帖子翻了出来,看到这个帖子白版主的帖子没有整理,所以自己整理了一下,发出来和大家共享。


主讲教师 叶自成
一授课内容、思考题及主要参考书目
中国外交思想研究导论: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中国视角
重点思考题:如何理解中国外交的起源?如何理解外交思想与外交战略,外交理论之间的关系?如何研究中国外交思想?
第一讲 中国古代外交思想之理想主义流派
重点思考题:管子、孔孟和老庄的外交哲学有什么特点?
参考书目:〈〈春秋左传〉〉鲁开泰译注,武汉出版社1998年
〈〈大学中庸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沙少海等译注
老子全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  赵守正译注
白话管子  岳麓书社  1992年9月版  
第二讲 中国古代外交思想之现实主义流派
重点思考题:如何分析子产,文仲等人,苏秦等人和韩非子的外交思想?<
参考书目:〈〈春秋左传〉〉鲁开泰译注,武汉出版社1998年版
《韩非子集解》钟哲点校,中华书局  1998年版
《白话韩非子》,王煦华,叶青评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3年版
〈〈战国策〉〉夏侯忠良编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庞雨:《世界政治大趋势——联合国学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白话吴越春秋》《白话越绝书》,刘建国译,岳麓书社1998年版
房立中主编:纵横家全书  学苑出版社1995年版  第766页
第三讲 毛**周恩来外交思想研究
重点思考题:个人在外交活动中起什么作用?毛**外交思想的特点是什么?周恩来外交思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周恩来外交思想与毛**外交思想的关系是什么?
参考书目:《建国以来毛**文稿》1-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毛**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4年版;
《毛**外交思想研究论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5年版;
师哲:〈〈领袖毛**〉〉,红旗出版社 1997年版;
宫力:《试论毛**的外交思想》,《**中央党校学报》1999年第4期
许静:《毛**外交思想及其特点》,《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四期
《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0年版;
裴坚章主编:〈〈研究周恩来—外交思想与实践〉〉,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9年版;
〈〈周恩来外交活动大事记〉〉,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3年;
〈〈周恩来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7年版;
〈〈周恩来传〉〉,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年版;
裴坚章、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第四讲
邓小平外交思想研究
重点思考题:怎样理解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现实主义特点?如何理解邓小平外交思想对毛**外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参考书目:〈〈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1994年版;
〈〈邓小平思想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年版;

〈〈邓小平外交思想研究论文集〉〉,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6年版;
丛凤辉:〈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当代世界出版社 1996年版;
陈忠经:〈冷眼向洋看世界—研究邓小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李世华:〈〈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叶自成:《新形势下对邓小平的继承、发展与思考》《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4年11月
第五讲 对当代中国外交基本问题的思考
(一)重点思考题:如何看待时代观与中国的外交环境?能不能说和平与发展还是时代的主题,为什么?怎样理解所谓的中国的国际战略机遇?中国有没有这样的国际战略机遇?如何才能利用这样的机遇?
参考书目:张文木:《科索沃战争与中国新世纪安全战略》,《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3期;王思睿:《时代特征与中国的机遇》,《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6期;
唐世平:《理想安全环境与新世纪中国大战略》《战略与管理》2000年6期;
张睿壮:《重估中国外交所处之国际环境》,《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2期;
另参见何方等:《我为什么要出一本‘论和平与发展时代’》,《世界知识》200年第13期,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在〈世界知识〉2000年第15—16两期有相应文章和发言。
时殷弘 宋德星:《 21世纪前期中国国际态度、外交哲学和根本战略思考》,〈〈战略与管理〉〉2001年1期。
叶自成:《五百年寻梦》,《南方周末》2002年11月28日
享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译本(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 3月版230、266-267。
孟祥青:《中国安全,两难与出路》,《环球时报》2002年6月13日。
第六讲 对当代中国外交的基本问题的思考
(二)重点思考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否已经失去其意义?如何分析中国和平共处原则五项原则的长远意义和时代局限?什么叫不干涉内政?在全球化时代如何理解国家内政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变化?
参考书目:蒋立峰:《 21世纪初期国际新秩序与外交新理念》,《国际论坛》1999年3期
潘忠岐:《世界秩序内在结构的要素分析》,《国际政治研究》1999年4期;
钱文荣:《联合国宪章》和国家主权问题,世界经济与政治, 1995年8期;
李少军:《干涉主义及相关理论问题》,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10期;
孙溯源:《集体认同与国际政治》《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1期;
黄志祥等:《论欧盟的主权实践及对亚太经合的启示》,《太平洋学报》1997年4期;
何芳川:《华夷秩序论》,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第30—45页
张睿壮:《中国应选择什么样的外交哲学》,《战略与管理》,1999年1期;
《世界新秩序与新兴大国的历史抉择》,《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2期
时英弘 宋德星:《 21世纪前期中国国际态度、外交哲学和根本战略思考》,〈〈战略与管理〉〉2001年1期。
叶自成:《在多边合作中推进中日关系》,《国际政治研究》2002-4期
第七讲 对当代中国外交的基本问题的思考
(三)>重点思考题:如何理解中国从结盟、独立自主到共同发展的战略变化?什么叫结盟?结盟与集体安全有什么不同?如何理解极、多极、两极、单极?什么叫不结盟?什么叫独立自主?什么叫共同发展?决定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关系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参考书目:肯尼思 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中关于安全两难部分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
奥尔森:《集体行动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时殷弘:《制衡的困难》,《太平洋学报》1998年4期;
叶自成:《中国的大国外交战略》《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1
叶自成:《中国独立自主的不变与变》《南方周末》2002-12-12
叶自成:《中国在多极化进程中的地位、作用和策略》 国际观察, 1998年4月
叶自成:关于多极化格局的几点思考《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11月
叶自成:多极化研究中的几个误点《国际论坛》 1999年1月
叶自成:中俄关系的发展与多极世界体系的形成《国际政治研究》1997年3月
第八讲 对当代中国外交的基本问题的思考
(四)重点思考题:如何分析中国的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国际恐怖主义与中美关系?中美矛盾是结构性的吗?中美矛盾是可以缓解的吗?中美之间必然会发生战略冲突吗?历史上新兴大国与暨有的世界大国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理解美国的国家利益和美国的国际作用?中美关系的历史和现状有什么基本特点?
参考书目:理查德 伯恩斯坦:《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新华出版社,1997年5月
安德鲁 内森等:《长城与空城计》,新华出版社, 1997年9月, 20万字
阿拉斯泰尔。约翰斯顿:《与中国接触----应对一个崛起的大国》新华出版社2001年5月埃兹拉 沃格尔(傅高义):《与中国共处: 21世纪的中美关系》新华出版社1998年
吉姆 赫尔姆斯《外交与威慑:美国对华战略》新华出版社1998年8月版。
杨洁勉:《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外交政策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11月;
楚树龙:〈冷战后中美关系的走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5月;
叶自成:〈中美关系十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5期;
石斌:《试析美国政府对恐怖主义的定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4期。
郑永年:《世界体系、中美关系和中国的战略考量》,《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5期。张毅君:《中美不会重蹈苏美冷战》,《环球时报》2002年6月2日。
江**:〈中美关系的四点意见〉,〈人民日报〉2002年2月22日。
布什:〈与中国保持密切对话符合美国利益〉,〈人民日报〉2002年2月22日。
综合参考书目:
叶自成:〈〈中国外交思想—毛**,周恩来,邓小平外交思想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
叶自成:《中国大战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叶自成:《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外交思想》,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8月
二 学习时间安排:第1周至第16周进行课堂讨论和教学,第17-19周进行期未报告的研究和写作。
三 学习成绩的评定标准:
本课程教学评量标准采用平时课堂情况考察与期未研究报告结合的方法
1 课堂和平时成绩:是否到课,是否认真听课; 是否认真读书(要求熟悉所列参考书的主要内容,认真阅读教学参考书;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概念),撰写讨论题纲和读书报告(不少于3篇,每篇3千字左右)和参与讨论及发言质量(50%)
2期未成绩:研究报告的质量(选题是否有价值,资料是否充实,引文是否是否规范,结构是否合理,文字表达是否流畅,是否有独立见解,报告题目可以在本课范围内自选,字数不少于5千字)(50%)。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 20:03 , Processed in 1.31250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