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龙露)今天上午,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到第三季,GDP同比增速达12.8%,CPI、PPI环比已连续三个月回升。由此,初步判断,北京经济已经走出谷底,正处于“V”型运行轨迹的上行区间,经济上升的趋势基本形成。
初步核算,1至3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6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9.5%,增幅比上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9.4%,三季度增长12.8%。
房价环比七个月上涨
1至3季度,全市销售商品房1593.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倍,比2007年同期增长13.4%;其中销售商品住宅1301.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倍,比2007年同期增长14%。在商品住宅中,期房销售1027.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倍;现房销售274.2万平方米,增长1.5倍。但9月份住宅销售面积为118.6万平方米,比8月份下降29.6%,为今年3月份以来月度最低水平。
9月份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2.2%,涨幅比上月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上涨3.8%,涨幅比上月提高1.5个百分点,二手住宅下降1.8%,降幅缩小0.4个百分点。从环比看,9月份房屋销售价格比上月上涨0.3%,连续七个月上涨;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上涨0.4%,二手住宅上涨0.1%。与上年12月相比,9月房屋销售价格上涨3.3%,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4.5%。
1至3季度,全市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1%,降幅比上半年缩小0.7个百分点。
机动车单月销量首超10万辆
1至3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861.7亿元,同比增长1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3%,实际增幅高于上半年2.7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2个百分点。
1至3季度,全市共销售机动车83.1万辆,同比增长31.6%,增幅高于上半年9.4个百分点。9月份,全市共销售机动车10.9万辆,单月销售量首次超过10万辆。
城镇单位就业同比增1.1%
9月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570.5万人,同比增长1.1%,增幅同比回落5.9个百分点,比今年6月末增加6.8万人。其中,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同比分别增长13.8%和4%,制造业下降7.9%。
城镇居民收入实增9.6%
1至3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41元,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实际增幅高于上半年0.3个百分点,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0561元,同比增长12.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7%,实际增幅高出上半年1.6个百分点,同比提高8.3个百分点。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4.4%
1-3季度,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08.9亿元,增长54.4%,增幅比上半年提高35.1个百分点。其中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774.1亿元,增长56%,增幅比上半年提高42.5个百分点;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040.5亿元,增长48.8%,增幅提高36.3个百分点。投资增速明显加快主要是政府土地储备投入力度加大,土地一级开发投资大幅增加带动。
入境旅游增长缓慢
1-3季度,全市接待入境游客300.1万人次,增速由上半年的下降2.3%转为增长4.9%。其中,接待外国游客249.5万人次,下降2%,降幅比上半年缩小6.8个百分点;接待港澳台游客50.6万人次,增长59.8%,增幅比上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
CPI、PPI同比降环比升
9月当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2.5%,降幅比8月份缩小0.3个百分点。从环比看,9月居民消费价格比8月上涨0.4%,连续三个月上涨。
1至3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1.6%,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5个百分点。
9月当月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7%,降幅比8月缩小0.8个百分点,月度降幅连续两个月缩小。从环比看,9月份出厂价格比8月份上涨0.9%,连续三个月上涨。
1至3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6.3%,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7个百分点。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1.7点,比二季度上升17.7点;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14.6点,比二季度提高4.5点,均已连续3个季度回升。
回暖由局部向全面扩散
三季度,全市经济在宏观调控政策作用及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共同影响下快速回升,回暖由局部向全面扩散。国内需求表现较为强劲,企业家、消费者信心进一步恢复,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1.7点,比二季度上升17.7点;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14.6点,比二季度提高4.5点,均已连续3个季度回升。但由于经济复苏更多的是依靠政策刺激,自主增长动力依然较弱,回暖基础仍不稳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然艰巨。下阶段需要在巩固成果的同时,进一步保持经济回升的势头,主动调整结构,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为新一轮发展期打好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