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例受助不感恩案今日开庭
--------------------------------------------------------------------------------
2007-12-27 07:55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贫困生受助不感恩案
2003年,重庆万州贫困生段霖夏考上北大研究生,获万州老板李富华资助现金4万元,但段入学后,四年以来只修完1门课。李感觉被骗,今年8月10日,一纸诉状将段霖夏告上了法庭,要求段返还李赠与的现金共计4万元。
本报特派记者万州报道 今天上午9点半,备受社会关注的“北大研究生被索4万善款案”将在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开庭审理。据悉,大约有20多家媒体的记者已经提前赶赴万州,准备对这起全国首例“受助不感恩案”进行报道。原告李富华称自己有九到十成的胜诉把握,被告律师段茂兵也表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案件的主角段霖夏则不会出庭应诉,他的家属也不会去”。
4年前的2003年8月,一篇名为《考上北大研究生为挣学费当“扁担”》的报道,让万州学子段霖夏成为众多好心人资助的对象,这其中包括一位叫李富华的万州老板。李先后向段资助现金4万元,却发现段不仅早已不在北京大学读书,而且入学四年以来只修完1门课。李深感自己的善心被骗,决定通过法律程序要回资助给段的善款。今年8月10日,李富华一纸诉状将段霖夏告上了法庭。
李富华认为,自己与段系赠与合同关系,且是附条件的赠与,段负有义务将自己的捐助款用于求学,而段已经违背了这一义务。李请求法院撤销自己与段的赠与合同,要求段返还李赠与的现金共计4万元。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并初步定在9月24日公开开庭审理。
这已经是本案延期3个月后开庭了。据李富华解释,延期开庭是自己提出来的,“一是一些证据还需要时间去收集,二是希望段霖夏能够在这段时间主动出来与他联系,但直到现在段也一直没和自己联系过。”李说,己方除了他和律师外,还有四五个证人也将到庭。“我认为我有90%到100%的胜诉把握。”
段霖夏的律师段茂兵证实,段霖夏本人将不会出席今天的庭审现场,而是全权委托了他所在律所的两位律师。他认为,法院不会当庭宣判该案的判决结果。
捐助者与受助者应该建立起怎样一种合理的关系?法律介入能够避免民间慈善的道德风险吗?期待这场审判,能够廓清一直笼罩在民间慈善上空的一些迷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