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经济将进入“次高速增长时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9-10-10 00:36: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毛振华日前表示,虽然世界经济危机没有改变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趋势,但在应对经济周期性调整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将出现总体缓慢下降的趋势,中国经济将步入一个较长时期的“次高速经济增长时期”,年平均增长率将由未来三年的9%左右逐步回落,到2020年之后降为7.5%左右。
    毛振华是在代表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发布报告《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2009年第三季度)———次高速时期的中国经济增长》时作出这一表示的。
    他说,中国经济增长的传统支撑点已经开始步入其边际递减或总量衰退的变异阶段———体制转轨带来的资源配置效应开始衰退;国际贸易的加速增长将被贸易平稳增长所替代;人口红利已过拐点,人口负担的反向效应开始出现;城市化虽然依旧会稳步提高,但其产生的增长冲击力量在加速回落;工业化虽将进一步发展,但第二产业对整体经济的带动效应已远不如从前。
    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可能将转向“消费率提升”“城市化加速”“服务业发展”“技术创新与技术深化”以及“社会改革和政府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所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等五个方面。
    计量表明,中国消费率每提高1%,带来的GDP增速的提高将达到1.5至2.7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人均GDP将提升2.25个百分点;服务业占比每提升1个百分点,可带来经济增长提高2个多百分点。
    毛振华说,目前世界经济危机没有改变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趋势,但集中暴露了过去经济中的结构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由此进入下行的调整区间,在应对经济周期性调整的过程中随着中国经济的回升也会缓慢启动增长路径的变轨。在增长轨迹转变与新增长源泉的支撑下,中国经济增长一方面依然具有高速经济增长的态势,另一方面也将出现总体缓慢下降的趋势。
    未来各种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发生巨大变化,资本因素将下降,而技术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将大幅度提升,劳动因素将在15年左右的平稳期后出现上扬的态势,但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依然具有“高储蓄、高投资、高资本与高速度”的特色。
    未来“次高速经济增长”将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但调整的速度较慢,经济结构的快速调整与增长方式的转换不会同时出现。与此同时,调整的模式具有明显的需求先导型、产业内部深化等特点。
    毛振华提出了七个方面的政策建议:把当前以“反危机、防恐慌”的短期应对政策,转向以经济转型和培育新增长源为着力点兼顾短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扩大居民收入占比,建立有利于提高消费率的消费需求刺激政策,形成以内需为主的需求结构;积极、稳健推进城市化进程,探索并推进农村土地,尤其是宅基地的资产化将扩大城市化的资本供给,进而扩大国内需求;构建以社会保障制度为核心的社会安全网;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结构转型;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扩大就业和培养中产阶层的产业载体;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下,建设公民社会与公共财政。记者 方烨

(责任编辑: 李春 )

 新华视频 >>


胡Jintao考察国庆安保

习近平出访欧洲五国


世界媒体峰会开幕

法文化部长面临辞职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留言须知

只有新华网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网页 新闻 图片 视频 社区  



 相关报道


9月PMI创近17个月新高 经济回升有望进一步加快
黄金周升温经济回暖热度
英报:美国衰落 中国将取而代之领导全球经济
我国在过去60年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经济四季度强劲复苏 全年保增长8%几无悬念
中国经济处于向好"拐点" 三大数据印证快步复苏

 图片精选 >>


   · 男孩模仿杰克逊表情蹿红网络
· 近千公斤曼越莓搭起池塘
· 加沙的“斑”驴


   · 百位圣诞老人参加欢乐跑

· 别开生面的骑牛大赛
· 英国10岁女孩网上拍卖奶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9 00:30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