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芬兰科创“连环计”:拨款贷款风投三管齐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9-10-4 08:5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虽然拥有充满市场潜力的关键技术,但是和所有创业期的企业一样,1995年在芬兰奥卢成立的科伯利生物技术公司(Chempolis)也曾遭遇过资金和市场等瓶颈。
但所幸,科伯利的公司负责人们很快发现他们并不是孤独地一个人作战,芬兰政府完善的扶持机制成了他们最好的盟友。
提到芬兰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很多人会首先想到芬兰研究和科技发展的主要政府资助机构── 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Tekes)。隶属于芬兰就业与经济部(原芬兰贸工部)的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每年可以获得将近6亿欧元的政府预算用于资助企业技术研发。
但这并不是芬兰企业扶持机制的全貌。
“拨款、贷款、风投”三管齐下
企业处于起步阶段时,芬兰遍布各地的地方性的扶持机构可以提供一定量的资金,但资金的数额并不大。企业如果需要更大规模的资金援助,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便成了他们最优选择。
作为非营利性机构,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会根据企业情况决定援助金额及资金中拨款和贷款的比例,并不谋求持有公司的股权。
“但是很自然在发展早期企业是不会考虑风投,否则很大比例的股权只能获得很少的资金。所以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就非常重要。”科伯利执行董事兼技术总监罗白石(Pasi Rousu)介绍说。
“在2007年到2012年期间,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对生物精炼项目的计划投资额为1.37亿欧元。”芬兰技术创新局副局长Martti af Heurlin告诉本报记者。

根据罗白石透露,科伯利从成立到现在已经从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累计获得了数百万欧元的资金。这是科伯利从公共机构所获得的最大资金来源。
严格的审查制度
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是创业期的芬兰企业寻求资金来源当仁不让的头号选择,该机构投向企业的研发资金中,62%流向中小企业,80%流向雇员少于500人的公司。但这也因此使其面临着审查申请以及监管资金使用的压力。
计划获得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资金援助的企业必须递交详细的项目报告。企业所递交的项目报告被审核接受后,技术创新局会派出专业的人员前往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并面试企业负责人,来决定是否为该企业提供资金以及资金的数额。
如果获得了技术创新局的资金援助,企业需要根据规定的时间点向其报告对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公司的运营信息。
罗白石介绍说,“如果是规模较大的资金,企业可能要向技术创新局提供包括发票在内的详细公司会计信息。”
政府力推企业国际化
去年芬兰科伯利公司营业额达420万欧元, 其技术也在2007年被美国能源部称赞为“最节能的制浆技术”,而中国是其关键目标市场。
手握技术、解决了资金问题的科伯利生物技术还面临着另一个挑战,如何进军海外,开拓芬兰500万人口之外的巨大市场?
于是,致力于推动芬兰出口的芬兰贸易协会(Finpro)、带有“企业酒店”性质的芬华创新中心(FinChi)以及专门定位为清洁能源企业进入中国服务的芬兰环境科技中国项目委员会(FECC)便成了科伯利生物技术公司背后坚实的支持。
在上海浦东张江碧波路690号2号楼里,已经聚集了十几家像科伯利一样还处在成长期的芬兰企业,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以及芬兰贸易协会在上海的办事处也都特地驻扎于此。
罗白石告诉记者,“这样不但解决了成立公司的问题,而且在芬华创新中心的平台上,我非常容易就能够和其他芬兰企业和机构进行交流,这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18:40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