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78|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介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王逸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7-12-14 17:2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逸舟

副所长,研究员,《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系主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电话:010-85195763(办),010-65126105(兼传真)
电子邮件:wangyz@cass.org.cn, wyz@vip.sina.com



国际关系理论以及中国外交和国际战略,
80年代后期曾经专攻社会主义国家各种体制的比较。



1978年初,武汉师范学院(现湖北大学)政教系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
1982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马列研究系(指导教师苏绍智教授),1984年获法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法学博士学位。

1984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1988年破格晋升副研究员。
1988年在匈牙利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作访问学者。
199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CFIA)作访问学者。
1999年在台湾淡江大学做访问学者。

主持完成《中国与国际组织:加入与适应的过程》和《中国与非传统安全》两个重大项目的研究。


   一.专著:
   *《匈牙利道路》,人民出版社1987年1月版,16万字;
   *《波兰危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18万字。
   *《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
   *《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
   *《环球视点》,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16万字。
   *《单极世界的阴霾――科索沃危机的警示》,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安全》,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35万字。
   *《2001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与李慎明共同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
   *《2002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与李慎明共同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二.译著:
   *《经济体制--资源是如何分配的》,三联书店1987年版
   *《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台湾桂冠图书出版公司1994年版。
   *《政治学概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年版。
   *《权力精英》,台湾桂冠图书出版公司1994年版。

   三.部分论文:
   *“1995年国际政治形势”,《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第2期。
   * “我看冷和平”,《国际经济评论》1996年3-4月。
   * “对国际社会等级结构的一种调研”,《欧洲》1996年第3期。
   *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中国”,《太平洋学报》1996年第2期。
   * “当前我国国际政治研究的几个争鸣点”,《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 “中国崛起与国际规则”,《国际经济评论》1998年第2期。
   * “试析国际政治学的美国重心”,《美国研究》1998年第1期。
   * “论综合安全”,《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4期。
   * “生态环境政治与当代国际关系”,《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 “中国国际政治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欧洲》1998年第3期。
   * “大国之策”,《国际经济评论》1998年7-8月。
   * “思考多极化”,《国际经济评论》1998年9-10月号。
   *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政治稳定与国际关系--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另一种透视”,《学习与探索》1998年第5期。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外交:三种需求的寻求及其平衡”,《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4期。
   * “角色与个性――人性与国际关系(一)”,《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4期。
   * “代际差别与个性制约――人性与国际关系(二)”,《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5期。
   * “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 “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人性与国际关系(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6期。
   * “主权范畴再思考”,《欧洲》2000年第6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11#
发表于 2007-12-18 22:00:51 | 只看该作者
法政学院和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有何不同
10#
发表于 2007-12-18 22:00:07 | 只看该作者
法政学院和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有何不同
9#
发表于 2007-12-18 21:58:42 | 只看该作者
南 开 大 学 国 际 关 系 系 考 研 答 问
8#
发表于 2007-12-18 21:56:36 | 只看该作者
南 开 大 学 国 际 关 系 系 考 研 答 问
7#
发表于 2007-12-18 21:55:48 | 只看该作者
南 开 大 学 国 际 关 系 系 考 研 答 问
6#
发表于 2007-12-18 21:55:01 | 只看该作者
南 开 大 学 国 际 关 系 系 考 研 答 问
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8 21:16:10 | 只看该作者
是的
4#
发表于 2007-12-18 21:13:10 | 只看该作者
怪不得  世界经济政治所 所长是学经济的:hug: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8 08:48:45 | 只看该作者
所长是著名经济学家余永定教授.

余永定

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E-mail: yuyong@public.bta.net.cn

宏观经济、世界经济。

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
1988年赴英国牛津大学学习,1994年获博士学位。

1981年以来共发表学术论文、文章数百篇,专著(含主编、合著)10余部。

主要学术论文:
从FMD 模型到社会主义再生产模型,《世界经济》,1982年第 1期。
马克思再生产数例的一般数学形式,《数量技术经济研究》,1988年第4期。
中国经济的两部门动态增长模型,1996年第六届东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
收入分配、金融结构和宏观经济稳定,《经济研究》,1996年第11-12期。
关于外汇储备和国际收支结构的几个问题,《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10期。
香港股灾发展过程的经济分析,《国际经济评论》, 1998年第4-5期,执笔人(合作)。
打破通货收缩的恶性循环,《经济研究》,1999年7期。
中国的消费函数,《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第一作者。
财政稳定问题研究的一个理论框架,《世界经济》,2000年12期。
中国应从亚洲金融危机中汲取的教训,《金融研究》,2000年第12期。
通过加总推出的总供给曲线,《经济研究》,2002年第9期。
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评析,《世界经济》,2002年第3期。
M2-GDP的动态增长路径,《世界经济》,2002年12期。
消除升值恐惧症,实现经济的平衡发展,《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9-10期。
中国的双顺差的性质、根源和解决办法, 《世界经济》,2006年第3期。

主要学术专著
Macroeconomic Analysis and the Design of Stabilization Policy in China.(《宏观经济分析和中国稳定政策设计》),博士论文,牛津大学图书馆藏,1994。
《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主编和主要执笔人,1997年。
《我看世界经济》,三联出版社,2003年。
《一个学者的思想轨迹》,中信出版社,2005 年。

1995年任研究员并获政府特殊津贴。
2000年当选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
2004年7月-2006年7月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2006年当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2#
发表于 2007-12-18 08:43:58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我有个问题 那所长是谁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21:40 , Processed in 1.42187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