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杰
个人简历
男, 汉族,前所长,研究员,学部委员,博导,全国政协委员;
电话:64039086
E-mail:
Jjli@cass.org.cn
1941年10月生于江苏丕部。
196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俄语专业。
1965年9月到**中央对外联络部工作。
1981年1月转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现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工作。
1980年升助理研究员。
1983年晋升副研究员。
1989年9月晋升研究员。
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从事苏联历史、俄罗斯问题研究。
研究领域
国际政治、苏联历史、俄罗斯政治与外交。
主要论著
著 作:
《俄罗斯与当代世界》(专著,40万字,李静杰、郑羽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1月版)
美国军事战略(译著,17万字,战士出版社1985)
乌克兰综合国力与战略地位(院重点项目,李静杰、董晓阳主编,1995年5月)
论 文:
关于苏联霸权主义的几个问题(论文,1万字,世界政治经济内参82.10)
苏联扩张战略中的华沙条约组织(论文,0.7万字,苏联东欧问题80.2)
苏联的“共同规律”和东欧的改革潮流(论文,1万字,苏联东欧问题83.2)
当前苏联对外政策(论文,0.9万字,世界政治经济内参83.12)
当前苏联对外政策中的若干问题(论文,1.1万字,苏联东欧问题84.3)
苏美关系及其发展前景(论文,1.1万字,苏联东欧问题85.5)
中美关系及其发展前景(论文,0.9万字,苏联东欧问题86.3)
苏联的改革和国际社会面临的课题(论文,0.7万字,世界政治经济内参87.12)
改革时期苏联内外政策的辩证关系(论文,1万字,苏联东欧问题88.2)
苏联的改革及其对外交政策的影响(论文,0.4万字,中德学者会议论文88.10)
戈尔巴乔夫访华和新型的中苏关系(论文,0.9万字,苏联东欧问题89.1)
苏共二十八大(论文,1万字,苏联东欧问题90.5)
苏联解体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以及对美国和中国的含义(论文,0.35万字,中美苏联问题学术讨论会92)
独联体和亚太局势(论文,0.35万字,90年代亚太格局变化〔中、英文〕92.8)
中国和中亚新独立的国家(论文,0.3万字,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论文92.11)
苏共失败的历史教训(论文,1.6万字,东欧中亚研究92.6)
中国对外政策中的中韩关系(论文,0.38万字,"韩中关系讨论会"92.12)
试论中俄战略 协作伙伴关系(论文,1.2万字,东欧中亚研究1997年第2期)
报 告:
从华约最高级会议看苏联的和平攻势(报告,0.3万字,苏联情况76.106)
“大家庭”的矛盾和苏联的“东欧年”(报告,0.4万字,苏联情况77.2)
海洋在苏联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报告,0.7万字,苏联情况80.10)
苏联会进攻波兰吗?(报告,0.5 万字,苏联东欧情况81.3)
勃列日涅夫以后的苏联对外政策趋势(报告,0.6万字,苏联东欧情况83.8)
对苏联调整对外政策的看法(报告,0.4 苏联东欧情况87.1)
关于我国对苏、美、日政策的几点意见(报告,0.5万字,苏联东欧情况87.1)
苏联对外政策新思维(报告,0.8 苏联东欧情况88.2)
关于大力发展对苏经济贸易关系的建议(报告,0.4万字,苏联东欧情况89.9)
苏联国内形势及其发展前景(报告,0.6万字,苏联东欧问题1991特刊)
关于发展同独联体诸国关系的几点建议(报告,0.5万字,要报 增刊92.8)
关于独联体的发展前景(报告,0.36万字,东欧中亚情况92)
访韩报告(报告,0.28万字,送上级领导和有关单位)
苏联解体后的欧洲和亚洲(报告,0.28万字,中德学术讨论会论文)
关于民族自觉和民族冲突(报告,报告万字,0.28)
新时期的中俄关系(报告,0.4万字,东欧中亚研究94.5)
中国同俄罗斯及中亚诸国的关系:现状(报告,0.7万字,东欧中亚研究94.4)
主要科研成果简介:
《关于我国对苏、美、日政策的几点想法》
李静杰 研究报告,0.5万字
苏联东欧情况1987年第1期
此研究报告根据80年代初的国际局势、我国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以及苏美日等国的对外战略意图,分别对我国同这三大国关系的现状及可能的前景作了扼要中肯的分析,并提出了科学的可行的政策建议。
作者在我国同这三大国关系的一些重大问题上提出了不同于当时的一些传统看法、并被后来的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观点。此篇文章在社会上反映强烈。
该报告获1991年院优秀成果奖。
《俄罗斯与当代世界》
专著 40万字 李静杰、郑羽主编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年1月版
《俄罗斯与当代世界》属院重点项目。全书共40万字,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五篇,十四章。第一篇《转轨中的俄罗斯》,主要介绍俄罗斯国内政治经济转轨的过程,俄罗斯军事战略,俄罗斯对外政策的演变和内容实质。第二篇《俄罗斯同"近邻国家"》,主要介绍俄罗斯同独联体国家的关系,特别是同乌克兰、中亚外高加索和波罗的海地区国家的关系。第三篇《俄罗斯同西方》,讲的是俄罗斯同美国、西欧联盟以及西欧各大国的关系。第四篇《俄罗斯与前苏联的盟友》主要介绍俄罗斯与东欧、越南、朝鲜、古巴以及中东地区的关系。第五篇《俄罗斯与东亚》集中介绍了俄罗斯与日本和中国的关系。在介绍俄罗斯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时,不仅介绍了现状,而且详细地介绍了历史的沿革,并对发展前景作了分析。内容非常丰富。
该书获2000年院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俄罗斯关于"文明选择"的争论》
论文 0.6万 李静杰 《太平洋学报》1997年第2期
文章主要从社会和政治文化的层次分析和预测俄罗斯的未来走向,认为俄罗斯实现"完全西化"和历史复归均不大可能,"欧亚主义"有可能决定俄罗斯未来走向和发展道路。
《斯大林"谈话"以及30年代苏联在学术界进行大批判和大清洗的情况和后果》
内部报告 1.9万 李静杰 本所打印
文章以斯大林1929年11月的一次关于在社会科学领域开展大批判谈话作为起点,介绍了苏联30年代在社会科学领域进行大批判和大清洗的情况及其产生的严重后果。文章着重论述苏联社会科学管理体制的弊端和应吸取的历史教训,这就是:把社会科学仅仅当作党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权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发明权"完全被领袖人物所垄断;障碍社会科学的发展和新学科的建立;抑制了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创造性思维;社会科学处于封闭状态,自我隔离于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之外;延误了自然科学的发展,等等。文章结论认为,苏联社会科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乌克兰综合国力和战略地位研究》
李静杰 研究员、董晓阳 副研究员 研究报告 60千字
东欧中亚研究所 1995年
本报告主要从乌克兰的资源力、经济力、科技力、军事力和政治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其中还包括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综合国力及战略地位的评估。这对于我们准确了解乌克兰及它在国际上的战略地位,确定我国对其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具有很大意义。此报告是院重点项目。
《苏联社会科学的命运》
论文 1.3万字 李静杰
东欧中亚研究2001年第2期
苏联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是在斯大林的指导下,在30年代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这种管理体制不符合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不仅阻碍了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和马克思主义主义自身的发展,而且最终导致执政党永保青春的思想源泉枯竭,使国家失去兴旺发达的动力。苏联社会科学管理体制的弊端是苏共丧失政权重要原因。苏共执政长达73年之久,没有能够解决如何正确领导社会科学的问题,这是历史的遗憾,也是历史的悲剧。
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
主编《中苏关系档案》(暂定10卷本,1,00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