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交响乐团庆祝130岁生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9-9-28 09:1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华网上海9月27日电(记者 许晓青)27日晚,伴着掌声和欢呼,当象征“130”的生日蜡烛在上海大剧院的舞台上被吹灭,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交响乐专业演奏团体——上海交响乐团在此间庆祝其130岁生日。
  从贺绿汀的《牧童短笛》到变奏式的“生日快乐歌”,上海交响乐团新任音乐总监、知名指挥家余隆带领103位乐团新老成员以及特聘的10位海外“客席首席”将这场“生日音乐会”推向高潮。在这场庆典音乐会上,当《祖国,慈祥的母亲》《唱支山歌给党听》等曲目终了,人们将掌声和鲜花献给周小燕、朱践耳、陆在易等中国前辈音乐艺术家。

  年过9旬的女高音歌唱家周小燕用颤抖的声音祝福这支曾与她有着超过60年合作历史的乐团,希望乐团创造中国交响史上的新辉煌。
  1879年,上海交响乐团前身“公共乐队”诞生,最初全部由外籍演奏员组成。上世纪20至40年代,在意大利音乐家梅百器(Mario Paci)的指导下,这支当时被称为上海工部局乐队的演奏团体,开中国交响乐风气之先,获得“远东第一”的美誉。1949年新中国成立,乐队在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的关心下得以保存,并于1956年正式定名为上海交响乐团。
  周小燕说,130岁的上海交响乐团以年轻的形象重新出发,这一切都可喜可贺,这一切都是中国老一辈音乐人所乐见的。
  在过去5个月间,上海交响乐团完成了规模空前的全球招聘考试。此番新阵容亮相,中国乐评界纷纷赞誉,“脱胎换骨、耳目一新”。
  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华天礽教授点评,130岁的上海交响乐团变得更有“海派”特色了,她敞开胸怀接纳全球各地的优秀演奏家,今后还将不断吸引海外华裔演奏家“回归”。
  乐评人朱世瑞教授分析,中西合璧的上海交响乐团130周年庆典演出使中国交响乐的特色和长处一一展现,令人看到中国乐坛的新气象。
  在27日晚的演出中,上海交响乐团与著名钢琴家郎朗、歌唱家张建一、廖昌永、沈洋等合作,上演了拉赫玛尼诺夫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浮士德》选段“梅菲斯特小夜曲”、威尔第歌剧《假面舞会》选段等。
  跨越三个世纪的上海交响乐团,至今累计演出已达近万场,并正一步步走向世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22:22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