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很多地区的冰川正在以比过去快数倍的速度消失——哥伦比亚比亚冰川每天移动速度达35米;南极大冰原每年减重1000亿吨。
相比之下,包括阻止冰川融化在内全球气候谈判进度却比冰川移动慢得多。9月22日,近百个国家的领导人将齐聚纽约,参加在这里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这次峰会可以说是一次“助产师”的聚会,目的是为年底在哥本哈根的全球气候会议扫清障碍。
参加过多次气候谈判的人们对1992年签署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实施之艰难深有体会。直到1997年《京都议定书》才明确发达国家2008年-2012年减排额度;十年后的2007年巴厘岛路线图经过激烈争执,总算使各国同意将技术及资金等问题纳入行动计划。而为了落实巴厘岛路线图,各国进行了多次气候谈判,至今难以落实发达国家2012年后减排额度及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问题。
哥本哈根会议很可能陷入僵局。9月21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毫不掩饰地表示他的担忧:“我承认,此刻我非常担心哥本哈根大会的前景。非常危险的是,谈判正在接近僵局。”
造成障碍的有诸多因素:最大的难题仍是美国,9月美国国会宣布推迟参议院立法讨论的消息挫伤世界对后京都时代减排协议的信心;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方面给出明确承诺。
现在唯一明确的是,22日的气候峰会与此后召开的G20峰会,将是哥本哈根会议召开之前最后一次由国家领导人出面磋商的机会。
此刻,拯救全球气候的“核按钮”就掌握在这些重量级政治人物手中。各国多方磋商的艰难正证实了这样一点:世界上比人难产的是制度,比制度难产的是制度的落实。
总算有一则消息稍稍使人宽慰——据美国气候新闻专业网站EENEWS消息,美参议院有望于十月启动关于气候变化立法的小组讨论,并于当月完成法案起草工作。
沉默的美国
白宫发言人盖茨表示,奥巴马希望借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进一步表达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
据国会山人士向美国气候新闻专业网站EENEWS透露,国会将于10月5日的一周启动听证会,10月12日的一周起草法案。这是G20峰会之前奥巴马的又一展示应对气候变化决心的行动。
饶是如此,外界也并不期待奥巴马周二有更实质的行动。英国《卫报》20日指出:不要指望美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有重大行动。
作为最大排放国,美国没能在峰会之前拿出足够多的行动来展示“领导力”。
美国国会参议院9月宣布将推迟辩论气候变化立法。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立法原本定于9月10日开始在参议院举行辩论。但由于美国的医保改革法案进程受阻,导致如今国会民主党将主要火力集中在推进医保改革上,气候变化立法只能暂缓。
参议院多数派领导人雷德(Henry Raid)上周放出消息,气候变化立法可能要到明年才能推出。这一消息严重挫伤外界对哥本哈根大会的期待。
立法推迟的更深层次原因在于美国国内对国际谈判产生不信任。9月14日,彼德逊国际经济中心总裁博根斯坦(Fred Bergsten)在一场气候变化与贸易的讨论会上若有所思地提出质疑:“以前,人们说美国对国际谈判没有诚意,只有美国国内立法了,国际谈判才能成功。于是,奥巴马上台之后积极推进立法。可现在其他国家又反对我们的立法,国际谈判还是没有进展。国际社会到底是真的反对我们的立法,还是在以此为借口推迟达成协定?”
在走向哥本哈根大会的道路上,发展中国家阵营和发达国家阵营出现信任危机。根据接近此前一系列波恩准备会议的世界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威克斯曼(Jacob Werksman)介绍,哥本哈根大会的结果更可能是“达不成多边协定,然后美国可以与其他国家或行业签订双边协定。”
威克斯曼曾经代表世界小岛国家集团参与《京都议定书》谈判。如今也积极活跃在面向哥本哈根的多次准备会议谈判上。
威克斯曼介绍说,在最近的一次波恩会议上,发展中国家集团和发达国家集团对美国立法的一个关键内容——边境管制——上目前分歧严重。
美国在《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众议院版本)中,动用边境管制措施保护本国工业。这项措施规定,在2012年以后,如果进口产品产地的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于美国同行业的排放量,则总统有权对这些进口产品征收“碳税”。
这一措施引起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广泛争论。“如果美国征收碳税,将是历史上最大的贸易保护措施”前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的幕僚长史密斯(Taiya Smith)表示。
据威克斯曼介绍,在最近的一次波恩准备会议上,中国和印度等国公开反对其他国家使用碳税工具。
“结果是美国立法和国际谈判相互绑架。”威克斯曼说。国会目前在气候变化立法上四分五裂的态度使得参议院删除“碳税”工具变得不太现实,而国际社会对“碳税”的强烈DIZHI,又意味着一份包含“碳税”的立法将无益于争取国际谈判达成一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