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英国推行新的国际主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7-12-7 08:34: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英国推行新的国际主义

● 什洛莫·本阿米

  随着布什总统中东大战略的失败,他的内阁无论怎样犹豫不决,也必须开始重视以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冲突。与北朝鲜达成的终止其核计划的协议,以及为争取以巴和平召开的安纳波利斯会议,构成了这一趋势的两个最重要的例证。

  值得注意的是,安纳波利斯会议邀请叙利亚参加,而叙利亚曾被视为中东地区邪恶轴心的关键一员。

  英国,这个在2001年以后成为美国最坚定的反恐盟友,已经走上了这条道路,不再对布什政府卑躬屈膝,必恭必敬,只知专注与战争与对抗。

  尽管英国的困境比美帝国所面对的小得多,但英国现行的政策——就像新首相戈登·布朗所定义的那样,可能预示着下一位美国总统将要选择的道路。

不能继续成为美国附庸

  布莱尔对布什中东计划的认可,表明盟友之间力量相差悬殊往往会导致处于弱势的一方成为恭顺的附庸。

  英国加入美国在伊拉克的冒险活动,可说是犯了布什的同样毛病:太过高估自身的军力和外交影响力。

  但英国对伊战的军事贡献绝非万不可缺,因此布什也根本无须听取英国的意见。结果是,英国不仅不能像布莱尔所相信的那样,在疑虑重重的欧洲和好战的美国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相反地,在世界舞台上扮演正义力量的能力却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英国也像美国一样,以最痛苦的方式了解到纯军事力量的局限,也了解到在穆斯林甚至更广泛的地区滥用它所得到的信任,将会带来怎样破坏性的后果。
目前穆斯林世界反英情绪的范围和杀伤力仅次于反美情绪。恢复英国在穆斯林世界的信誉需要长年累月的艰苦努力。

  布莱尔种下的恶果,让布朗在处理英国的美-欧关系平衡时陷入了令人迷惑的彷徨踌躇之中。英国已经不再是独立的全球力量,但又不满足于布莱尔所打造的伦敦-华盛顿轴心,然而,布朗政府仍在致力于建设一个团结欧洲的事情上摇摆不定。

  事实上,对布朗来说,美国仍然是“英国最重要的双边伙伴”,也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不久前他阻止了外交大臣米利班德发表一次被认为是过于亲欧的讲话。

  但这些转型期间的不确定因素,都不能掩盖布莱尔-布什时代在英国的终结之势所必然。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战争,将被布朗提出的“坚定的国际主义日程”所取代,英国将与联合国、北约、欧盟和英联邦多边合作。

只能希望发挥感召力量

  新政策似乎把重点转向了“软力量”策略,旨在突出英国作为全球经济和文化枢纽的地位。

  伦敦市、英国文化协会、牛津饥荒救济委员会(Oxfam)和英国广播公司(BBC)被赋予新使命,希望这些软实力能使英国不朽的价值观再现辉煌。

  不难察觉到,现在不是英国,而是萨尔科奇总统领导下的FaGuo政府,高高举起了袭击伊朗核设施的火炬。

  但是布朗的政策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推动阿拉伯世界的社会变化和政治改革。这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布莱尔的策略:以假定的“温和派”对抗“极端主义的老巢”。事实上,这些所谓的“温和派人士”除了为武器销售提供利润丰厚市场之外,实际上却是协助激进伊斯兰主义滋长的独*者。

  所谓“极端主义”和“温和派”言论,也只能唤起该这一地区的殖民记忆,从而加剧该地区内的***状况。
后布莱尔时代的英国正在走上这样一条道路,那就是在这里,任何缺乏国际合法性的战争都只能预示失败和道德的沦丧。当然,如果缺乏有效的武力作为后盾,国际合法性也可能会沦为一种空洞的理念。但如今已经失去了阻吓能力的英国,看来只能选择充分发挥自己感召力量的道路。

  不幸的是,感召也需要有效的军事实力作为威胁,才能发展成推动变革的有效力量。尽管在近几年内多次遭到失败,美国却仍然是能够领导全球软硬力量平衡战略的唯一一个国家。但愿下一任美国总统能够走上这条正确的道路。

·作者Shlomo Ben-Am,曾任以色列外交部长,现任托莱多国际和平中心副主任,著作有《战争的伤痕,和平的创伤:以色列与阿拉伯的悲剧》。
www.project-syndicate.org

翻译:许彬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6 02:1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